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新东方大愚童书

3-12岁孩子的学习乐园

转眼间,暑假即将逝去,孩子们差不多要开学了,作为一位妈妈在孩子开学后丝毫不能松懈下去,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与老师建立沟通渠道。

听起来这句话有些奇怪,为什么与老师沟通从一开学就要做呢?这个步骤不应该是接下来一学期中慢慢开展的吗?

其实从大家平时的交流中,不难看出刚认识的人,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破冰,接下来就很难会有深入交流的机会了!

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刚开学的第一个月家长如果没有主动跨出这一步与老师搭建交流渠道,以后要顺畅有效的聊天将会越来越难。本来是习以为常的询问、咨询,很多父母都会在心理默默嘀咕,“要不要去问,该怎么问,如果这样问了老师会不会不高兴,老师会不会对自家的孩子有什么别的看法。”这么一嘀咕,心中犹犹豫豫。基本上很多事情也就没有然后了。

而好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学校—孩子,三维一体,合力形成的。因此,当孩子开学的第一个月,

我会非常刻意主动地去做这件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同样需要遵守一些相应的礼仪。

下面与大家分享本人与老师沟通时注意的几点: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第一点:沟通渠道

家长很忙,老师同样也很忙,如何与老师搭建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是自关重要。通常家长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同老师沟通,但我不太赞成的就是在微信群中以群聊的方式@老师,然后谈自家孩子非常个人的问题(除非这是老师主动提出的方式),不然很容易被其他家长爬楼梯,沟通也没有效率。

我认识孩子每一个新老师后,第一时间主动与老师确认,您希望今后怎么与您保持联系。有些老师喜欢短信,有的老师喜欢邮件,有的老师喜欢传统的面谈。了解到他们喜欢的沟通方式后,谈重要的事情就知道如何最容易找到他们,而且也不会令别人反感。

比如我家孩子幼儿小班的班主任就喜欢当面沟通,那我就会了解清楚一般她什么时间有空,会不定期去学校。而现在的班主任更习惯通过邮件的形式与家长沟通,那我现在更多地会用邮件。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第二点:有备而来

每当要与老师谈论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沟通之前我都会做一些准备,会自问自己几个问题:

1、孩子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最好用5W1H的方式,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谁,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本次与老师沟通的目的:本次是寻求老师帮助,还是与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表现,或者是澄清心中的某些疑问,目的不同沟通的结果也就不同。

另外,如果是通过邮件沟通的话,我会把邮件标题设置成:咨询 / 分享 / 交流 + 自家孩子的姓名 + 问题总结

试想,一个老师每天邮箱中躺着那么多信,当我们的标题可以尽量清晰沟通诉求,不仅为老师节省时间同样也提高了我们与老师的有效交流,从而增加了沟通回复的效率。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第三点、及时反馈

及时回应这点十分重要,凡是和老师沟通交流过的,特别是老师给予的一些有效建议的事情,我都会及时同老师反馈。

例如:

通过这次交流,我都做了什么?与之前有了什么不同的改变;

通过这次交流,孩子都出现了那些变化,有了那些进步;

经过这次交流,我自身反省与感悟是什么?结合孩子的情况希望老师在学校可以给予那些配合。

如同所有的团队管理一样,我始终认为鼓励人的方式不仅仅是从物质上进行了的,对于老师来说,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可以塑造和改变一个小生命,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家庭时,这种成就感会无比巨大的。

及时的反馈,不仅仅让老师觉得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重视与尊重,更关键的是,他知道,这位学生的家长是明事理的,是注重家庭教育的。

没有老师不愿意多和这样的家庭进行沟通吧?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分享完与老师沟通的礼仪后,我们接下来再来谈谈让父母更为头痛的一件事,孩子在校内被欺负了,我该怎么与老师交流才不会让老师不开心?老师来告状了,我该用怎样的态度来给予反馈。

我深信任何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是每个人的成长背景都不尽相同,出发点也别有不同,有时候沟通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误会。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能说会道的人,记得刚步入职场的第一个领导就和我说过,能把话说漂亮是一种天赋,如果没有,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技巧性的话术,掌握好好说话。

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的,尽管我还是一位嘴笨的家长,但是我会提前整理一些沟通技巧,来辅助自己和老师好好沟通。

下面我就把自己整理的小技巧与大家分享一下:

当我们对老师提意见时:

这种情况估计是每个家长最容易遇到的,很多父母最容易想到说的话就是,“

你应该如何......” 然后,有的家长就选择直接说了,还有一部分家长始终纠结说还是不说,怕得罪老师。

我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每次与老师提建议时,把“你”开头换成“我”开头,这样就会减少许多冲突感。

如“老师,你们去操场玩的时候应该多留意我儿子的安全”,这样的语句火药味十足,我们不妨可以这么说:“老师我家孩子比较顽皮,我挺担心我儿子每次在操场自由活动时间玩疯了磕碰,是不是.....”,同样的意思如此说来,效果就会好了很多。

当我们用第一人称开头时,我们传达的是,我作为家长是第一责任人,我是来寻求合作,共同帮助孩子,而不是职责问题。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当老师向你“告状”时。。。

我见过不少家长,当老师打电话来说,“你女儿又上课不守纪律了”,通常的反应就两个,要么辩解,“我女儿在家蛮好的啊”;要么道歉,“抱歉啊,老师,给你添麻烦了”。

但这两个回复对于教育孩子都是没有建设性意义的,我通常会说的第一句话是,“能具体和我说说,你指的不守纪律的表现是哪些?”,这样的一句问话,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的孩子永远自己是最清楚的,有时老师笼统的一句“不守纪律”,当我们知道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后,也许我们就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而且这样的提问让我们和老师的对话重点转移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把老师拉入了共同教育的三角关系中。教育并不是为了孩子的过去,而是塑造孩子的未来。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当你想表达不同意见时。。。

和老师共同教育时,总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你觉得老师这么做不对的,你认为孩子应该这样,这非常正常的。我经常会把这个作为一个特别好的契机,和老师发生思想碰撞,这个过程中,我和老师都能更好了解对方,我也让老师更好了解自家的孩子。

但有时,很多事情的“不同”并不是绝对的对错,而且我是一直相信并且尊重老师的专业性的。因此,在提不同意见时,我会特别注重表达事实,而不是观点。当我们所表达的事实足够清晰精准时,老师自己也会有结论和解决方案。

我经常会说的是,“我观察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不是“我认为。。。”,比如,针对孩子不午睡的情况,“我观察到我女儿需要充分放电后才能安静下来午睡,我不知道幼儿园有没有机会让她在午睡前活动一下?”

这么说,也许最终解决方案并不是这样的,但至少我们提供了一个事实帮助老师更好了解孩子的特点。

了解孩子越多,老师也就更能对症下药。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最后一句。。。

我可以怎么做?我们家庭可以如何配合协助你?

这也是我经常会说的,将心比心,我们面对一个自己亲生的娃都时不时崩溃发飙,而老师面对的是一整个屋子那么多的孩子。

人在情绪上难免会出现用词比较过激的情况,我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听到你说的这些了,我可以怎么做?”这和修养什么的无关,只是我发自内心觉得,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责任。

不管老师用怎样的情绪措辞说,我们这句话也让老师明白,作为家长,我们是愿意积极参与到孩子教育中的,而不是把所有孩子问题都归咎到老师那。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我始终觉得,每个角色都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being professional),家长这个角色也不例外。

打造和老师的沟通渠道,回到根本就是我们首先需要去展示我们自己做家长的专业度。专业度并不是说,我们需要把自己包装成“完美家长”,打造“完美孩子”,但专业度至少要体现在,减少沟通的随意性,尊重老师的专业性,克制自己情绪化。

把每一次和老师见面沟通的机会,当成让老师认识到我们家长专业度的机会。专业的人之间才会有更加建设性的对话,而不只是互相指责、宣泄情绪、无谓之争。

好的教育就是打造最强铁三角,为人父母先具备“职业素养”, 才能让我们这样说,老师愿意听!

各位宝妈宝爸们面对开学季的第一季有何妙招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欢迎宝妈宝爸们在留言中分享出您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妙招,或许您的只言片语能为更多处于迷茫中的家长点明方向。

新东方大愚童书(xdfshaoertushu)

父母开学季必修第一课,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又不得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