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名吃——餄餎面

郟縣餄餎面,有人稱河漏面,有人稱架子面,舊時多用蕎麥麵製作。因蕎麥產量不高,只有歉收的年景才大量種植蕎麥,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用麥子面製作。餄餎面鬆軟柔滑、利口開胃、容易消化,並且價格低廉實惠,是深受男女老幼喜愛的麵食佳餚。郟縣餄餎面多次被評為市級、省級名優風味小吃。

●餄餎面的製作方法

郟縣為回漢族聚居區,回族人口目前約佔總人口的3%,大部分居住在縣城北街、北關,西關、冢頭鎮、姚莊回族鄉等地,大多以經營餐飲業為主。因此郟縣餄餎店大多數是回民經營的。他們用羊肉湯澆餄餎,也有用牛肉湯的。

餄餎面早期被叫作架子面。製作餄餎一般都用兩口大鍋,一口鍋煮著肥美鮮嫩的羊肉、羊骨(俗稱老湯), 另一口大鍋是專門下餄餎的。舊時因沒有電,加之技術落後,製作僅限於原始的手工藝階段——把餄餎床子橫騎在下餄餎的大鍋上,把和好的蕎麥麵、小麥面放入餄餎床子裡(此床子多用硬木料做成,中間有圓洞,下方有孔,上面有與圓洞直徑相比略小的圓形木柱頭伸入洞中擠壓),人坐在槓桿上迫使面從下方的孔內落入沸鍋中,待麵條壓到一定長度,再從下面把麵條截斷,煮熟後再配上各種澆頭。這種面,吃著筋滑利口,操作簡單,速度快,很適宜多人就餐。同時,餄餎的臊子加入純羊油熬製的辣椒油,和著老湯及味美鮮香的羊肉,輔以八角、小茴香、胡椒、肉桂、白芷片、芫荽、枸杞子、草果、蔥花、五香粉等多種佐料,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

到了20世紀70年代,餄餎面的製作方式有了技術的推進和演繹,人們開始以電為動力取代老式的架子餄餎床模式——發明了電動餄餎機。為了追本溯源,如今郟縣縣城裡還有人用蕎麥麵製作全味餄餎、滋補餄餎、全羊餄餎、風味餄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郟縣餄餎面的製作在原來用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多種養氣滋補的中藥佐料。加上祖傳的配料秘方,更具暖胃祛寒,滋陰壯陽的功效。

●餄餎面的獨特風味

除了縣城,各鄉鎮、村莊都有餄餎店。農民去鎮裡趕集、趕會或到鎮裡辦事,都少不了吃一碗餄餎面。如遇農忙,中午沒有時間做飯,全家老少就會一起去吃餄餎面。除吃外還可以大碗喝熱湯。如果你的飯量大,還可再加上一塊焦黃香脆的火燒餅子(大多餄餎店中都有炕火燒的)。如你再放點碎芫荽、蔥花和一大勺羊油辣子油,會讓你吃得酣暢淋漓,大過其癮!很多遊子歸來的第一件事, 就是先吃一碗餄餎面。吃到口裡,香到心裡!

如去郟縣餄餎店,大老遠就能聞見陣陣特殊的羊肉香氣。但您去吃餄餎時,需要耐心等一會兒,先舀碗麵湯喝著。麵湯呈乳白色,飄著一股淡淡的清香,慢慢地呷上一小口,一股溫潤的感覺立即湧上心頭。郟縣的餄餎店很少給客人端飯,只要聽到灶間喊道:“餄餎中了,端!” 吃飯的人便一窩蜂似地爭著前去端餄餎。一大碗湯濃面滑、筋軟爽口的餄餎面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碧綠的蔥花,薄薄的大片羊肉,透紅的羊油辣椒油,和著滾燙的羊肉濃湯,又有幾粒枸杞點綴在碗中,和蔥花的碧綠相映成趣。端到餄餎後,用筷子挑起長長的餄餎麵條入口,再夾幾片羊肉,慢慢咀嚼,那鮮美的口感包您忘不了。慢慢吃上幾口,再品一品羊肉鮮湯,那更是神仙般的享受。如果您吃得快,就會大汗淋漓,渾身上下直冒熱氣,一口面,一口湯,且餄餎麵碗大如盆自然能讓您吃得痛快。

舊時有個笑話:說有兩個老婆兒想吃餄餎面,想的要緊,但手中無錢,倆人各兌一文錢買了一小碟餄餎。甲老婆兒讓乙老婆兒先嚐,只聽乙老婆兒咕咚一聲,甲老婆兒忙問:“啥滋味?”乙老婆兒抹抹脖子說:“還沒有品好就嚥下去了!”甲老婆兒跺腳後悔不已。此故事雖小,卻說明了郟縣人對餄餎面的青睞及鍾情。

●餄餎面的起源傳說

一曰:唐代郟縣就有餄餎面了。這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有著不解之緣。明人張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輯補》一書“諫迎佛骨” 一節就有韓愈的一段話:“元和年間,自蔡屠賊歸,途食郟河漏。” 這裡指的是,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帶)刺史吳元濟反唐,擁兵自立。韓愈隨軍平叛,生擒吳元濟,史稱“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軍離蔡,行至郟縣城西吃了餄餎面。由此推斷,郟縣餄餎面至少有1200年的歷史。

二曰:北宋末年,金人大舉進攻,開封淪入金人之手,金人是善食牛羊肉的,餄餎是金人的主食。

三曰:元朝的蒙古族人會製作餄餎。

四曰: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總督孫傳庭兵出潼關,來河南與李自成義軍作戰。據傳,為了豐富關中將士口味,他傳諭三軍,每軍可攜帶20臺樺木餄餎機。是年10月,明軍與義軍在郟城東南講武場相遇,義軍佯敗。明軍追殺義軍15裡,至郟縣東冢頭鎮的柿園村一帶,義軍用“以利誘之,以敵取之” 的策略,棄金銀、輜重於道,得勝。孫傳庭部潰不成軍,只得輕騎突圍西竄,幾十臺樺木餄餎床為當地百姓及義軍所得。義軍所得8臺。百姓為紀念義軍的金剛精神,將“剛” 改為“鋼”, 美名為“金鋼餄餎”。精美的餄餎面製作設備頓使百姓喜不自勝,一時街旁館巷,“金鋼餄餎” 招子旗迎風飄舞。

五曰:據明史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等閒曠之地。”“(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澤、潞民無業者墾河南、北田,賜鈔備傢俱,復三年。”看來當時山西的移民來河南的人是很多的。根據郟縣縣誌記載(清同治三年),郟縣餄餎面是明初由陝西傳入的,初以蕎麥麵為主料,配以熟羊肉、蔥花等熬製的羊肉湯。也有人說,清朝康熙皇帝指派專人對全國的風味小吃進行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廷。一天,康熙按圖索驥尋找名吃時,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遂命人依法炮製。吃後對其獨特的風味讚不絕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餄餎”。從此這道做工講究、味美價廉、備受民眾喜愛的餄餎面,就成了我國北方地區獨特的風味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