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卷首语

纺织十年,百人故事,

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儿。

成千上万的纺织人,

夜以继日地奔波忙碌;

为了让生活更有滋味儿,

也为了给梦想一个交代。

弹指一挥间的十年,

苦辣酸甜咸的十年;

那是——

再回首恍然如梦的无悔,

再回首我心依旧的无憾。

01

周小钱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名字虽然叫周小钱,家里却是趁着大钱的。周家家族产业包含了地产、酒店、KTV和当地最大的一家纺织公司。

上学时,周小钱就不像一个富二代。

不仅书读得好,体育成绩也棒,偶尔也会跟同学一起撒欢地玩儿。惹祸了,也是会挨鞋底子抽的。零花钱并不比同学多多少,却经常买来好吃的分给家里穷点的同学。

初中时,班上一个女同学被一个其他班级的男生盯上了,缠着要交朋友。女同学拒绝了几次后,那男生竟然跑到班级来辱骂女同学。

那家伙是个留级生,个头大,班上的男孩子虽然心里生气,可是不敢阻拦。

周小钱看不过去了,出来制止。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不分胜负。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留级生找了几个校外的社会青年,放学后堵住周小钱,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那个女生吓哭了,男同学吓跑了。

周小钱内心也有点怕,但是看着哭泣无助的女同学,一股怒火从心底冒出来:想欺负我同学,没门儿!

几个人围着周小钱,推来搡去,讥笑辱骂。

周小钱抽冷子揪住了一个家伙,抡拳狠捶,可是,瞬间就被这伙人拳打脚踢地打翻在地。

这时,忽然冲过来一群人,三下五除二把这几个混混按倒在地。

原来,是有同学跑去周家报信了,周家就近的公司保安队立马赶了过来。

周小钱从地上站了起来,擦了擦嘴角的血,对那伙人说:你们谁是头?我不以多欺少,咱们单挑,我输了,决不找你后账。

那几个小混混这才知道,原来刚才招惹的是周家少爷,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劲儿地哆嗦着说好话,哪还敢再较量。

事情过去了,周小钱的名声也传开了,再也没人敢来他们班级闹事儿。

周小钱还是跟过去一样,从不欺负人,读书、打球,跟老师和同学相处融洽。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02

周小钱大学毕业,被送去国外继续学习工商管理,依然品学兼优,而且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硕士毕业后,一家外企邀请周小钱加入,在那家世界百强企业周小钱踏踏实实地工作了五年。

回国后,周父开心地准备安排周小钱进自家的纺织公司,也准备让他接班了。

在正式进入公司之前,周小钱跟父亲深谈了一次,最后他提出一个要求:对所有人保密,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员工,从应聘底层岗位做起,凭自己的能力在公司里打拼。

周小钱隐去了优秀的学历和职业经历,揣着本科毕业证到自家的公司应聘,经历了两轮面试后,被营销部门录用。

入职培训后,试用期是先去工厂锻炼六个月。

人力资源部把周小钱等十几个新人送到工厂后,就再也没露过面。

周小钱被分配到工厂的织造车间,跟着一个上轴师父学习。

师父姓李,一个来自安徽的大个子。手艺好,脾气暴,遇到不对的事儿,厂长都敢顶。

周小钱小心翼翼地师父长师父短,端茶、打饭、递工具,勤快得很。

老李起初觉得周小钱细皮嫩肉的,吃不了啥苦,也没打算悉心传授。

每天安排周小钱挨个机台擦拭,上轴时老李自己干,就让周小钱独自观察揣摩。

一个星期下来,老李看出周小钱这个后生娃还算行,不怕脏,不偷懒,不耍滑,学得认真,干得仔细。

从那以后,但凡周小钱问啥,老李都会耐心地讲解,不厌其烦。

每天,周小钱都抽空密密麻麻地记录各种琐碎的问题。

两个月后,周小钱被调去检验科。从落布到卷验、包装,出力的活,周小钱都是抢着干。

夜班,尤其是后半夜,人容易犯困,漏检、错检率一直高于白班。周小钱夜班的时候也困,他就用冷水洗脸,然后再咬一口辣椒。

老员工们也被这个年轻人带动了,他们班组的夜班错检率竟然优于白班。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03

六个月试用期结束了,周小钱也把所有的岗位都轮了一遍,工厂给周小钱的评价是优。

周小钱的试用期报告里面,除了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还有一部分是织造工厂改善工厂环境的建议。

周小钱建议车间窗户对向安装风冷设备,保持车间恒温及湿度,以此解决员工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加保修工,加强机台保养力度,机台运行稳定,就可以提高挡车工的挡车数量,不仅缓解挡车工不足的困难,还可以让一线员工每月能休息几天,连轴转谁都吃不消。

人力资源部把周小钱的转正报告转给了织造工厂。厂长看了很久没吭声,第二天安排文员向总公司打报告申请改造资金。

营销部的主要业务分两块,一块是坯布销售,一块是色布销售。周小钱被分配到了色布组做业务助理。带他的是组里的销售冠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每年的销售业绩没人能追得上。

周小钱跟着这样的业务大拿心里很是兴奋。

可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周小钱发现,这个业务大拿并非是货真价实的销售能手。

原来,她当初进公司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员。语言尖酸刻薄,行事孤傲,没多久就被大家孤立了,没人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话说某天,营销部全员出动去上海参加纺织面料展会。她也想去,但是营销部老大觉得她说话太硬,就没让去,留守公司值班。

事情凑巧,偏偏第二天,一家香港大公司慕名而来,洽谈合作。

营销部就她在值班,所以接待工作也就只能是她了。

参观过工厂和样卡后,香港公司直接签了订单。

等大伙参展回来知道这件事后,都觉得不可思议。

营销部老大怕她搞砸了订单,还派了两个熟练业务员帮忙协助。

香港公司的订单量出奇地大,一个订单就有几十万米的量。

就这样,她凭着这一个大客户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

几年下来,她更是觉得自己是个能人了。谱摆得大,颐指气使地大小事情,统统指挥助理、跟单们操作,自己只回几封邮件,报报价就没啥活儿了。而且,不仅工厂一次不去看,就连回款也是要财务跟对方公司沟通。质量、进度只听下属的汇报。

周小钱加入后,她指令周小钱每天给她擦桌子,泡咖啡,寄养卡,甚至还得帮她洗车。哪怕是业务上的电话,也得周小钱拨通了对方电话后,再把话筒递给她。

一个星期后,周小钱找她商量,能不能让他有机会去接触下染色、印花环节。

被她冷冷地拒绝了。

周小钱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自己跑去染厂、印花厂学习。

到了年底,周小钱跟营销部老大申请,在原来的组下面成立二级部门,主攻外贸业务,自己独立接单。部门会议讨论时,她提出要成立二级部门可以,但是总销售额得有百分之二十归自己组,亏了,组里不管。

周小钱哭笑不得地答应了。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04

周小钱的外贸业务并不顺利。

从找客户到有订单,花去了半年的时间。

前几单,由于公司从没做过外贸业务,对客户的检验标准、各种测试报告、交期和汇率变化都是一头雾水,出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验厂,更是让大伙头疼。

人权、反恐、质量体系哪一个不通过,都不能出货。

周小钱边干,边走出去跟那些外贸老司机学习。

一年后,搭建好了外贸体系,客户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这期间,外贸团队也磨合得默契,大小订单都能顺利出货。

三年后,外贸组年创销售额2500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已经超过了内销业务。

周父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跟周小钱谈,是不是可以正式接管公司,出任总经理。

周小钱答应了。但是在组织架构和人事变动方面,父子俩产生了严重分歧。

周小钱觉得现在公司虽然盈利能力还行,但是已经出现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大公司病,尤其是跟着周父一起创业打拼的元老们,有的还沾点亲戚,这些人各自划分地盘,拉帮结伙,派系问题严重影响公司发展。得想办法替换,或者干脆让他们回家养老。

周父火了:这些人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现在公司好了,想把人家一脚踢开?这是咱老周家干的事儿么?

周小钱没法说通周父,就一咬牙道:要不这样,我跟您贷款200万,出去自己干,您的公司您自己管。

周父气不打一处来:行,按银行贷款利息,赔光了就给老子回来老老实实干。

周小钱思考了几天,决定离开家,去江苏盛泽创业。

之所以选择盛泽,不仅因为那是六小绸都之一,最关键的是产业链成熟,国内纺织名企大都在盛泽设有分子公司。行业前沿信息、技术、人才高度集聚,这样的环境更适合纺织领域创业。

于是,他独自一人,带着200万资金,来到盛泽,开始了创二代生涯。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05

200万,开工厂是不可能的了,开个贸易公司还算勉强。

在选择公司位置时,周小钱毫不犹豫在租价最贵的地段儿市场路租了两间门面,打通,跟外企一样,敞开式办公。

招兵买马时,周小钱高薪高要求,选人,除了业务能力,更侧重思维模式和人品。

一个年轻的团队迅速组建完成,一切就这样崭新地开始了。

开业之前,周小钱在动员会上对员工说:外贸业务,不同于内销,很多工作是有时差的,所以,咱们的考勤不用打卡,一切以业绩说话!我也不提倡无谓的加班疲劳战术,双休日你们就好好放松,陪伴家人,工作时拿出最好的状态。这群小老虎拼命地故障。

接单不是问题,合作工厂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周小钱跟工厂谈合作,严格按合同操作,付款及时,但是对工厂的反应速度和质量要求严格。

很多工厂老板这样评价周小钱的公司:订单量和价格很诱惑,但是绝不能出差错,不像内销,有通融的余地,好比看着是块肥肉,又怕吃了不消化。

周小钱听了一笑:做生意讲究诚信和效率,自己不对自己狠点儿,市场会对你更狠。

第二年,周小钱就赚回了200万,他跟周父商量,是现在还钱还是作为股份投资?因为他要建立一个纺织品研发中心,需要很大投入。

周父本来就不缺

这200万,何况也看出周小钱在经营方面的能力比自己强,就由借贷转为投资了。

一边是外贸业务突飞猛进,一边是研发新品不断推出。周小钱带着他的团队高速成长,财富也如滚雪球一般增长。

五年后,周小钱的公司规模在盛泽已经跻身第一军团了。

而这时,周父的公司却面临着重大变故。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06

由于管理层老龄化,对市场缺乏敏锐度,产品更新速度慢,订单和一线员工流失严重。

周父让周小钱抽空回来一趟,商量对策。

这次,周家父子没有分歧和争吵,周小钱走马上任,接管了纺织公司。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周小钱愈发成熟稳健了,他的第一步改革并没有从人事开始。

首先解决订单不足问题,盛泽的外贸订单所需坯布从总公司调拨,研发中心新品优先供应总公司。

第二步,他出台了一项制度:由公司出资设立分子公司,不再胜任的元老们可以竞聘总经理,与总公司共同持股,进行二次创业,为公司搭建自己的供应链。不愿意去分子公司的,公司赠予一定比例的股份。原有岗位一律重新竞争上岗,内部外部招聘共同进行。重大人事变革就这样安全着陆了。

第三步,推行内部市场化制度,所有分子公司、业务部门占用总公司资金的,按银行利息计算,使用场地分摊成本;各分子公司之间按市场化进行交易。产生利润,与公司之间按比例分成。

周父眼看着儿子几招下去,公司恢复了活力,以前推来搡去的事情,现在都抢着干。二代接班问题,进行得如此顺畅,也就放心地退休养老去了。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年底集团公司年会上,现金发放奖金,整个会场都沸腾了。

织造厂的老李端着酒杯跟大伙碰杯时大声说道:看见没,周小钱!我徒弟!厉害不?

大伙这才想起来,原来几年前那个谦虚和善的小男孩,竟然是周家的二代接班人,怪不得这么有出息,人家是真能吃苦也真能干。

周小钱:穿过父辈的影子

07

封面是父母给的,

内容是自己写的,

厚度由自己决定,

精彩与否看你如何创造。

富二代,是父母给的,

创二代,是自己挣的。

周小钱,

穿过父辈的影子,

凭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生存,

是柴米油盐的平淡,

是早出晚归的奔波。

生活,

是行至水穷时的峰回路转,

是经历伤痛后的淡然一笑,

是经受挫折后的坚强洒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

也都很努力,

可是幸运总是属于少数人。

因此,

在奋斗的路上,

扛不住的时候,

请学会沉淀和等待,

这本身既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