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正在消失的秋收用語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還記得曾經全靠人工收割的日子嗎?

那些辛苦勞作的歲月

或許,說起這些詞彙

你一下子能想起曾經揮汗如雨的日子。

割 谷

這是手工收割的第一程序,手持鐮刀,下田割谷。這不僅是個力氣活,還是個技術活:既要保證速度、又要保證質量。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割谷,最難受的是腰,這種蹲不是蹲,站不是站的半彎腰姿勢,一天下來,基本直不起來腰,至於被鐮刀割手、被稻穀刮手,很正常。

哈鋪子 抱鋪子

割好的稻穀,攤在稻田裡,曬一兩天後,就要進入下一步步驟;哈鋪子,就是把攤開的稻穀,用鐮刀攏到一堆一堆的,便於後來捆起來。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鋪子哈好後,就需要把分散一小堆一小堆的稻穀抱到一起,攏成一個大堆,叫抱鋪子。這是為後面捆穀子,做準備。

捆草頭,打草腰子

哈好的鋪子,需要捆起來,就要用到繩子:當然是就地取材,用稻草做的繩子,俗稱草要子,需要提前做好,叫打草要子。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用打好的草要子來捆一堆一堆的谷,這也是個技術活,要捆的結實、均勻,不能每捆之間重量相差太大——這裡不好挑走。

挑捆子

捆好的草頭,就要挑走。用衝擔,兩頭分別插到捆好的草頭裡。一挑“草頭”大概100多斤,不管路途有多遠,不能放地上歇息,否則稻穀都落了。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稻 場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稻穀挑到稻場之後,如果不立即打,就需要趕緊垛起來,這種剛垛起來的稻穀,裡面會發熱,產生很高的溫度。

碾滾子

那時候,打穀,需要人力加蓄力,要麼用手扶拖拉機後來拉石磙、要麼用牛拉石磙,在鋪開的稻穀上,來回的碾壓,把穀穗上的稻穀弄掉脫離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這種脫粒,是比較麻煩的,牛反覆來回碾壓後,還需要用楊杈把稻穀翻一面,再碾壓,如此反覆。

揚稻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姓名趣談

中國排行靠前的王張李等大姓氏,在這裡也基本排得上前幾名。羅山俗語有“三張九李十八陳”的說法。

我們這裡論起出身,首先講的是“戶族”。因條件所限,農村人更喜歡比較的是人多勢眾,人多便是大戶,至於門第高低,只好退居次位了。

在以前,人多勞動力就多,這意味著在自然災害的威脅面前,有更多的物質保障;在不同氏族間發生利益衝時,也有更多必勝的把握。所以小的“戶族”是被輕視的,極易遭到欺壓,地方上稱之為“鱉戶”。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在“戶族”之內,還有更為細緻的劃分,這就是“門”。一個始祖如果子孫繁昌,其後代又會派生出多個支系,以某一代為標準,按照排行的大小,分為“大門”、“二門”直至“么門”。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我還記得村子裡已經去世的幾個小腳老太,沒有名字,別人私下談話涉及時,非正式稱呼就是“X大奶、X二馬子、X三馬子(馬子為‘老馬子’之簡稱,指老年女人)”。

解放前後,受新的社會風氣影響,女人也都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這可以看作是時代巨大進步的標誌。這時女人的名字,很有鄉土氣息,如“花、華、芝、秀、珍、榮”之類。

八十年代以後,物質開始豐富,人的文化與見識也日漸提高,起名字也就比以前有講究了,開始彰顯出個性特色。人們不再重視輩分排行在名字中的地位,單字及重疊字名字越來越多地出現,漸成風氣。

常見的如“傑、浩、帥”等,重疊名字大多是女孩的專利,什麼“青青、瑩瑩、晶晶”之類。再後來,名字就越來越複雜,還出現了給別人起名的專業人士。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以前人給小孩起名,以單字的居多,如屬單字小名,其後必然綴一“毛”字,也有人認為是“哞”——據說是取牲口鳴叫之意以示卑賤的意思。不管是“毛”還是“哞”,讀時一律作讀兒化音“毛兒”、“哞兒”。

在信陽平橋一帶,小孩乳名就只一個字,不似羅山有後綴,這不免讓我聽著彆扭:家裡人叫尚可,長大後同伴叫起來,總有些說不清楚曖昧基情的意味兒。

女孩的小名是不能胡亂起的,但也簡單,叫“丫頭、糾哞(“糾”為“糾巴”,方言意思是女孩的髮髻)”最為常見,其次是按照排行稱“X毛兒”,其他就是“X(如枝、華、紅、秀之類)毛兒”比較常見。農村男人的小名如其他地方一樣,不求動聽,甚至刻意賤鄙,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當然也避免不了會有時代的印記。

起小名,大多是即興之作,看到什麼,想起什麼,都可以信手拈來。舉例如下:

有按照排行起名字的:長(zhang)哞、小二、三哞乃至八哞九哞(也太高產吧?不過有時是按照本家“門”內同輩的排行);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有以動物牲口為名的:牛哞、狗哞、騾子、牯子(公水牛)、駱駝、騷胡(公羊)、豹子、小雞、老虎等(還真沒有叫豬的);

有以生理特徵為名的:大頭、大臉、黑臉、白臉、紅臉、老黑、老白、大嘴、大腳、大白、黑子等(其他缺點就不必說吧);

有的帶有鮮明的政治特徵:方向、解放、建國、愛國、紅星、民主、集中等(政治意識還真不低);

有的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愛國、愛民、自力、更生、保衛、勝利等(一看就知道大致的年齡);

有的看上去很堅韌:熬贏、熬強、熬勝、熬有等(唉,都不容易啊);

有的看上去很樂觀:有錢、有田、有才、百勝、剛、軍、強、三友、四友、五友等(當真如此,可無敵於天下);

有的寄託了父母的祝福:甜哞、順哞、貴哞、長生、平安等 (可憐天下父母心) ; 有的根本就是無厘頭:泥巴、疙瘩、柺子、鎖哞(怎麼不叫茶杯、鍋蓋呢);

有個傢伙前面的兄弟總是夭折,起名“定根、小根”,於是平平安安直到現在(別說,還真有點那個);

有個傢伙出生後屬超生罰款三百元,起名“三百”(好歹強似二百五)...

像“鐵蛋、黑蛋、狗蛋、孬蛋、老賤”之類的小名,只出現在光山全縣和羅山最北部的地區,起小名也更為粗鄙。

趣談信陽羅山人五花八門的姓名

羅山北部一家三代人的,爺爺叫“糞窖(讀gao)”,老爸叫“糞桶”,本人則叫做“窖(讀jiao)舀子”,三代人才湊足一套澆菜園子的傢伙,實屬不易。但鄉土氣息是有了,聽起來卻是穢不可當。

像上一代人那樣的名字,如今很難會再出現了。這當然是一種文化水平上的進步。不過,如果有人非要認為這是社會精神文明進步的體現,我不敢苟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