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廣西切實保障易地扶貧搬遷用地

“十三五”以來,廣西國土資源廳積極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切實保障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地,2016~2018年全區3889.31公頃易地扶貧搬遷用地全部落實到位,有力推動了54個貧困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合理保障脫貧攻堅用地空間

2016年以來,廣西國土資源廳督促各地將近年來計劃實施的脫貧攻堅項目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有序落實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為扶貧搬遷項目提供合理的規劃用地空間保障。其中,對急需開工但不符合現行規劃的項目,允許單獨或以縣為單位打包若干個項目進行規劃調整修改,並優先審查批覆。

傾斜貧困縣用地安排

2016~2017年,廣西國土資源廳單列33個國定貧困縣和石漠化片區縣每縣600畝用地計劃指標共3.66萬畝;在此基礎上,2018年對深度貧困縣每縣增加單列用地計劃指標200畝,同時將自治區級21個貧困縣也納入單列範圍,每縣單列200畝,共單列貧困縣用地計劃指標2.8萬畝,基本滿足了全區貧困縣年度建設需求,有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對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建設等重點項目用地指標足額保障,試行用地指標核銷制,不需在報批前申請用地指標,完成報批後由自治區予以用地指標核銷,加強用地保障力度的同時縮減了用地申報程序。此外,會同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開展農民工創業園創建。2015~2017年單列自治區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試點項目用地指標9000畝,共支持40個縣建設了40個農民工創業園,積極幫助引導產業發展,就地為貧困群眾拓寬就業渠道。

實行特殊用地審批措施

考慮到易地扶貧搬遷緊迫性和艱鉅性,廣西國土資源廳在確保徵地補償安置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對急需開工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開通半年內先動工後補手續的用地審批通道;開通扶貧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審查,平均提速30%。

放大增減掛鉤政策紅利

廣西國土資源廳對貧困地區增減掛鉤指標足額保障,2016~2017年共批覆立項增減掛鉤項目110個,下達週轉指標4.16萬畝。通過建立並培育增減掛鉤節餘指標交易市場,允許貧困縣指標跨省域有償流轉,提升了土地級差收益。其中,廣西率先推出在增減掛鉤項目立項後可預支部分節餘指標在省域內流轉交易的做法,有力幫助貧困縣拓寬和加快籌措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得到了自然資源部的肯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區成功交易節餘指標10批,交易面積2312畝,指標收益5.8億元,全部返還貧困縣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來源丨中國自然資源報

作者 | 李欣松

審核丨李欣松、黃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