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与后金于情报线上的较量

本文的主线是要介绍明朝与后金在情报战线上的较量,可是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比较明晰的相关记载,那么这里就试着通过对一些史料的梳理、分析、推导来看看当时的一些较量情况。

关于这一战线的较量,战歌认为应该分做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萨尔浒之战后到王化贞惨败;第二个阶段从孙承宗、袁可立坐镇关宁登莱到袁崇焕宁锦大捷;第三个阶段从崇祯登基到李自成攻入京师。在这几十年间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前两个阶段可谓是互有胜负,最后一个阶段明朝可以说是完败。

第一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明朝在该条战线上可以说是相当混乱,毫无作为。在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早早的就侦查清楚明军四路的攻击方向、行军路线,对于明军情况是了如指掌,因而有针对性的做出了‘任尔几路来,我就一路去’的战略方针。反观明军方面,根本就是战略上重视、战术上极其轻视。只把这次战斗当成是增加战功的好机会,想当然的认为敌人只会龟缩于赫图阿拉城,等待自己的进攻,因而被各个击破,损失惨重。

在萨尔浒惨败后,辽东地区很快陷入一片混乱。努尔哈赤不断利用安插内应、招降明军将领中的不坚定着、利诱明军中草原士兵的方法攻城略地。其实努尔哈赤的此类手段并不是多高明,在熊廷弼到任后采用安抚人心、加强战备、整顿军纪的措施后,很快就稳定了形势。但随着熊廷弼的被迫去职,袁应泰的经略辽东,形势就又恶化了下去。

袁应泰此人虽然为官还可以,但是却并不知兵,对于辽东严峻、复杂的形势也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之前明军的败因也并没有引起袁应泰的重视,反而对于收编叛将、叛卒乐此不疲,来投即纳。对此,袁应泰手下熟知努尔哈赤套路的大将贺世贤、尤世功多次建议,认为其中必然混有敌人间谍,来日恐为内应,必酿大祸,可袁应泰就是不听。果然,在防守沈阳的战斗中,这些人果然当了内应,导致沈阳被敌攻破。并且在随后由白杆兵和浙兵组成的援军赶到浑河与敌血战的关键时刻,又是这些人逼迫投降的明军火器兵开炮轰击明朝援兵。这些一心救援沈阳的忠勇之士们,怎么会料到沈阳城头的炮火竟然对准自己,最终含恨败亡。

明与后金于情报线上的较量

之后明朝任用王化贞和熊廷弼一起守卫辽东,只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惨痛又一次出现。借由毛文龙镇江大捷,一时明军士气旺盛,一扫之前屡战屡败的阴霾。只要谋划得当,这次绝对能收获一定的战果。可是不知怎么,明朝派往辽东的官员,除了熊廷弼似乎都很天真,都不太重视对敌人内应和内部投敌者的甄别、清除。这个王化贞更甚,自己深为倚重、极其信任的大将孙得功早已投敌,他竟浑然不知就匆匆发动大军,想在镇江大捷后再来一个大捷。在战斗一开始,明军就主动攻击敌人阵线,把敌人打的连连败退。可是在前方明军进展顺利的时候,孙得功发动其它内应,一起在后边大呼我军败了,赶快逃命,一时军心大乱,前方士兵不明所以,也开始溃退。本来可能的一场胜利,就这样酿成惨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堂堂之阵中,明军并不是不能击败敌人,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敌人被神话了而已。小结:任何战争的胜利都必然伴随着情报战线的成功;任何战争的失败也必然伴随着情报战线的失利。其实努尔哈赤所采用的手段并不高明,在我们古代几千年的战争史中可以说非常常见,只要己方重视起来,有很多手段都能轻易化解。反过来了也能看出,后金方面绝对不可能是靠一两个人在做这些事情。而是有一大批人穿梭其中,或收集情报、或充当内应、或收服那些意志不坚定者。明朝的辽东前线,在这方面的对抗中可以说是毫无作为。大量的文武官员、精锐士兵填了进去,给敌人造成的损失却十分有限,如若每城每地都能像浑河血战那样,凭敌人那点实力早就被消耗完了。

第二阶段

随着孙承宗和袁可立的到任,辽东前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在这一个时期内,孙承宗造成了对宁锦防线的内部整顿和堡垒加固。使得在孙承宗坐镇的三年多时间里,后金不敢再打宁锦的注意。要说这一时期的宁锦防线到底有没有用,就看孙承宗一去职,努尔哈赤就立即领兵开战就明白了!努尔哈赤绝对比现在那些认为宁锦防线无用的人要明白的多,既然宁锦防线无用,那就让孙承宗去修,尽早耗尽大明不就行了,干吗还要费力不讨好的去攻打?要知道,当时后金的战兵也就几万人,他们会把这宝贵的力量用到一条无用的防线上吗?之所以孙承宗一去职就来攻打,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感受到这条防线对己方的威胁,必须破坏;二是,孙承宗在时,老套路行不通了,强攻损失惨重也未必会有效果,赔不起。趁着草原与后金面临饥荒的时候,孙承宗还组织了对草原部落的拉拢利用以及对后金内部不满努尔哈赤统治人员的分化、瓦解(主要是遭灾和被努尔哈赤强制征服、被迫合并的其他女真部落)。在后来崇祯平定孔有德登莱之乱时,就有一支从山海关出发的草原战士与女真战士的混编部队,其中人员比例在四六左右。另外从天启皇帝经常通过东厂的信息了解关外形势这一点来看,可能在这一时期厂卫也参与到了关外的情报收集与宁锦沿线的内部肃奸当中(个人见解,不喜请忽视)。

在登莱方向,由于袁可立的坐镇,一时形势逆转。不仅打通了从登莱到皮岛的沿线各岛屿,还开始了由海向路的发展。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毛文龙的大部分值得称道的战绩都是在这一时期,在袁可立的统一调配和强力支持下取得的。在从天启三年三月至天启三年十月的这七个月时间里,袁可立令大将张盘、沈有容、毛文龙,或相互配合、或各自奇袭,接连六次大败后金军队。使得看似强大的后金军竟龟缩坚城而不敢出。

明与后金于情报线上的较量

此外还有策反后金重要人物,刘爱塔。这对后金绝对是致命的打击,后来的皇太极明确的指出,能不能入主中原全靠这些投降的汉奸。可是刘爱塔的被策反,使得汉奸们人人自危,要能一直这样下去,别说入关了,就连能存在多久也是个问题。小结:内部的无隙可乘,军事上的接连胜利以及对地方重要人物的策反。都可以看出,明朝在这一时期的情报战线上对敌人是处于均势甚至可以说是压制状态的。尤其是在袁可立坐镇的登莱皮岛一线,仅仅联络、策反刘爱塔一项,背后必然有一批居中联络传递往来信件的人员。再发散一下,这批人肯定不会只针对刘爱塔一人,还会针对其他被迫臣服于原辽人以及不甘当汉奸的其他人员。除此之外,对于后金军的动向及沿海各地虚实必然也会源源不断的传递到袁可立处。因为战争的胜利必然伴随有对敌方各种军事情报及时、准确的掌握。

第三阶段

这一时期,明朝又是完败。我们就根据一些情况来具体分析。

一、清兵四次入塞,皆能选择明军守卫空虚或者守卫不严的地方作为突破口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伤亡。并且从京畿到南直隶海州一线,反复蹂躏。

二、皇太极至少发动了两次为被围困、即将被消灭的明朝内部逆军的解围行动。一次在崇祯七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被曹文诏率军包围于河南。而后皇太极领大军进逼宣大地区,崇祯将曹文诏调到大同抵抗皇太极,致使被围逆军成功突围;另一次在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各部通力合作,几乎就将逆军一网打尽。然后皇太极挥兵入塞,崇祯将洪、孙、卢所部几乎全部集中于京师勤王,逆军死灰复燃,十几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由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明朝腹地、边境、朝堂之上必定有一支为皇太极服务的以获取明朝各种情报的力量存在。因为选择突破口准确,必然有在边防线上的身居要职之人提供情报;在陌生地域作战(最远曾攻击到明朝南直隶海州一带),能左冲右突,必然有熟知地形的带路党;能及时发动为明朝内部逆军的解围战,必然是能及时了解到前线的作战态势从而能提前做出预判,然后集结兵力、远程机动,让明朝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兵力,从而让逆军能突围。

明与后金于情报线上的较量

关于这些判断,经过苦苦追寻,终于在《明史·赵光抃传》中找到了一条有力证据。就是崇祯二年,赵光抃被任命为密云巡抚,到任不久,赵光抃就举报监军内臣邓希诏奸谋通敌。而后崇祯派内臣调查,结果调查之人跟邓希诏是一丘之貉,就以‘查无实据’反诬赵光抃,致使赵光抃充军广东。邓希诏在密云监军,通敌,我们想到了什么?这还只是暴露的一个,窥斑见豹,后金对明朝内部的渗透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反观明朝,不仅内部鱼目混珠,对于清的情报手段也可以说几乎没有。清内部也并非铁板一片,明朝方面要是能有得力人员组织力量,在清内部活动,鼓动不满皇太极的力量造反;分化被后金征服的其它部落……

总结:越是对明亡之前的那段历史了解的深入,就越是能发现明朝的灭亡绝非偶然。而是各个战线的一些列失策、失误。同时我们也应该去正视这些,否则都像抗倭神剧那样,那是要坏事的、那是对先辈曾经的牺牲、奉献的亵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