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衆人下巴

說起《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知道。前幾年它在故宮展出的時候,一度引起轟動,甚至出現了“故宮跑”的文化現象,大家寧可排隊到深夜,也要一睹名畫真容。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一匹馬受驚,幾個人正想去拉住它

《清明上河圖》有多厲害呢?

整張畫描繪了汴京及汴河兩岸風光,總計5米多長,車轎、騾馬、船隻無一不包,有專家數過,裡面有將近1000個人物,清清楚楚的有大約600個人,每個人大小還不到一釐米,絕對的“寸馬豆人”。

畫裡的人物個頭雖然小,但張擇端出色地完成了對每個人的刻畫,他們的動作串聯起來像是一出精彩的話劇。

如果把這副名畫放大比例看,裡面場景不一,好多人物表情各不相同,驚恐、賣萌、撒嬌……妥妥都是“戲精”。

比如,汴京郊外,一匹受到驚嚇的馬狂奔而來,後面三個人一路狂奔,想把它拽回來。前方的小朋友趕緊衝向身邊的大人,想要尋求保護,一臉無辜的模樣,看著就讓人心疼……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左下角兩個正在聊天的大人,和一個“不耐煩”的小孩

沿著河邊走,在巨大的城門附近,挑擔的、騎馬的,還有一個人拿著小棍兒開道,熱鬧的街道旁,兩個大人聊得不亦樂乎,旁邊的小孩全身流露出不耐煩的氣息:別說了,還回家不?

好玩的是,《清明上河圖》裡連各式招牌都畫出來了,藥店、算命攤……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家“十千腳店”,但它的用處真不是洗腳,而是供人短暫休息的小客店,有點兒像現在的快捷酒店,招牌好比現在招徠顧客霓虹燈。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腳店”過去指的是供人短暫休息的小客店,右下角有個人,手裡還捧著兩碗飯

腳店只能聊天小酌,吃飯咋辦?

它的門口有個小哥,一手抓著一把筷子,一手端著兩碗飯——你是去送外賣嗎?這身圍裙制服好萌啊!

宋朝人還特別講禮貌。

比如在畫裡,大街上,兩個原本認識的人碰見了,一個打招呼,另一個人懶得理他,這種時候,就用扇子遮住面孔,表示“我很忙”。這種扇子也得了一個綽號,叫“便面”,俗稱“擋臉”。

名畫就是名畫,厲害了!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在宋代,路上別人打招呼沒法回應時,一般會拿扇子遮住面孔

如果你想體驗名畫場景

那就來開封清明上河園

“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名畫裡的場景不就是在描述清明上河園東京食坊、孫羊正店、第一樓、王樓灌湯包、王婆酒家等為代表的地道千年開封味道嗎?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虹橋下有《開河祈福》,勾欄瓦肆旁有《燕青打擂》,走在園區,會偶遇《群醜穿越鬧清園》,汴河裡有《大宋·汴河燈影》……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民俗節目就是“活歷史”

如果你還不過癮那就走進國寶級畫卷《清明上河圖》舉辦一場盛況空前的“清明上河園大宋盛世婚禮”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在北宋的市井街道中

20位新郎身騎白馬

隨著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去迎娶新娘

走進清園再看名畫裡的梗……細節放大後驚掉眾人下巴

在七夕佳節之際清明上河園特向全國火熱招募20對準新人,免費參與這場新婚盛宴!詳情諮詢清明上河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