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买家与商家之争,从电商平台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其实出现这种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双方所代表的立场利益不完全一致。

我们简单的用表格分类,就可以发现,实际上愉快交易的情况只有四分之一。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当正常经营的商家遇到正常的买家时,大家都实事求是,是谁的问题,就谁来承担。即使出现不愉快的事,整体的结局还是令人满意的。

但当正常经营的商家,遇到想要贪便宜的买家,有的商家选择亏本妥协,也有商家不妥协被差评的。

下面还有两种情况:

当不正常经营的商家遇到正常的买家,那买家只能吃哑巴亏。敢差评,绝对被“呼死”。

当不正常的商家遇到差评师,那绝对是一出好戏,差评威胁,跨省威胁,“呼死你”威慑。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但由于跨省威胁实在成本太高,江浙沪以外地区还不包邮呢。所以,线上的“呼死你”威慑,成为双方常用的手段。

这也催生了一批“呼死你”工作室,有的团队每单一天10元,涉及金额超300万。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然而,这一顺手的武器“呼死你”也即将消失了。日前,浙江苍南警方破获一起网购“差评”后遭遇“呼死你”骚扰的案件。

通过分析追踪,警方把“呼死你”团队一锅端了。这是一个集程序制作、源码破解、软件分发、软件代理、实施“轰炸”等各环节于一体的犯罪团伙,控制15名人员。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警方表示,近年来,利用“通讯轰炸”恶意呼叫骚扰,实施打击报复、敲诈勒索、强买强卖、非法追债等违法活动的情况,有上升趋势。

在遭遇大量短信电话骚扰后,受害者往往选择妥协退让,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对上述链条进行打击,是对这一犯罪方式的震慑。

那这件事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网购说起。

网购差评后遭遇“呼死你”

2018年开始,家住温州的陈灵(化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垃圾短信,完全停不下来。

按照陈灵的说法,可能是自己在一家网店购物后,觉得商品实物与网店的介绍有较大出入,于是就给了“差评”。没过多久,陈灵便接到商家要求删除差评的电话,陈灵一口拒绝。此后,陈灵的手机便开始受到大量垃圾短信持续的“轰炸”。

无奈之下,陈灵向浙江苍南警方报警。接到报案后,苍南警方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对网店卖家进行调查,确定是卖家为了报复“差评”,从网上购买“通讯轰炸”、微信外挂等软件。

按照这一线索,警方又顺藤摸瓜,对出售上述程序的李某、贺某等人进行控制。随后相继在广东、湖南长沙等地,控制黄某、李某义等4人。

至此,一个横跨全国各地,集研发、代理与销售于一体的“呼死你”团队才浮出水面。

所以,商家不要认为遭遇差评之后,就能任性用“呼死你”,这只会让你陷入更危险的境地。而且商家花钱买“呼死你”,实际让他们团队赚的盆满钵满。

每日最高“轰炸”亿次,每单一天至少10元

2017年以来,“阿水工作室”共制作包括“狮王轰炸”、“呕死他”等短信、电话轰炸软件超过10款,通过用户付费使用的方式进行牟利。

截至案发前,共计注册用户达10万以上。通过“狮王轰炸”等短信、电话轰炸软件,买家每天都可以对多个目标手机发起轰炸,进行轰炸后的短短两分钟内,就可以发送100余条短信进行骚扰,理论上的每天最高轰炸次数,甚至可达亿次。

这一条黑色产业链,有人成立工作室制作“呼死你”等软件,有人为非法软件提供证书签名及分发平台,供他人下载并使用,还有人联系并发展代理销售非法软件。

而商家收到差评后,如果需要“报复”,则将给出差评的顾客电话号码等信息发给“代理”,代理再将信息传给后台。后台则通过操作软件,实施“呼死你”。

每单每天的售价在10元至数十元不等,依靠“代理”谈价,包月的价格会更低一些。苍南警方查明,这一团伙的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

就在“呼死你”团队落网之时,也有一些商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后连报复下差评师,出出气的机会也没有了。难道我们遇到差评师就坐以待毙吗?”

我想说,当然不是。如果确定是差评师,一定要冷静,而且不要轻易花钱妥协。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下面说一个发生在最近的事情。

删一个差评8888元,坑卖家,没商量

2018年,在网上创业做电脑配件销售的童先生发现,这一年来,网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个别买家差评。

童先生估计也是新手,每次有买家差评,他提出退款退货时,对方都要数千元的补偿。

这一次收到差评后,童先生和这位买家沟通。但无论提出退款、退货,还是报销维修费用,对方都不满意,而是提出,要得到8888元的补偿,才肯删除差评。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童先生最后将这笔钱,打给了对方。

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是在喂养一匹狼。不到一年时间,又以同样的套路出现,经过协商删除差评,最终定在6999元。收到钱后,买家删除了差评。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面对这种情况,童先生再次选择了妥协,只是,有些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两个月后,差评要钱的事件第三次上演。

到了这时,童先生才注意到一个细节,第一次敲诈和第二次敲诈的ID有相似之处,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敲诈手机号又是同一个。

这时童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客户,而是差评师。

好在童先生没有息事宁人,而是选择了将信息报送电商平台并报警。在电商平台技术协助下,警方迅速展开侦查,最终确定并抓获了2名嫌疑人。经调查,这三起利用差评敲诈的案件,均是他们2人所为。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令童先生和商家都感到欣慰,遭遇差评师再也不是无疾而终了。

对商家的启示

这两件事,其实都是在讲一件事,商家如何更好的经营。实际就是,自己不要违法骚扰买家,也绝对不要姑息差评师的犯罪。

随着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违法行为并不少见。与传统的案件相比,不法分子利用恶意差评来敲诈,手法趋于职业化,也更加隐蔽。

深圳派出所探长邓晓维提出:

嫌疑人通过使用不同的账号,在同一家店铺不停地购买,在收货人那里使用化名购买不实名的电话卡收货,收货地址也是填一些不具体的地方。当快递到了以后,嫌疑人就让快递员放到某个地方随后去取,以逃避打击。

买家差评遭商家“呼死你”,结果“呼死你”团队被一锅端

但是,遭遇恶意差评敲诈的商家选择报警的却相对较少。往往是憋着,实在忍不住了,也许连正常的商家差评,也会认为是差评师,最终伤害到不该伤害的人,后悔不已。

如何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呢?法律专家李世阳告诉我们,商家在遇到疑似差评师时,一定不要怕麻烦不保留证据。一定要有意识收集证据,然后反击!

就敲诈勒索罪而言,只要数额较大,2000块钱以上就足够。

另外,多次敲诈勒索也纳入到这个犯罪的构成要件。所以哪怕敲诈个30块50块钱,积少成多,很容易就达到2000块钱。

又或者2年以内实施3次以上的敲诈勒索,就足以构成犯罪的要件。

所以,不做骚扰买家的好商家,不做息事宁人的商家。懂法,守法,用法,这个电商环境也要靠我们的一部分力量来维护。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电商的明天会变得更好!

*本文资料来源自 新京报、梨视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派代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