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臨喪不哀」指的是「喪事」嗎?

《論語》中“臨喪不哀”指的是“喪事”嗎?

【原文】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篇》第26章

【譯文】

孔子說:“處在高位的人度量不寬宏、不寬厚,行禮的時候內心不恭敬,面對禮樂文化的喪失不悲痛。我用什麼來炫耀魯國繼承的盡善盡美的禮樂文化呢?”

註釋:

(1)居,《說文》:“居,蹲也。”即蹲踞。本義是處、坐。引申為居住,又引申為處於、處在。本章指處於、處在。

(2)上,《說文》:“上,高也。”即高處、上面。引申為高位、君主、尊長。本章指高位。

(3)寬,《說文》:“寬,屋寬大也。”即房屋寬敞。本章指度量寬宏、寬厚。

(4)敬,《說文》:“敬,肅也。”本義是做事認真,恭敬,端肅。恭在外表,敬存內心。由“認真”引申為警惕、戒備、嚴肅、慎重。本章指恭敬。

(5)臨,《爾雅•釋詁》:“臨,視也。”即居上視下。《說文》:“臨,監臨也。”即臨下監視。本義為低頭視物,從上向下看。引申為面對。本章指親臨、面對。

(6)哀,《說文》:“哀,閔也。”即悲痛、悲傷。本章指悲痛、悲傷。

(7)觀,《爾雅•釋言》:“觀,指、示也。”即給人看。《說文》:“觀,諦視也。”即仔細看。引申指觀察、審察。本章指炫耀。

復活論語解讀:

本章作為《八佾篇》的結尾,孔子要表達什麼呢?按後人的解釋,我們拿楊伯峻的註釋為例,“居於統治地位不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不嚴肅認真,參加喪禮的時候不悲哀,這種樣子我怎麼看得下去呢?”如果我們咬文嚼字去理解,“吾何以觀之哉?”這樣翻譯是囫圇吞棗式的。錢穆的翻譯為“我再把什麼來看察他呢?”南懷瑾理解的是大意,認為:所以他說像這個樣子的社會,就沒有什麼可看了,這是感嘆當時文化思想的衰落。所以,我們看哪種解釋都是從字面去理解了,用現代人語言的含糊其辭,沒有古人嚴謹的文字表達,其實是沒有明白孔子說這句話的目的。

吾何以觀之哉!我們要先把這一句孔子的反問弄明白,這一章的疑點有:一是這一章作為《八佾篇》的結尾,是如何起到整篇總結作用的?二是孔子這幾句話具體是指誰?三是“吾何以觀之哉”到底是什麼意思?《八佾篇》是講“禮樂文化”的,第一章就把帶頭破壞禮樂文化的“三桓”給揪了出來,接下來圍繞著“禮”一路談了下來。到了上一章,孔子在談到最完美的禮樂文化的時候,當推虞舜時期的《韶》樂。而孔子生活的時代,已經是禮崩樂壞了。這些諸侯國中,正統傳承禮樂文化的是魯國。就像我們現在的中國,我們“禮儀之邦”的美稱的確是哪一個國家都比不上。實際上呢?中國人的世界形象的確有待於提高。我們被他人罵作“不文明”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所以,這一章孔子應該是針對魯國來說的,每一句又有具體所指。吾,我,指孔子。何以,即“以何”,意思是用什麼。觀,由引申義“給人看,使觀看”而來,引申為“炫耀、顯示”,在本章意思是“炫耀”。相同的用法有,《左傳•僖公四年》:“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意思是說,如果出兵東方,向東夷諸國陳兵炫耀,再沿海路回國,這就好了。之,代詞,代指魯國正統傳承的禮樂文化。這是針對上一章“盡善盡美”來說的,也就是說魯國繼承了盡善盡美的禮樂文化。所以,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用什麼來炫耀魯國繼承的盡善盡美的禮樂文化呢?我們看看,禮樂文化在孔子時代的魯國被破壞成什麼樣子。

居上不寬。居上,處在高位。這句話的主語就是“三桓”。寬,度量寬宏、寬厚。這是說那些居於高位、位居廟堂之上的人度量不寬宏。寬,是容得下所有不同政見的。對於執政者個人來說,是他的心胸和格局;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是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毋庸置疑,日本這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用一部世界名著來說,就是“傲慢與偏見”;美國這個國家的精神就是“自私和利益”。我們說當今的世界為什麼這麼亂,就是擁有最多財富和最強武力的國家不寬宏,所有的小算盤都是圍繞著自己的利益。如果中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來引領這個世界就不同了。我們把“居上不寬”的“上”放大了來理解的時候,就是指所有做領導的,居於上位的,擁有行政執法權的人。這些人若度量寬宏,政治上就會越清明,否則那就是官本位思想極其嚴重的結果。其實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實際上,從孔子所處的時代,一直到現在,當領導的往往對下屬過於苛刻,容不得窮人吃一頓飽飯。當下屬,做臣民,好像是為政者的奴才。這種表現也就是度量不寬宏、不寬厚。那麼反過來,度量寬宏、寬厚,心裡裝著人民的就是最合格的領導 。

為禮不敬。比如《八佾篇》的第12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祖先和祭祀神靈就是“為禮”,就是行禮的時候,內心要恭敬,不能形式上一套,內心是另一套。本章所說的“為禮”,包括“禮之用”中所有的整體的甚至個體的“行禮”的行為。如果表面符合“禮”的規定,內心沒有了恭敬,那就是違禮。整個《八佾篇》是圍繞著“禮”來教化的,孔子也把“違禮”的情形說得很透徹,“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徹”、“人而不仁,如禮何”、“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是禮也”、“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具體來說,行禮的時候內心不恭敬,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比如現在的“喪禮”,父母死了兒女真有那麼傷心嗎?舉辦喪禮的過程往往是做給別人看的,大搞排場才算對父母盡孝。違背了《八佾篇》第4章孔子所說的“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孔子的意思是說,總體說,禮儀與其奢侈講排場,寧可節儉一些;具體拿喪事來說,與其儀式簡易一些,寧可內心悲傷一些。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搞形式主義。居上不寬,是官僚主義;為禮不敬,是形式主義。而居上不寬是導致為禮不敬的前因,因此,“禮樂文化”的恢復應該從為政者開始。

臨喪不哀。我們把“臨喪不哀”理解為“參加喪禮的時候不悲哀”,其實上一句的“為禮不敬”就包含了“臨喪不哀”在裡面,因為“喪禮”就包含在“禮”中了。這是我們理解這一句一貫的認識。喪,不是指喪事。孔子怎麼會拿給死人辦喪事的事情來談整個禮樂文化呢?這裡的“喪”,就是前面的“二三子何患於喪乎”的“喪”,是指文明傳承的喪失。臨,面對。喪,禮樂文化的喪失。哀,悲痛。就是說,面對禮樂文化的喪失不悲痛。孔子生活的時代,有多少人為文明的喪失悲痛呢?當我們後人片面地認為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很失意,累累若喪家犬一樣到處宣揚自己的學說的時候,我們又何曾看到孔老夫子他老人家那一顆為了這個民族、為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而悲痛的心呢!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為了文明的喪失而悲痛呢?南懷瑾先生在講座時,說到傳統文化要丟失的時候,不止一次放聲大哭,這不就是本章所說的“臨喪而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