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者爲何要當「大漢奸」?如果不是他,劉禪不會背上千古罵名

改變三國曆史的非主流人物⑦

鄧艾偷渡陰平天險,攻破綿竹、雒縣,直抵成都城下。當時劉禪召集群臣討論,有人認為吳蜀是盟國,可以投奔吳國;也有人認為應該退守南中,依靠南中的山勢險峻,繼續抵抗。

如果不是劉禪的老師、大學者譙周(“蜀地大儒”)站出來,力勸劉禪投降,劉禪很有可能會退守南中,血戰到底,那也就沒有後來“樂不思蜀”的千古罵名了。

譙周是怎麼成功地充當“大漢奸”的?他的說法又是否正確?

大學者為何要當“大漢奸”?如果不是他,劉禪不會背上千古罵名


反對投吳,投降小國難免二次受辱

譙周堅決反對後主投吳。在他看來,後主投奔吳國,也是臣服於吳,和臣服於魏沒有區別。從當時的形勢看,魏國能吞併吳國,而吳國不能吞併魏國,這是很明顯的事。同樣是稱臣,對小國稱臣就不如對大國稱臣,與其忍受兩次受辱不如一次受辱。

從邏輯上說,譙周說的是不錯的。他已經看出,當時魏和蜀漢的實力差距已經越拉越大,國家間的戰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吳國被滅掉,步蜀國後塵,也是早晚的事。

大學者為何要當“大漢奸”?如果不是他,劉禪不會背上千古罵名


算準鄧艾會接受後主投降

有人擔心,鄧艾不接受劉禪的投降,因為劉禪已經沒有什麼可抵抗的資本了。譙周反駁了這種觀點,他是這麼分析的,因為吳國還沒有臣服於魏,所以為了給吳國做一個示範,鄧艾肯定會接受劉禪投降,而且會“待之以禮”。

譙周確實想到鄧艾的心裡去了。《三國志》記載,後來鄧艾上奏朝廷,建議“封劉禪為扶風王,賜給他財物,供他左右的人生活需要。扶風郡有個董卓塢,將那裡作為他的宮室。賜封他的兒子為公侯,在扶風郡的縣裡享受食邑,以此來顯示歸順後朝廷的優待和寵幸。開放廣陵、城陽兩郡接受吳人的歸順,那麼吳人畏懼朝廷天威,感懷朝廷恩德,看到這種形勢就會歸順了”。

大學者為何要當“大漢奸”?如果不是他,劉禪不會背上千古罵名


反對退守南中,外憂內患,南蠻必反

在排除了投吳的選項後,後主其實還是很想退守南中的,一直猶豫不決。這時候,譙周再次上疏說:“南方偏遠蠻夷之地,平常就不交納供奉租稅,還多次反叛,當年丞相諸葛亮用武力威逼他們,他們走投無路才順服。如今如果去南中,外要抗拒敵兵,內要供奉日常糧食物品,費用浩大,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收取,只能耗損各個夷人部族,那他們必然會反叛。”所以退守南中是沒有前途的。

譙周這次說的也沒有錯。諸葛亮平定南中,主要戰略目的也只是解除北伐的後顧之憂,避免後院起火。蜀漢對南中地區一直維持著比較鬆散的統治,如果在大軍敗退的情況下退守南中,估計用不了幾天,後主的腦袋就會被南蠻首領砍下來,當禮物送給鄧艾了。

摸金校尉曰:

譙周在後世一直被冠以“投降派”的帽子,但究其所言,實在是出於理性判斷的建議。劉禪在諸葛亮死後統治蜀漢長達三十年,也未必像史書說的那般闇弱不堪,他在老師的諫言下,選擇了一條當時不最壞的道路,也避免了生靈塗炭,未嘗不是合理之選。

本文由三國摸金探秘記出品。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