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46集02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学经典,要学圣贤之道,就是因为圣贤之道,已经是千百年来历史经验所验证的结果,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智慧。

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我们读《论语》,看到孔老夫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老夫子所学的是什么?他所学的就是古圣先贤之道,他一生所秉持的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

这个“古”是指古圣先贤之道,古代经典之中记载下来的古代圣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太下的道理。那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们传统文化不讲创新,现在人干什么都特别强调创新。为什么孔老夫子秉持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

我们读《易经》就可以发现,这个“易”字有三重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告诉我们这个世间的人事物变化莫测、变幻无穷。所以你要懂得与时具进。但是这个变化的是现象。

“易”的第二个含义,是不易的意思。虽然现象是变化莫测的,但是你必须懂得那个不易的规律、不易的道理。只有掌握了这个不易的道,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像这棵老树每一年都抽新芽、发新枝,但是它的根并没有变。

第三个含义就是简易,大道至简,真正深刻复杂的道理,都是用非常简单的意思给表达出来,目的是让人们易学、易懂、易记,在社会中去普遍地推行。所以我们从这里就明白了,虽然现象变化莫测,但是只要我们懂得那个不易的规律、不易的道理,就能够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看似变化莫测的现象,其实都有一个根本,只有抓住这个根本,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学经典,要学圣贤之道,就是因为圣贤之道,已经是千百年来历史经验所验证的结果,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智慧。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看书,知识面也很广博,但是所看之书未必是经典。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对自己所阅读的书、所看的电视节目没有选择的话,可能看得愈多,受的污染愈严重;看得愈多,问题也愈多,烦恼也就愈重。如果我们什么都看的话,不加选择,很可能使我们本来清净的心性受到更多潜移默化的染污。

《贾子新书.修政语》上有这样一段话,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学古圣先王之道。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这段话中做了一个比喻,学古圣先王之道的人就像太阳。一个人静坐冥思苦想的时候,如果舍弃了学圣贤之道,就像舍弃了外边的太阳光明,而去屋子里接近小的烛光。烛光可以让你有小小的见识,能够看到周围小的范围,但是开不了你的大智慧。所以

明智的君主,乃至于君子,都崇尚学圣贤之道,崇尚读经典,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地冥思苦想。

这句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学就要学经典,学圣贤之道,这样才能够学有所成,学成之后还能够变化气质。我们知道古圣先贤求学,和我们现在求学的目的大不相同,现在的人学习是学知识、学技能,是学广学多闻。而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明心见性,为的是求专一、求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并不是学得愈多愈有智慧。

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智慧是我们本自具足的,我们每一个人本有的,只不过被各种烦恼习气障蔽住了。怎么样把本有的光明开启出来?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减少的过程。就像老子所说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不是你学得愈多愈好。因为你有知,就有所不知,你知道得再多,只要有知,你就有不知的东西。

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那就是要求无知,无知才能无所不知。所以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起作用,才是无所不为。这也就是般若无知,它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这是中国古人和西方人求学不同的地方。不是求知识技能、求广学多闻,而是求开智慧。所以即使是读诵圣贤经典,也是希望你能够把心定下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通过读书千遍把你的心定在这一门之上,定得久了,智慧就自然开启,这里边的意思无穷,自然能够体会,这不是想出来的。

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下面讲“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为什么说话用不着选择言语?所作所为也都不需要去如何选择?因为他说话皆合道理,所以无需经过选择。所作所为都遵循道法,遵循古圣先贤之道,遵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习惯,所以无需刻意选择。这样的结果是什么?纵使言语传遍天下,也不会口中有失。即使所作所为,为天下人皆知,也不会有怨恨厌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服饰、言语、行为都能够遵守礼法道德,完备无缺,就能够守住其祭祀先祖的宗庙,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指早的意思,“夜”,指暮的意思,“一人”,就是指天子。这是引用了《诗经》上的一句话,要早晚勤奋不懈来事奉天子。这就是告诉做卿大夫的人,应该早起夜卧、精勤不懈,努力地工作,来事奉天子。这是讲的卿大夫的孝道。

明智的人,都崇尚读经典,而不是独自冥思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