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2018年9月,密雲水庫將迎來一個重要的日子——開工建設60週年。

60年前,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修建了密雲水庫,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量達43.75億立方米、最大水面188平方公里,是首都主要飲用水源基地。庫區橫垮潮、白兩條河道,約可控制潮、白河流域面積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是有京、津、冀三省市,28個區縣的20多萬名幹部和民工利用兩年時間修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

在修建水庫的大軍中,湧現出了許多先進的人物,密雲縣的“十姐妹”就是這其中的一組成員。“十姐妹”班長王建華便是這個英雄集體的傑出代表。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奮戰在修建密雲水庫工地上的“英雄十姐妹”的事蹟,曾經在上世紀50年代末被廣為流傳,激勵數以千計的人民投身於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十姐妹”班長王建華和“英雄十姐妹”的事蹟被《密雲水庫報》廣為宣傳,同時她也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走向征程

為根治潮白河水害,安定兩岸人民的生活,解決京津地區的城市和工農業用水,1958年6月,國務院決定提前修建密雲水庫,動員河北、北京民工參加水庫建設,並要求一年攔洪,兩年建成。

王建華和她的姐妹響應號召,自帶工棚、工具、口糧,於1958年7月26日進場,住在了黃各莊村。到工地以後,受十三陵水庫“九蘭組”和“七姐妹”的啟示,第二天她們就自發成立了“十姐妹”突擊隊,王建華被選為隊長。當時這支突擊隊是由城關公社南菜園大隊和四街大隊10名20左右歲的姑娘組成的,最大的21歲,最小的17歲。她們是自願報名參加水庫建設的,臨行前向大隊黨支部和鄉親們表示:“不扛回紅旗,不修好水庫絕不回來見你們”。“十姐妹”在王建華的帶領下,向水庫支隊領導提出了“不怕風,不怕寒,不怕苦和累,不怕任務艱”的誓言,開始了在水庫工地的勞動。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她們開始在潮河,主要施工任務是開挖導流隧洞和2000米引水明渠。初到工地時,大家都不會推小車。在突擊隊長王建華的帶領下,她們起五更、爬半夜,藉著月光勤學苦練,終於掌握了推車技術。在潮河明渠開挖中,小車裝的滿,跑的快,單車重量達150—200公斤,日超定額三、四倍多。為了完成任務,她們互相鼓舞,開始車推,然後挖到底部不能用小車推了,就用肩頭扛,開始只能扛一個筐,後來就一個肩膀扛一個。面對著修建水庫的困難,“十姐妹”以苦為樂,豪邁的唱著“十姐妹”突擊隊隊歌:“穆桂英在這塊大地上擺過戰場,我們在這裡修築天堂;穆桂英為宋朝大破天門陣,我們為人民降服老龍王”。歌聲就是勞動的號子,響徹雲霄。

1958年12月,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在王建華的帶領下,“十姐妹”克服重重困難,掌握了本領,鍛鍊了意志,光榮完成任務。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颯爽英姿

1959年春季,“十姐妹”在王建華的帶領下轉戰北白巖。開始接受篩沙石、打混凝土、推軲轆碼、打風鑽等超體力和需要技術的勞動,這對她們是個難題。“十姐妹”過去別說打風鑽了,就是連風鑽也沒拿過。而這些工具除了體力之外,還需要技術。開始,她們費了很大力氣才對準要破的隧洞,可是風鑽的震動有時把她們的胳膊都震麻了,有時險些傷到自己……可是姑娘們堅定地說:“修建水庫是偉大的事,為人民造福。男人能幹的事,我們就能幹。”在支隊領導的支持下,白天“十姐妹”擠時間積極向風鑽師傅請教,學習開關,學習打風鑽的方法,進洞試行操作;夜裡她們圍坐一團交流經驗。經過一次次的試驗,姐妹們終於掌握了打風鑽的操作技能。王建華、陳淑良等6名隊員,被支隊黨委批准為參加水庫建設的第一批女風鑽手。

這些密雲姑娘的故事,曾經感動了周總理

為了促進施工進度,互相鼓勵,指導員趙景蘭點名王建華“十姐妹”突擊隊跟男隊(十兄弟突擊隊、飛虎隊、尖刀隊等)下挑戰書,進行比賽。在白河電站基礎開挖競賽中,“十姐妹”以多裝快跑、兩天任務一天完的事蹟戰勝了“十兄弟”青年突擊隊,奪魁受獎;在篩沙石料中,每人每天創5.5立方米的驚人記錄,日超定額9倍多。跟尖刀隊挑戰是在11月份,最後在互相促進的情況下,雙方握手言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