《論語》共讀,過則勿憚改

【共讀內容】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導讀學者】

陳贇: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吳亞楠:南開大學哲學學院講師

【共讀筆記】

張楠:

【論語晨讀】第872天

吳亞楠:

各位師友,早上好。今早與大家繼續一起學習《論語·子罕》第25章。(早晨有事,所以提早分享)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已有此文)

為了理解本章的內容,我們將之分為五個部分;因為夫子原話是由三個相對獨立的判斷構成,所以從此三句話的特點和關係入手(一),然後分別剖析每一句話的含義(二、三、四),最後再交待一些相關的問題(五)。

一、原文主旨和結構分析1,總體地位《大學衍義補》:臣按此章程頤謂自修之道當如是,而張栻謂君子之學不越於是,則孔門之教學者其用功親切之要有在於此,所當盡心者也《集註》:程子曰:君子自脩之道當如是也。

2,結構關係(1)主次與始終《集註》:遊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為質,而學以成之,學之道必以忠信為主,而以勝巳者輔之,然或吝於改過則終無以入德,而賢者亦未必樂告以善道,故以過勿憚改終焉。《朱子語類》:《學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後親師友。有朋自逺方來在時習之後,而親仁在入則孝出則弟之後,就有道而正焉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之後,毋友不如己者在不重則不威之後。今人都不去自脩,只是専靠師友説話。《論語解》:夫重者,嚴於外者也,忠信者,存乎中者也。存乎中所以制其外,嚴於外所以保其中也。而資友以輔之,改過以成之,君子之學不越於是而已矣。《石鼓論語答問》:前輩論主忠信,如揚子江中水,既入於內,外水更不可入,此是學者第一義。胷中既有所主了,然後從益友切磋講磨,見得有未是處便改此,是學者要切工夫。《石鼓論語答問》:外先莊重,內先忠信,既有所本矣,然後可以資益於人,㸃檢於已,此其為學之次第已。若外面輕忽,裡面不誠實,如何問別人身上求益?人亦如我,何況滿身都是過,更就何處㸃檢人,須先有根本了,始可以遷善改過,朋友亦只是切磋琢磨,増益其所未至爾。

(2)內與外《論語意原》:主忠信,尊徳性也;擇友以輔之,改過以成之,內外交相養之道。《論語全解》:主忠信,則有主於內;無友不如已,則有正於外也。重以固其學,友以輔其徳,可謂善學矣。然過而憚改則不足以成君子之道,故終之以過則勿憚改也。易之要終於補過之無咎,孔子之憂終於不善不能改,與此意同。

一、主忠信1,“主”的解釋(1)《論語註疏》:主。猶親也。《論語集解義疏》:鄭玄曰:主,親也。(2)《論語集說》:主者,心之所主也。(3)《論語解》:主忠信,主字有力,蓋斯須而不忠信,則思慮言行皆無所據(4)《四書通》:陳氏曰:主與賔對,賓是外人,出入不常;主常在屋裡,主忠信是以忠信常,為吾心之主,心所主者忠信,則其中許多道理都實,無忠信則一切道理都虛了。主字極有力。

2,“忠”、“信”的解釋《四書通》:馮氏曰:忠主於存心,信主於接物,忠信則重厚威嚴而所學固矣。

3,意義解讀:(1)《融堂四書管見》:人之心固各有所主也,惟主於忠信方是立徳之本,一失所主,橫流奔放,其禍有不可勝言者。聖人所以再提此語,為一章之首而申言歟。(2)《論語註疏》:凡所親狎皆湏有忠信者也。(3)《四書講義困勉錄》:王宇泰曰:威重非取於色莊,必以忠信為主。

一、毋友不如己者1,“不如己”的解讀一:“忠信不如己”《論語註疏》:無得以忠信不如己者為友也《二程遺書》:無友不忠信之人。

2,“不如己”的解讀二:“同志同方”(1)《龜山集》:所謂如巳者,合志同方而已,不必勝巳也。(2)《象山集》:人之技能有優劣,徳器有小大,不必齊也,至於趨向之大端,則不可以有二。同此則是,異此則非,向背之間,善惡之分,君子小人之別於是決矣。友者,所以相與切磋硺磨以進乎善,而為君子之歸者也,其所向苟不如是,惡可與之為友哉?此毋友不如已者之意(3)《論語集解義疏》:或通雲,敵則為友,不取不敵者也。蔡謨雲:本言同志為友,此章所言謂慕其志而思與之同,不謂自然同也…求友之道固當見賢思齊,同志於勝己,所以進徳修業,成天下之亹亹也。今言敵則為友,此直自論才同徳等而相親友耳,非夫子勸教之本㫖也。

3,“不如己”的解讀三:“如己”與“勝己”《論語解》:取友之道,不但取其如已者,又當友其勝已者,以友天下之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此取友之道也,若友不如已者則足以惰志而害德矣。

4,“不如己”的解讀四:“不可求不如己者”《四書通》:《語錄》問:必擇勝己者為友,則勝己者必以我為不如己,而不吾友矣。曰:“但不可求不如己者,及其來也,又焉得而卻之?我去求勝己者為友,則不如己者又來求我。”

5,“不如己”的分析五:戒“樂於為友之一念”《四書講義困勉錄》:無友非拒之也,戒其樂與為友之一念。沈無囘曰:或以我既友勝已,則人將不肯友我為疑,故謂不如已為與己不相同調之人,非也,此處重無友之心,而不重友也。人苟不以得少為足,而好上人,則所見自然皆勝已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況同趣曏者乎?朱子語類亦有此問。答曰:不然,人自是要得臨深以為髙。

6,“不如己”的解讀五:“毋求備於一人”《鈍吟雜錄》:毋友不如己者,取友之道也。毋求備於一人,使人也器之為上之道也。

5,原因的分析(1)《集註》: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2)《御定內則衍義》:不如己者,葢友之徳業出我上,必日思企而及之,學不期進而進矣;友之徳業出我下,則無以益我而易於自滿,學不期退而自退矣…不如己者且不可交,而況於損己者乎?(3)《論語集解義疏》:忠信為心百行之主也,雲無友不如己者,者又明凡結交取友必令勝己,勝己,則己有日所益之義;不得友不如己,友不如己則己有日損,故云無友不如已者。《論孟精義》與賢於已者處則自以為不足;與不如己者處則自以為有餘。自以為不足則日益;自以為有餘則日損。(4)《四書纂疏》:語録曰:交朋友須求有益,若不如我者,豈能有益?仍是朋友,才不如我時,便無敬畏之意,而生狎侮之心,如此則無益。(5)《論孟精義》夫人自非上智下愚,皆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則其薫蒸陶冶能無待於朋習乎?

7,擇友的原則《古今事文類聚》:擇交,輕交易絶君子所恥,比之匪人,母友不如己者,君子先擇而後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多怨。語以勢交者勢傾則絶,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懐道守義非其人不交,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

一、過則勿憚改1,“憚“的解釋《論語註疏》:憚,猶難也《論語集解義疏》:鄭玄曰:憚,難也。

2,“勿”的解釋《論語註疏》:勿,無也《集註》:無,毋,通禁止辭也。《論語集說》:無毋通,與勿皆禁止之辭,如猶若也。

3,“過”的解釋《石鼓論語答問》:過,不必顯然見於事者,但萌於吾心者,皆當㸃檢,《論語註疏》:言人誰無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苟有過,無得難於改也。《四書通》:通曰:此過也,而集註以為惡日長者,無心失理為過,有心悖理為惡,自治勇則過可反,而為善自治不勇則過必流而為惡

4,意義解讀(1)《集註》: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程子曰:學問之道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巳。(2)《四書通》:語錄最要在速字上著力,凡有過,若今日不便改過,愈深則善愈微,若從今便改,則善可自此而積,今人多是畏難過了日子。

一、本章內容重複出現的原因《論語註疏》:學而篇已有此文,記者異人,故重出之。《論語解》:成都範氏曰,如此類皆夫子所常言,弟子各以所聞記之,故又見扵此。《四書大全》:新安陳氏曰:弟子各記所聞,有詳有畧。

以上是目前對此章的基本理解。請陳贇老師再做批評指正和補充。亦請各位師友再做批評指正和補充。謝謝!

陳贇:

毋友不如己者,是說不要主動去交不如己者,但如果不如己者來友己,還是以友待之。

前者體現的是友的精神,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但別人(不如己者)友我,我則以友待之,此不僅尚往來之禮義,亦為仁道。

過與錯、失、誤、罪、惡等皆不同,又與不及相對。即便聖人亦不能無過,改過自新,以適中道。故以常情推之,過其實很難避免,關鍵是對過的態度與處理方式。“憚”是態度,“改”是方式。“憚改”一詞,表明重點落在憚上,即態度上,一般人害怕改錯,而不是沒有能力改錯。

一過往往聯繫著諸過,甚至諸錯、諸失,但承認過其實意味著對已經發生尤其是未來可能會引發的責任的承擔。

故而一般人不願意改過,甚至將過就過,其實是害怕承擔責任。承擔責任,你雖然可以避免更大的風險,但畢竟過去之過的承擔,要失去一些東西,患其得失。

這是我的一點補充。前面各位老師張貼的資料很好,吳老師也講的很高。崔顥題詩在前,縱然是李白也難有新作了。哈哈![微笑]

張楠:

夫子也曾言自己不如顏回多看別人的優點謙虛一些不如己者就不會那麼多了[呲牙]

@陳贇 陳老師我覺得不敢改過不僅責任和風險有時候在一條路上走的太遠了突然要承認自己走的不對很難接受可見五十知四十九之非是多麼難能可貴[玫瑰]很多時候人都是將錯就錯

表情]謙虛不是禮貌上的客氣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謙虛是改過的最好開始終生改過方為真好學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導讀[玫瑰][玫瑰],握說幾句個人看法,敬請各位師友指正[抱拳]

本章與《學而》的第八章重複,在那裡我們已經對本章的內容做過全面的梳理了,今天我有機會對本章意涵的做一些重點發掘。我想重點分享儒門的友誼觀。我想先看看孔子對友誼的看法。首先,孔子認為,賢友是人生的快樂。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其次,朋友對人的道德修養有益,但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很重要: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第三,如何長期保持朋友之間的關係呢?孔子認為,朋友之間的交往,“信”是基礎。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第四,朋友要如何做,才能夠互相有益呢?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緦緦、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緦緦,兄弟怡怡。”第五,朋友之間,財產可以互通,有人生互助的關係。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儒門後學在朋友觀上,完成了幾次革命。第一次是朋友的範圍。在孔子那裡,是“毋友不如己者”,而到了子張、子夏、顏淵、曾子這一輩,已經超出了只與賢者為友的限制。首先突破孔子要求的是顏回。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就突破了孔子“毋友不如己者”。既然朋友們可能不如自己,因而,對朋友們一定要寬容,就需要“犯而不校”。子夏的主張,是“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即恭敬有禮,自然就會朋友滿天下。這比孔子對要求是寬多了: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但子夏仍然以道德的一致性來要求朋友。這一點,被子張突破: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朋友交往範圍的突破,意味著儒門從貴族走向了平民。既然具備廣泛的人民性,當然就可以帶來社會的團結,從而影響到政治了。孟子看到“友”這一倫的核心價值,因而,把朋友提到了基礎人倫“五倫”之一,從而帶來了朋友觀的第二次革命。在《滕文公上》第四章中,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朋友的人倫,儒門成為了一個網絡型的、去中心化的道德組織。在《萬章下》第八章中,孟子說:孟子謂萬章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在孟子的時候,朋友之倫,已經發展成為了個人生活的支持,成為社會生活基礎的一部分。我們從孟子和齊宣王討論如何交朋友的事情上可以見到當時友誼的發達(《梁惠王章句下·第六章》):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孟子最重要的貢獻,是把友誼建立在民有制的基礎之上。他在《滕文公上》中,專門有一張討論土地劃界的清晰(即今日“確權”)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仁政必自經界始”,因而,正經界,均井地,平谷祿,才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才能帶來“百姓親睦”的社會。這是儒門友誼觀的第三次革命:

(滕文公)使畢戰問“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死徒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在所有權界定清晰的前提下,朋友之間危難時互相救濟,是朋友應盡的義務:萬章問曰:“敢問‘友’”孟子曰:“……晉平公之於亥唐也,入雲則入,坐雲則坐,食雲則食;雖疏食菜羹,未嘗不飽,蓋不敢不飽也。然終於此而已矣;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也: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也……”

在孟子看來,朋友不僅僅是五倫之一,甚至朋友之道“取友必端”,朋友之義,為人倫之根。“身誠”、“悅親”、“信友”,是“獲上”的基礎,即民間的自治,是參與政治的前提。這是孟子完成的第四次革命: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離婁上·第十二章)

因而,社會的規則,是政治關係(君臣關係)的基礎。國君與士交往,也必須要按照“士”之間交往的規則(義)和方式(禮):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孟子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質為臣,不敢見於諸侯,禮也。”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曰:“往役,義也;往見,不義也。且君之慾見之也,何為也哉?”曰:“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曰:“為其多聞也,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為其賢也,則吾未聞欲見賢而召之也。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而況可召與?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豈敢往哉!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詩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之所履,小人所視。’”(萬章下·第七章)

反過來時候,每個人不可以為了君臣關係,而背離朋友之義。朋友之義就成為對君主專制的制約力量:逢蒙學射於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個人以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儒門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

王于飛:

@劉國慶 真心覺得好。我這人不會恭維人[調皮]

劉國慶:

我也是“漫讀典籍,歸本於儒”的,覺得儒門的開放、理性、包容的精神,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聶松橋:

@劉國慶 國慶兄的《朋友論》,完全就是一篇精美論文,可以單獨發表

建議再加兩個內容:第一,引證部分,加黃宗羲的“君臣師友觀”。第二,加一個相當於結論的,儒家最後以相待相偶關係,人倫歸於友。

如果以此講儒家,大眾非常容易接受。用流行話說,叫接地氣

劉國慶:

那您把黃得大作發過來一下?

聶松橋:

《原臣》,即是

劉國慶:

@聶松橋 儒家本來就是地氣里長出來的……

聶松橋:

《明夷待訪錄》之《原臣》,即明言臣為君之師友。這點很重要

贊成,“儒家本就地氣里長出來的”,只是目前人們誤解其不接地氣而已。所以,更需要回復到接地氣。

劉國慶:

根於凡俗,入於理想,化俗成雅,立業為恆

聶松橋:

《論語》共讀,過則勿憚改

《論語》共讀,過則勿憚改

《論語》共讀,過則勿憚改

臣之於君:第一,共曳木之人;第二,名異而實同;第三,師友也。

劉國慶:

似乎從“友道”開始恢復,也是儒學很好的一個生長點。

商道、友道、子女教育,補充教育,都是儒學大有作為之地。

聶松橋:

就是 ,從最無爭議的地方著手

劉國慶:

從無法爭議的地方入手。

你總不能讓人不交朋友吧?不能讓人不教育子女吧?不能讓人不工作吧?

聶松橋:

是呀。從友道入手,既無從爭議,又發人深省,原來儒家真是活潑潑的

劉國慶:

商道和友道相同,所謂生意不成仁義在,是中國人獨特的商業文化。

@聶松橋 我所有的內容,各位朋友都可以隨意取用。如果能提一句是我的觀點就更好。不提也沒有問題。也可以隨意改動,再創作。

我就沒有精力改了,老弟多受累吧@聶松橋(宜賓)

商道和友道相通,所謂生意不成仁義在,是中國人獨特的商業文化。

那個故事,是政府與民間的博弈。政府要嚴刑苛法,民間要訴諸良知。

不是知識和專業的問題,是立場和博弈的問題。

馬震宇:

中文的結論部分說得很好。

以一個不合理評價另一個不合理,不妥。

劉國慶:

良知高於單純的合理性。不能用狹義的是否合理來判斷良知。中文作者不懂這一點。還站在法律專業立場來看這個問題呢。

馬震宇:

相信“槍口抬高一釐米”這樣的蠢話會出自德國法院嚴謹的法官之口,因為它首先試圖承認服從非法命令的義務。這句話的內容並非如其遣詞造句那樣高明,而是對法律正義精神的褻瀆。訴諸不可預測、不可衡量、不可比較的個人良知,並非優秀的論證,也無法鑄造共同的信念。

槍口抬高一寸的說法恰恰是反良知的。

劉國慶:

認為制定法反映正義是不對的。

馬震宇:

既然是真實的事情,何必要用一個經粉飾的東西來說呢。

劉國慶:

對惡法,從來就要以良知對抗。

東德的法律和我們的法律一樣,都是專制法。不是共同法。

馬震宇:

需要進一步理解德國的法律精神,法無善惡。

首先看這個故事本身,還原本真,勿粉飾。

劉國慶:

法當然有善惡。

你讀讀商君書就知道了

馬震宇:

你認為我沒讀過嗎?

無聊的討論了。。

如果真看書多的話,就不要用故事代替真實。

劉國慶:

如果讀了商君書,還認為法無善惡,我確實無法討論。

我退出。

馬震宇:

脫離時代談善惡。

聶松橋:

何為善,何為惡?

劉國慶:

在商鞅那個時代,商鞅的法就是惡法。

聶松橋:

@劉國慶 “惡”的標準是什麼?

劉國慶:

以人頭論功,還不是惡法。

仁義道德學到哪裡去了?

聶松橋:

我們先定一個善惡的標準,取得共識,再來評論某人某事某法之善與惡,可好?

馬震宇:

得軍功大多是殺人多的。

劉國慶:

善惡不是靠定義的。@聶松橋

是靠良知的。知善知惡是良知。

聶松橋:

儒家一直到王陽明,還在討論善惡

馬震宇:

如果把軍功定義為惡法,這世界沒出路了。。

王于飛:

那良知又靠什麼呢[調皮]

殺惡人頭是否可以算軍功?

張楠:

這個還要看人吧一般為了勝利軍功肯定是正常的鼓勵一般人人肯定也是追求功勞的當然若是能做到不伐這是更加珍貴的

即便追求功勞也應該儘量做到不好殺

兵者不得已而為之

王于飛:

但也不能沒有兵

@張楠 贊同你的看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張楠:

總之還要看度吧武王伐紂也有軍功始皇統一也有軍功但是帶來的結果完全不同差別是值得探討的

秦太過重視軍功也是大廈傾覆的原因之一

@王于飛 [玫瑰]

丁躍偉:

良知高於單純的合理性[強][強][強]贊同所以夏商周以禮治國後世也有以春秋斷獄者

王于飛:

@丁躍偉 何以證明?

張楠:

軍功也不是毒藥合理運用以合理的方式控制好既可以達到激勵的作用也不會導致失控軍功也是給付出者的回報不可能要求每個士兵都有聖賢的覺悟

王于飛:

@張楠 贊成

張楠:

讓軍人們儘量提高素質也很重要


————

預習資料:

【論語譯註】

孔子説:“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主忠信——顏淵篇(12.10)也説,“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可見“忠信”是道德。無友不如己者——古今人對這一句發生不少懷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釋。譯文只就字面譯出。

【論語集註】

重出而逸其半。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誠則無物,且出入無時,莫知其鄉者,人心也。若無忠信,豈復有物乎?」無、毋通,禁止辭也。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勿,亦禁止之辭。憚,畏難也。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程子曰:「學問之道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當如是也。」遊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為質,而學以成之。學之道,必以忠信為主,而以勝己者輔之。然或吝於改過,則終無以入德,而賢者亦未必樂告以善道,故以過勿憚改終焉。」

【論語正義】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慎所主友,有過務改,皆所以為益。正義曰:皇疏雲:“此事再聘也。範寧雲:‘聖人應於物作教,一事或再言,弟子重師之訓,故又書而存焉。’”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鄭曰:“主,親也。憚,難也。”正義曰:《釋文》雲:“毋作無,本亦作無。”宋刊《九經》本,亦作“毋”。《說文》:“毋,止之詞也。橆,止也。”無即橆也,隸省。《儀禮士婚禮》、《公食大夫禮注》,並雲古文“毋”為“無”。然則“毋、無”亦今古文異。《廣雅釋言》:“如,均也。”“己”,即我之別稱。《說文》曰:“己承戊,象人腹。”是己本象人形,故人得自稱“己”。《曾子制言中》:“吾不仁其人,難獨也,吾弗親也。”故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與處,損我者也。與我等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吾所與處者,必賢與我。”由曾子及周公言觀之,則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夫子不欲深斥,故祇言不如己而已。《呂氏春秋驕恣篇》引仲虺曰:“能自為取師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擇而莫如己者亡。”《群書紀要》引《中論》曰:“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須己慎者也。然則扶人不暇,將誰相我哉?我之僨也,亦無日矣。”又《韓詩外傳》南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比於善者,自進之階,比於惡者,自退之原也。”諸文並足發明此言之旨。“過者無憚改”者,《周官調人注》:“過,無本意也。”《詩東山箋》:“勿,無也。”《說文》:“改,更也。”並常訓。言人行事,非有意之過,即當改之,不可畏難。複以前行之也。《曾子立事篇》:“太上不生惡,其次能夙絕之,其下複而能改。”又下篇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皆言人有過常速改也。《皇疏》載一說雲:“若結友過過,不得善人,則改易之,莫難之也。”故李充雲:“若友失其人,改之為貴也。”案:高誘注《呂氏春秋驕恣篇》引“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以證“所擇而莫如己者亡”之義,亦以過謂結友過誤,或漢人有此議,故李充云然。然既知誤交,何難即改?似不足為君子慮也。“主,親也。憚,難也。”正義曰:“主”訓“親”者,引申之義。《注》謂人當親近有德,所以謂勝己者也。然下文複言“無友不如己”,於意似重,或未必然。《皇疏》雲:“以忠信為百行所主。”是言忠信在己不在人,其義較長。《周語》雲:“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韋昭注:“主,猶名也。”義可互證。《說文》:“憚,忌難也。從心,單聲。一曰難也。”“難”,就事言。“忌難”,謂人忌畏之。《詩雲漢箋》:“憚,猶畏也。”是也。此注同許後義,亦通。

【論語全譯】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1)[註釋](1)此章重出,見《學而》篇第一之第8章。主忠信:以忠信為主。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過:過錯、過失。憚:音dàn,害怕、畏懼。[譯文]孔子說:“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論語》共讀,過則勿憚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