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众所周知,评剧起源于唐山,由民间地秧歌和莲花落发展而来。1927年定名评剧,有“评古论今”之意,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 1948年末,冀东区十三行署(地委)进入昌黎县,对由当地地主建立的“马家”戏班进行改革,成立了“胜利剧社”。1950年代初,胜利剧社以昌黎县为基地,巡回于唐山地区各县和市区、郊区一带,深受百姓欢迎。
  • 1952年,评剧名角筱玉霜、范金亭等自愿加入胜利剧社,使得该社以评剧为主的成员阵容基本确定。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左为范金亭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评剧名角筱玉霜

  • 1953年春天,“胜利剧社”改称“唐山专区实验评剧团”,属于民营公助性质。唐山专区实验评剧团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排演了《锁不住的人》《走上新路》《小二黑结婚》《刘巧儿》《刘胡兰》等一批现代戏,步步紧跟时代潮流。
  • 1953年8月27日,唐山市以天乐共和评剧社为基础成立了唐山市实验评剧团,他们每年都抽出三到四个月,分队下乡或进入城市演出,先后排出《五姑娘》《杜十娘》等多出评剧。
  • 1955年,专区评剧团与唐山市实验评剧团合并,改名为唐山市评剧团,著名评剧艺术家韩少云、孙凤岗、刘子西、马虎亭、李福安、范金亭、洪影、高艳敏、潘顺华都曾就职于唐山评剧团。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评剧艺术家韩少云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评剧艺术家孙凤岗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评剧艺术家花淑兰

唐山市实验评剧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仍坚持创新,多次进行评剧戏曲理论研究和改革试验,给评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后来唐山市评剧团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建国初期,这些叱咤演艺圈的老戏骨都在唐山

唐山市评剧团《红龙泉》演出剧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