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情系困难群体,专心扶贫济困——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驻村干部杨君

「扶贫故事」情系困难群体,专心扶贫济困——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驻村干部杨君

杨君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就业管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8年4月被旗委组织部派到保康镇巨宝山村任驻村干部。驻村以来,他严格执行“五天四宿”工作制度,一心为困难群体谋实事。

在保康镇巨宝山村驻村以来,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通过入户了解、摸底排查,快速了解嘎查村基本情况,对嘎查村的扶贫工作了如指掌。巨宝山村位于保康镇西南,距保康镇政府10公里处,全村常驻户432户,人口1080人。总土地面积27675亩,其中耕地面积11150亩,人均土地面积5.25亩(其中水浇地8000亩),林地面积8040亩.草牧场面积6485亩。大小畜存栏3178头(只),其中:牛1014头,羊2234只。巨宝山村现有建档立卡户168户、493人,其中:未脱贫50户、110人,正常脱贫60户、199人,稳定脱贫58户、184人。致贫原因分九个方面,主要致贫原因是缺土地31户、缺技术29户、因病24户、和因学、缺劳力、缺资金、因残、因灾、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也占一定比例。

产业扶贫。将针对2017年新识别的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计划为每户购进两头基础母牛,每头牛补贴1.2万元。根据贫困户没有自养能力的情况准备放到大户里代养,每年给贫困户分红3000.00元,保障贫困户有稳定的资产收入。目前,以落实产业政策牛以全部购入放在大户代养分红协议以签完。

计划对未脱贫户、正常脱贫户按照“十有四区分离”,动员群众按照“半亩园、半亩果、半亩田”的模式,充分利用庭院经济 ,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预计每户增收1000元,每户庭院建设资金不超过5000.00元。种植业结构调整,今年实施集中连片种植甜菜4000亩,带动建档立卡户25户,其中流转土地14户350亩(土地流转费350元---400元每亩)自己种植户11户。亩效益增收700元。规划发展林果经济,种植锦绣海棠果300亩,带动建档立卡户5户。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林果经济增加贫困户收入,对于整村的脱贫摘帽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康扶贫。继续做好正常脱贫户和未脱贫户健康扶贫工作,一是做好健康免费体检活动。二是做好“三兜底”工作,大病全兜底,重病3000元以上,慢病100元以上全兜底。三是做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工作。四是做好家庭签约医生工作。

教育扶贫。积极宣传教育扶贫相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学生积极落实好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

社会扶贫。借助爱心超市在我村的优势,要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使其从思想上转变想法,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集体经济。巨宝山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主要靠固定资产出租获得收益,利用新村部一侧出租给村办幼儿园收益1万元、老村部商店以及农田水利设施21台变压器承包给村民每台1000元,共2.1万元。特色种植甜菜4000亩土地流转管理费每亩10元,共400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大约10万元。

经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他深受巨宝山村村民的支持,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始终心系困难群体,急贫困户所急、想贫困户所想,实实在在的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谋划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