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爲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水,是人們生存的命脈,水利工程對於一座城市也正如此。當我們現在談城市水利建設時,總會說起巴黎的水利系統規模如何龐大,設計如何合理。然而,在13世紀末,當巴黎還是一座汙水橫流的中世紀城市時。在遙遠的東方,當時的北京城元大都就已經出現了一套世界上最完美的城市水利系統。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關於郭守敬,想必不需再多做介紹。作為十三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被元成宗鐵穆耳稱作神一般的人物,郭守敬的名字早已響徹世界。我們今天只來說說郭守敬跟北京城的那些故事。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郭守敬年輕的時候拜在張文謙的門下學習天文曆法和水利方面的知識,跟隨師父到處實地勘察,為他日後的成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之後更得張文謙的引薦,得到了當時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

剛上任的郭守敬,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京城元大都的漕運和城市飲水問題。元朝定都以來,中國政治中心第一次遷移到了華北地區,但是當時國民賴以生存的糧食則仍然需要依靠南方的產糧區,另一方面隨著元大都的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量也不斷加大,於是糧食運輸和城市供水問題成為了元大都建都以來面臨的頭等大事。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為了解決運糧問題,早在郭守敬上任之前,元朝政府就已經命人開鑿了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使得江南的運糧船可以直接抵達天津,然後通過運糧河抵達北京郊區的通州,郭守敬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京城與通州之間修出一條運河,將糧食從水路直接運進京城。

雖然通州距離京城很近,可是要想在這兩地之間建立一條運河卻一點都不容易。因為通州地勢比京城低,必須要從城裡引水到通州,而當時京城附近的幾條河流,經過郭守敬實地勘察後發現根本沒一條合適。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要想使運河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足夠大水量才行,當時京城附近水量最大的是渾河,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永定河。在金國時期就曾經有人開鑿了一條人工運河,但是因為永定河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當河水流到運河河道時造成大量的泥沙淤積,一到夏秋洪水的季節就極易造成洪水氾濫,在開鑿15年後就將上游的口子塞填了。不過,這個河道倒是留給了郭守敬一個現成的。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新的水源,為此郭守敬帶領手下開始了在元大都周邊的勘察工作。在仔細的勘察了北京周圍的眾多水源和河流之後,郭守敬將多處泉水匯流之後引入作為調節水庫的甕山泊(後經乾隆皇帝擴建成為了頤和園中的主要景觀昆明湖)中,之後再將水流從甕山泊中引出,繞道西北方向再次截了幾處泉水後才一併匯入高粱河中,這樣高粱河的水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強,經由西直門進入大都城,其終點恰好位於今天的積水潭地區,然後經過金國人修建的河道一路就開到了通州,這就是通惠河。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隨著通惠河的建成,一條包圍北京城的龐大水利樞紐也開始運轉,對於整個城市來說,除了享受漕運帶來的經濟繁榮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城市汙水排放問題得到了解決。郭守敬在運河建成之後就立馬著手城內排水管道的鋪設。他命人開始沿著城市的主要幹道進行暗溝和明渠的建設,生活汙水和雨水經過暗溝彙集到明渠之中,然後流入運河之中,這樣整個城市所有的汙水和一般的雨季都得到解決。當然對於意外情況,如百年難遇的暴雨,郭守敬也依然做了萬全的準備。除了在城裡鋪設暗溝明渠這些引水道之外,還在城裡挖了六海作為緊急排水場所。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這個六海就是郭守敬挖的六個城市內湖:西海、後海、前海、北海、中海和南海。我們現在把西海、後海、前海統稱為什剎海,而北海、中海、南海則稱為太液池。這六個人工湖彼此聯通,他們最終又與積水潭相連,一旦趕上百年難遇的暴雨雨季的雨水會通過事先設計好的渠道匯入六海之中再經由六海注入運河之中,確保了城市安全。這套系統為北京城服務了700多年,歷經元明清等多個王朝,直到今天這套系統大部分仍被沿用。

他為北京城建立的這套水利系統領先世界50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只是到了現代,北京城內的各個胡泊由於各種原因逐漸乾涸,同時根據北京城的建設需要對這些胡泊,填的填,斷的斷。湖水的面積不斷的縮小,蓄水的能力也大不如從前。今天的我們已經無法再看到忽必烈所說“舳艫敝水”的景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