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後來徐先生當選為中國書協理事,1983年經沙孟海先生介紹加入西泠印社。他取得如此成就和得到社會高度認可,可以說是,家學淵源,自身勤奮,眾多名師提攜綜合所致。

徐立告訴我,按現在的話說父親是個偏才,文史特優,數理化嚴重偏科,高中階段許多時候都在補習數外。1950年考大學,發榜後他不敢去看,忍了三天後惶惶恐恐地去看榜,從榜上最後一名看起,倒著往上看,直到頂端才找到自己的大名,原來他考取了第一名。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得力於作文的滿分。徐立感慨地說,作文滿分簡直是個奇蹟,因為很少有人能得滿分。

徐無聞拿到了成華大學的錄取通知。關於這所大學的來由,鄧力、何衛東在其所著《我許丹青》一文中說:“成華大學原為上海光華大學成都分部,抗戰勝利後,光華大學將成都分部移交給四川地方人士接辦,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院系大調整時,成華大學經濟、財政類專業在原址與其他院校相關專業合併組建四川財經學院,為當時的四所財經院校之一,後擴升為西南財經大學。中文等專業則併入四川大學。”因此徐先生1954年畢業拿的是四川大學的畢業證,在西農經過短暫過度即調入西南師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任教,後來學院改名為西南師範大學。徐先生任古典文學研究室主任,書法研究室主任。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批校《說文解字》一

徐立說:父親的正業應當是中國古典文學。他在中文系上課時,從先秦文學到明清文學拉通開過課。他在川大讀書時,著名學者楊明照先生、繆越先生就對其多有獎掖。在若干年的日子裡,川中名宿周虛白、周菊吾、屈守元、白敦仁、王利器、周汝昌等對父親的指點教誨幫助極大。父親做學問有一個核心的思想,讀書、教書、著書立說,書法篆刻都要把每字講清楚,讀古書一字不清楚,可能整句意思理解錯誤。著書用典,不知來源本意就可能張冠李戴,詞不達意,書法篆刻更是如此,他對書法研究生說,你們有寫好字的義務,但是沒有寫錯別字的權利。他的這個思想根置於《說文解字》數十年的研究。徐立拿出《說文解字》的版本有四種,每種上面都有徐先生的朱墨批校。其中光緒乙酉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宋本說文解字》是最為讓人震撼的,扉頁上面,徐先生用硬筆録了一幅對聯“累世不能殫其學 一日未嘗忘於心”小字“劉博老集史記讃許書。”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天均之室收藏校訂印”徐立告訴我,這是易先生的印,這部書是易先生贈予父親的。“第一卷上有徐永年印”“無聞”兩方印。書上每頁的天頭地角徐先生用秀美的蠅頭小楷批註得密密麻麻。而且是用硃砂、石綠、石青、藤黃、墨等多色批校,小楷中還夾有篆書。用放大鏡看這些批校一絲不苟,字字精神, 這種勤奮這種專注,讓吾輩汗顏。看來大家讀書的精神和治學的方式,我們是望塵莫及了。兩本小書,重加了封面,書角也磨圓了。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批校《說文解字》二

徐立說,這部《說文》是父親長年不離身的,外出講學考察都是隨身攜帶,每到一處發現相關資料、問題,就隨時記錄下來,回家再將錄到書上。果然,現在書裡還夾著徐先生寫的小條。據徐立說父親在這部《說文》上先後通本校批過七次,更別說那幾個版本的《說文解字》。就這種書而言就可知徐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理解的深度與高度。因此徐先生在中文系講授古典文學頗受學生的歡迎。從大學時代開始發表《評胡蠻著》發端,先後發表了《高適詩文系年稿》,《我對變文的幾點初步認識》,《東坡選集》序言,《試談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英姿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印存》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印存》內頁

1976年徐先生參加國家重大文化項目《漢語大字典》的編委工作,任編委並負責字形組工作。《漢語大字典》收楷書單字54678個,每個字的形體演變均由他及字形組的同仁們一一隸定,任務之繁重,工作之瑣碎,前後歷時六年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其間與字形組的同仁主編了《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和《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兩部大型文字工具書。後來又主編了《甲金篆隸大字典》、《殷墟甲骨書法選》等文字類工具書。何麗女士在文章中說:“《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收集的是殷代至戰國各器物文字。《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是《漢語古文字字形表》的續篇,收集的秦漢人手寫的古籍文字,對於現今古籍的校勘整理,研究古代哲學、軍事、法律、政治、醫學、語言文字等,都非常實用。尤其是對帛書竹簡木簡的研究,本表整理的字形是為嚆矢。《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已經成為1999年新版《中國大百科全書》“漢字、漢字的演變、漢字學”等條目下的推薦書目。《甲金篆隸大字典》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優秀圖書“金鑰匙獎。”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與他人合影的老照片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對舊照片的題記

徐先生在學術上取得的豐碩成果,除了天賦勤奮之外,與徐家書房收藏豐富也密不可分。向黃在《立意不循俗,風規自可高——徐無聞學術、書法、篆刻評傳》中說:“他根據已有的歷時資料和實物進行一一比對,就戰國時期秦國文字的真面目,籀文與小篆的關係,對歷史文獻的檢討等方面的問題論證了小篆為戰國文字”(1983年)以詳實可靠的證據指出小篆為戰國文字,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一百二十餘年的秦孝公時代,即商鞅主政時期已經通行於秦國。

徐先生知識淵博,涉獵甚廣,其學術影響和成就遠不是我這篇短文能包容的。清華大學劉石先生在《徐無聞書法集·跋》中有一段話講得很好“藝術功力與學術修養兼備。這是特別值得強調的一點。徐先生雖然是中國書協理事,西泠印社社員,書法研究生導師,卻不是專職書法篆刻家,也不是專職書法理論研究者,嚴格說來,這些只能算是他的副業。可是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學研究生導師,這兩項頭銜似乎也不能完全代表他“主業”的範圍。除古典文學外,他對歷史學、文獻學、文字學、金石學、書畫鑑定等無不涉獵無不熟練,無不有見。豐厚的學養使得他的書法篆刻充盈了濃濃的書卷氣和學者味。”

遺憾的是,徐先生在1993年6月因病去世了,年僅62歲。如果他能長壽一些,料想其成就比今天看到的要大得多。他的恩師周虛白先生在為他撰寫的《墓誌銘》中總結道:“博學而藝事多能,雖繼承家學而轉益多師。書法如沈尹默、潘伯鷹、篆刻如方介堪、周菊吾、易均室,或日夕過從,或聞道往訪,肯執恭謹閥奧故能成其深。歷覽山川參稽古蹟,得自然之薰助,故能成其大。有承傳後有創造,有實踐而後有會通。”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壽在《張大千畫選》上的題記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壽書法作品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壽臨帖

徐先生與啟功先生是1963年在西南師院相識的,當年啟功作為國務院全國文物鑑定小組專家來校鑑定文物,學校指派徐先生陪同,由此得以相識,在後面中國書協的歷次會上,彼此交談甚歡。196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啟先生的《西晉陸機平復帖釋文》,啟先生題了“永年同志指正 啟功一九六四年二月三日”寄給徐先生。徐先生細心保存,今天翻開完全是版白紙新。啟先生在《徐無聞書法集·序》中有如下感慨:“孔子曰 ‘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吾友徐無聞博通訓詁及金石文字之學,執教於蜀中高等學校,誨人不倦,學人共仰之,且必壽也。詎知竟以頑症不得延其天年。豈聖語之無憑耶,醫術之不效耶,抑人事之不平損其樂而及其壽耶?乃知世道有待而和平,科學有待而昌明也。”

細品啟功先生之言,可見他把徐先生視之為既是智者亦是仁者。按聖人之語,“可得永年,”可他卻英年早逝,這便是啟功先生感慨之處。

徐立將父親的一生大致分為幾個階段:四川大學畢業以前,勤奮學習、博覽群書,書法篆刻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儘管家境清貧卻毫不影響他執著向上的精神;到西南師院後至文革以前,努力工作、積極上進,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因此得到一致好評。入黨,成為省市先進工作者1958年1959年連續兩年到北京參加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被評為學校首批十大名講師之一;文革十年,白專典型,反動學術權威,抄家批鬥,進牛棚勞動改造,身處逆境依然不忘初心,在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之際,秉燭夜讀,手抄《甲骨文字篇》批校《說文解字》七遍,批校《高達夫集》、《唐人萬首絕句選》《李長吉集》、《李太白集》等等。沒有荒度一日光陰。1976年至去世,這十多年是父親心情舒暢,成果倍出的時期,古典文學、文字學、書法篆刻、金石學等方面均有高質量的論文,專著問世。同時承擔唐宋文學研究生,書法篆刻研究生導師,大量的社會活動,頻繁的人際交往,使徐先生幾無休息時間。徐立告訴我,1991年暑假他陪父親回成都,一天竟接待訪客達28起之多,從早上9點到晚上12點,無片刻休息。我暗自驚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此重壓,焉能不折?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安靜的小區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門前的花園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這張舊裱本最為搶眼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客廳的懸掛

且聊且行,我來到徐立兄府上。他家處於重慶北碚一處幽靜的花園小區,以我的感覺,他的住所是小高層花園洋房,走入院落直接有臺階登上二樓進入其家。休閒廳牆上懸掛的一張舊裱碑拓十分醒目,上前細看是清代錢十蘭小篆寫的《禱雨感應碑》。進入客廳,裡面掛了徐先生的書法作品,他的書法令人歎服,近距離觀看後,能夠體會到其行筆何等勁健。他曾經說過:“書法沒有力,也就無美可言。”客廳另一面牆上則有一張尺幅不小的印蛻,上面落款為方介堪,上款則稱“永年仁弟”,由此可窺那時的文人是何等自謙。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沙發後有一副對聯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先生瘦硬的書風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方介堪贈送給徐無聞的印蛻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開櫥翻閱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另一個書櫥

客廳側面是書房,在這裡擺放著一面牆的線裝書。徐立告訴我這些書大多是祖父的藏書。打開書櫥還是看到了多部徐先生所批之書。我隨手翻開放在桌上的《寰宇貞石圖》,看到一部書批校註釋極多,朱墨相雜,多次落筆。向黃在《評傳》中寫道:“由於時代的侷限,《寰宇貞石圖》在體例柱次編排方面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碑帖序錄多有失序、疏漏的地方;敘錄標題與目錄,也有不統一之處。在編撰時,徐無聞都給予一一考據、補充、糾正,並將原書中不清楚的拓片,用自己數十年辛勤收集珍藏的清晰拓片一一置換下來,有些自己沒有的拓片還他處借來拍照。”這部金石專著的整理反映了徐無聞數十年來研究碑版篆刻的學術造詣,也體現了他對楊守敬這位學者的尊敬、維護,以及“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一實事求是的可貴精神。我在旁邊還看到徐先生《寰宇貞石圖》整理手稿,厚厚的幾大冊,他用鋼筆一一書寫在豎行稿紙上,一筆不苟,令我歎服。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長題的《寰宇貞石圖》封面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寰宇貞石圖》內頁批校一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寰宇貞石圖》內頁批校二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寰宇貞石圖》手稿

在看書過程中,徐立拿出一部明代寫本,此書後有徐先生兩頁長跋,細讀跋文,看到他考證出了此書出自誰家,誰是作者以及此後的遞傳過程。由此可見版本之學是何熟練。徐立又給我拿出一本《白石道人歌曲》的影印現裝本,他說這是父親精心整理的一種古籍,後面工整的小楷詳細地記錄了徐先生整理該書的過程及成果。向黃在《評傳》中有專節論述:“鮑廷博手校張奕樞本《白石道人歌曲》是清末民國時期四川著名收藏家唐百川珍藏的一部古籍版本圖書。為了弄清楚版本上的問題,徐無聞考察了上海圖書館,四川圖書館,西南師範大學圖書館等處有關鮑廷博刊印、手校的善本圖書後指出,鮑廷博的校勘是夠矜慎的了。為了進一步印證詞學大家夏承燾先生表彰的‘厲抄本’與此本的關係,他於1981年10月專程去杭州,在杭州大學圖書館見到了厲抄本。他與鮑氏校出的底本對讀,通過反覆的對校,認定這部鮑校張本堪稱詞林珍秘,在已知的姜詞各種版本中,這是一個兼有眾長的善本,現在影印出來必有助於姜詞的文學和音樂的兩方面研究的發展。他對《白石道人歌曲》的研究,立論從實際出發,確實地掌握大量證據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梳理,得出詳實可靠的結論。”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影印本《白石道人歌曲》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批校《白石道人歌曲》內頁一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批校《白石道人歌曲》內頁二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徐無聞批校《白石道人歌曲》尾跋

可見徐先生在版本考證方面的深厚功力。而我則關心原本何在,徐立告訴我,原本是他舅爺崔龍潛的家藏,出書之後即由父親介紹他家已將書售予四川人民出版社資料室收藏。聞聽此言,我只能打消自己的覬覦之心。在書房裡,我還看到了裝訂整齊的徐壽先生的各種臨帖,多為隋唐時期的名碑,可見老先生淡泊明世,把精力花在藝術和收藏方面的道理所在。徐立也稱,自幼從隨父親學習過書法,觀其書法作品,果有乃父的瘦硬之風,與其祖父之書風頗有不同。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向黃主編《二十世紀四川書法名家研究叢書:徐無聞卷》封面

徐無聞玉局邨舍:書法名世,最重說文(下)韋力撰

向黃主編《二十世紀四川書法名家研究叢書:徐無聞卷》內頁

從徐家的書房出來,有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以我所見,徐家的藏書說不上有多罕見多稀有,大多為清代刻印本,也有民國時期的刻本,但類種較多,實用性強,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誰讀書,怎樣讀書。徐先生一生喜歡讀書,善於讀書,勤於動手,在普通古籍中讀出了不普通的學問,以人格的高尚,學術的精湛,贏得學人的景仰,這恐怕在才是這個書房真正的內涵所在。

徐先生去世多年後,西南大學舉辦了“紀念徐無聞先生誕辰八十週年暨西南大學書法論壇”,該論壇有許多學者和專家從多角度肯定了徐先生對學術上的重要貢獻。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暨南大學教授曹寶麟先生的一段話:“有人曾這樣評價徐先生,說先生就像一座大山,遠看非常平淡,但是你一旦接近他,深入進去,就會覺得他的博大精深。我覺得這句話非常精煉,也代表了我的心聲”。通過觀看徐家書房及與徐立先生交談,使我對徐先生的學術成就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因而我覺得曹寶麟先生的話也代表了我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