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送错礼,解了慈禧娘家的燃眉之急,后来一路走红官升四川总督

清代皇后中,慈禧的家世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显赫。她的父亲惠征生前长期担任笔帖式(从七品)之职,其后升任员外郎、安徽宁池广太道等职,而且还曾因罪被革职,最终死于副将任上。从惠征的履历来看,他不过是大清朝一个中下级官员而已。

知县送错礼,解了慈禧娘家的燃眉之急,后来一路走红官升四川总督

惠征去世时,慈禧还没入宫,就连扶柩回乡的路费都是家属给凑的,那会儿叶赫那拉氏的家中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不为过。可世事难料,当惠征的灵柩经过清江浦时,却意外收到了一笔“巨款”,当地知县吴棠送来了一笔三百两的丧仪费,解了慈禧姊妹的燃眉之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吴棠这笔钱本来不是送给惠征的。

吴棠,安徽盱眙县(今安徽明光市)人,道光十五年中举人,此后会试受挫一直没能中进士。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大挑被选中,出任桃源县县令。尽管吴棠为官清廉,且颇有政绩,但从道光末年一直到咸丰十年,吴棠的官运不佳,一直在县令任上来回辗转。

自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吴棠的时来运转,迅速走红。他早年与李鸿章相熟,加上同为皖籍,私交甚密。不过,李鸿章当年还是曾国藩的幕僚,连自己都没发迹,自然谈不上拉吴棠一把。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慈禧在报恩。

知县送错礼,解了慈禧娘家的燃眉之急,后来一路走红官升四川总督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慈禧父亲惠征死于湖南任上,当时为副将,她们姊妹扶着父亲的灵柩回籍归葬,刚还路过清江浦,吴棠正好是知县。恰巧这个时候,吴棠的一位朋友,也是副将,死后棺木也路过清江浦。吴棠出于旧谊,派人送去丧仪三百两。

谁知,送钱的人送错了地方,送到了慈禧姊妹手中,原来此副将非彼副将也。送钱的人回来后,吴棠大为恼火,本想派人将钱追回,后来师爷劝他说,船上之女为满洲闺秀,将来作为秀女选入宫中也未可知,不如将错就错,结下善缘。吴棠认为有理,可是慈禧姊妹不知就里,却大为感动,约定将来若贵一定要报答这位好心的知县。

知县送错礼,解了慈禧娘家的燃眉之急,后来一路走红官升四川总督

事情就是这么巧,咸丰二年(1852年),叶赫纳拉氏被选入宫,赐兰贵人,此后得到咸丰帝的宠爱,一路高升。但这时的慈禧仅仅是个妃子,况且大清有祖制,后妃不得干政。即便是想报答当年的恩人也是力不从心。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去世后,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结果就是慈禧执掌朝政,这时,慈禧终于可以实现诺言回报吴棠了。

当时的吴棠不过是个四品的道员,慈禧下旨先是提拔他为江苏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据说,当时这个命令已发布便引起了满朝大臣的发对,认为不合常理。但慈禧乾纲独断,硬是提拔了吴棠。李鸿章得知老友得了这个差事,自然也很高兴,有了自己人在这个位置上,许多事情办起来也就顺心。

知县送错礼,解了慈禧娘家的燃眉之急,后来一路走红官升四川总督

然而,慈禧是个弄权高手,她掌权时已经意识到曾国藩及其湘军、淮军势力的强大,因此有了戒备之心。在回报吴棠的同时,他又想利用吴棠来制约曾国藩和李鸿章。自1861年后,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以来,这个位置就一直是曾、李二人轮换来坐,而两江也一直被视为湘、淮两军的地盘,不容他人染指。

1865年9月,慈禧曾一度任命吴棠署理两江总督,任命刚下达,就遭到曾、李二人的联合抵制。显然,吴棠出任两江总督触犯了湘、淮两军的利益,尽管吴棠是李鸿章的老朋友,李鸿章也顾不了那么多,他和曾国藩一唱一和,声称吴棠不擅军事,用兵之道,实非所长,不宜担任该职。最终,在曾、李二人的强烈反对之下,慈禧不得不收回成命。

知县送错礼,解了慈禧娘家的燃眉之急,后来一路走红官升四川总督

虽然两江总督的位置没捞上,可是慈禧还是不断地提拔吴棠,于同治二年实授漕运总督,次年授江苏巡抚,四年又调四川总督。不管怎么样,吴棠错送丧仪换来的结果还是好的,不然靠着正常的程序和苦熬资格,或许到死都当不上总督,说起来,这三百两银子花得真是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