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牛人」牛根生,從一無所有到蒙牛總裁!

他貌不驚人,卻一路傳奇

他久經磨礪,但百折不撓

他肩負重託,有萬丈豪情

牛根生是個苦孩子,

據說當年他從鄉下被賣到城裡僅值50元錢。

那個時候無論是誰都不會料到,

今天他的身價竟然會"牛"到了這個地步,

因為他是蒙牛的"領軍人物",

他也是一個自考生。

一無所有

1978年,20歲的牛根生進入了養牛場工作,5年後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幹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30歲而立之年的他深感自己跟不上這個時代,於是他選擇了自考,1992年拿到自考的本科學歷後擔任了伊利的經營副總裁,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免職。免職並沒有理由,功高蓋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1998年,牛根生是伊利集團的副總裁,也是當年伊利的第一功臣。伊利80%以上的營業額來自他主管的事業部。牛根生在伊利員工當中的威信也相當高,人們對牛根生的信服來源於他的為人之道和人格魅力。

同年上半年,牛根生突然感覺到了不對勁,自己在伊利做了16年,但在使用資源方面卻感到了某種不順暢,就是調動很小的一部分資金,也有眾多部門來掣肘。最極端的時候,連買把掃帚都要打報告審批。

牛根生找到總裁鄭俊懷反映問題,第一次從老大哥眼神讀出"陌生感"和"不信任感",牛根生突然意識到自己深陷困境,局勢岌岌可危。

牛根生一共向鄭俊懷遞交了三次辭呈。前兩次,鄭俊懷都說了一些挽留的話,牛根生收回了辭呈。牛根生髮現自己的環境不僅沒有改變,而且越來越惡劣。牛根生第三次遞交辭呈是在伊利的一次董事會上。

牛根生將辭呈放到鄭俊懷的面前,他對鄭俊懷說:"鄭大哥,如果你想讓我離開,我現在就正式辭職,至少不能因為我個人影響企業的發展。"鄭俊懷臉色有些難看,說:"我並沒有這個意思!"牛根生說了:"那我就收回這個辭呈!"他伸手去拿辭呈時,鄭俊懷迅速地用手緊緊摁住,對牛根生說:"你先回避一下,我們討論後再做決定!"牛根生一離開,很少激動的鄭俊懷突然流著淚對在座的人說:"伊利有他沒我,有我沒他!"

當時牛根生可沒有這麼輕鬆。離開了伊利,他心裡很不是滋味。這一年他四十三歲,去了人才市場,沒有學歷、四十歲以上的年齡在這裡已經不被考慮。牛根生人如其名,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不是輕言失敗的人。

牛根生被總裁鄭俊懷掃地出門後,回到了北京大學進修。在北京大學的那段時間裡,牛根生整天騎著一輛破自行車穿梭於各個教室之間。

40多歲的"老牛"坐在教室裡聽課,望著身邊那些風華正茂,甚至略顯稚氣的"同學",內心非常難受。"我必須首先化解掉內心的委屈和痛楚,方才可能靜下心來融入到陌生的校園環境當中去。"

牛根生在心裡如此告誡自己。在北大進修的過程,他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審視了自己在伊利16年的各種經驗和教訓,讓原本在企業中形成的應激反應模式轉換成理性的思維模式。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牛根生原本就比一般人看得高、想得遠,經過在北大的沉澱與昇華,"蒙牛王朝"的宏偉藍圖在心底醞釀成熟。

牛根生從北大出來,正好自己原來的那幫部下被伊利免職。他們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帶領他們重闖出一條新路。除了伊利人事和財務的負責人,伊利各個事業部的頭都到了牛根生這裡。

企業最難解決的人才問題卻是牛根生最容易解決的問題。

牛根生說:"也許是我在伊利就喜歡給下屬發錢,名聲在外。"原來,牛根生在伊利集團時,當時他的最高年薪達到108萬元人民幣,他常拿出來和大家一齊分享。大家都覺得把錢交給牛根生放心。

當初和牛根生一起創業、現任蒙牛集團冰淇淋公司總經理的孫玉斌說:"牛總出來沒有拉過我們一個人,總是教育我們在伊利好好工作。為什麼在當時那種條件下,我們還要跟著他幹呢?我們一直在他的培養下,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認為他有能力重新做好一家企業。"

當時幾個人手中都有一些伊利的原始股票,他們把這些股票賣掉,湊了100多萬元。他們花了200元租了一單間辦公室,在這裡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成立了,牛根生兼任董事長和總裁。然而區區100萬顯然不夠。

牛根生過去的老下屬聽說這個情況,紛紛投資蒙牛。在這些人的帶動下,他們的親戚、朋友、所有業務關係都開始把錢投給牛根生。這些人之所以敢把錢交給牛根生,是因為他們相信他的能力,許多當年的股東覺得牛根生一定能做起一個大企業。

“自考牛人”牛根生,從一無所有到蒙牛總裁!

玉汝於成

如今的蒙牛已經是一個鐵打的乳業帝國,而這光鮮的背後卻是不為人知的艱辛,1999年蒙牛乳業剛創業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但是,牛根生有人。

牛根生的蒙牛乳業的大旗一扯天下英雄歸心,得知此消息還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放下高官厚祿開始一批批地投奔而來,總計有幾百人,無怨無悔跟他從零開始打江山。

牛根生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別人從零起步,而我是從負數起步"

在乳業江湖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時候,蒙牛乳業的生存空間飽受擠壓,或明或暗的算計來自各個角落。有競爭對手開始希望將蒙牛乳業這個初生嬰兒扼殺在搖籃中,蒙牛乳業經歷了廣告牌被砸、牛奶被倒等等事件。面對競爭對手的明刀暗箭,牛根生選擇了以退為進的策略。

當時的伊利總裁鄭俊懷對於牛根生的能力有深刻了解,所以伊利也是對蒙牛乳業打壓得最厲害。但是牛根生對於曾經狠狠地拋棄了他的伊利,在任何場合都表現出了滿懷尊敬。

蒙牛乳業在剛開始的時候很謙虛,打出的廣告口號是:向伊利學習為民族企業爭氣。當時蒙牛乳業對外宣傳是內蒙古第二大乳業品牌,第一是伊利。

牛根生在不同的場合提及伊利,言辭中總是充滿對伊利的眷戀和對老領導鄭俊懷的敬意。牛根生的做法逐步贏得的更多的同情與支持。對於自己當時為什麼要這樣做,牛根生地解析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活下來,同時還能長大。"

面對競爭對手想要置之死地的策略,

牛根生坦言:

"如果不還手是掐不死的。

只要一還手掐死的可能性是特別大的。

當時捱打和捱罵是

為了將來不捱打不捱罵,

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出、發展好,

最後能夠不捱打不捱罵。

當你打了好幾年,

打的和罵的過程都經歷了以後,

就要學會怎麼樣不打能贏,

怎麼樣不戰能勝。"

“自考牛人”牛根生,從一無所有到蒙牛總裁!

1999年白手起家創立"蒙牛",在和員工堅強不息的奮鬥下,蒙牛的業務收益蒸蒸日上,在全國乳業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還在"新浪網絡盛典年度評選"中,蒙牛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品牌"之一。

而牛根生本人也獲得"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中國企業新領袖"、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等榮譽和稱號。

2009年,即使年過50歲高齡還堅持到"北京大學"深造,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

上天總是眷顧那些努力提升自我的人,自考雖然不能讓你成為想牛根生那樣成功的人,但是會給你一個走向成功的機會……

這個時代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新知識,

我們唯有提升學習力去適應未來的變化,

唯有努力堅持,

不服輸的去爭取那個

你最初想要獲得的那個結果

讀完文章,你的感想是什麼呢?歡迎評論關注徐老師!

“自考牛人”牛根生,從一無所有到蒙牛總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