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鬥雞走馬」……中國這些人玩出了名堂,收入比打工強!


在貴州黔東南和黔南地區,這裡的苗族朋友很喜歡玩的一種運動便是“鬥牛”。牛這種動物是苗族的圖騰,用來參加鬥牛比賽的水牛也是當地人細心餵養的。在旅遊區,很多人以餵養鬥牛為職業,表演的場次很多,景點會用一部分收入來補貼給養牛者。如果參加地區性的大大賽事,獎金一般都為幾萬元,反正當地人都說養鬥牛比打工強。

“鬥雞”起源於春秋時期,在我國各地區都有玩家,尤其是以山東、河南的鬥雞血統保護較純,在全國很有名,民間有中原鬥雞、漳州鬥雞、吐魯番鬥雞、西雙版納鬥雞等"中國四大斗雞"之說。在這些鬥雞之鄉,很多朋友靠養鬥雞為職業,比打工收入強不少。

“鬥蛐蛐”也叫鬥蟋蟀,是我國民間博戲之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我國河北及京津地區,尋找野生蛐蛐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產業,很多的農民朋友每到夏季都不會出門打工,每年靠抓蛐蛐輕輕鬆鬆收入幾萬元,令人羨慕不已!


“鬥鳥”的歷史悠久,也是民間博戲之一。特別是在北京和很多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養畫眉鳥參加比賽成為農民朋友掙錢的好項目。如今,在貴州的黔東南和黔南地區,家家戶戶養畫眉鳥成為習慣,畫眉鳥可以出售,也可以參加比賽獲得獎金,經濟收入不少哦!

“賽馬”是我國古代比較實用的技能之一,一方面可以作為體育娛樂活動觀賞,另一種作用可以作為防禦技能學習。如今,養馬的人越來越少了,在我國的內蒙古、雲南、新疆、西藏等地區還有賽馬的習俗,也是男人相親的活動之一。血統純正的馬保護成本很高,但經濟價值也高,這些地區的養馬人比城裡人還富,比打工強太多了。

“鬥豬”是我國貴州黔東南地區苗族朋友的習俗,在重要的節日裡都會舉辦鬥豬表演。在當地,能參加爭鬥的豬也是要經過細心餵養和選種的,這種豬的體型大,力道也大,經濟價值很高,餵養此豬的收入比打工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