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王朝喊喏,清朝说喳,有什么区别吗?

用户6045949561


周公制礼乐以明尊卑贵贱,但先秦时仍行贵族民主。君主权力受到限制,不能为所欲为,甚至君主还需要得到贵族们的支持才能正常履行国君的职责。因此先秦时君主对大贵族的态度尤其难以拿捏,高高在上会被认为是傲慢,礼数有加又易被轻视。周厉王曾厉行专权,结果被赶跑到彘地死在那里都没有被迎回来。

(周厉王被赶走了)

先秦时,出身贵族,学在官府。贵族不必羡慕天子,也无须觊觎王位,他们有这样的气度。在《诗经》时代的五六百年间,贵族享有血统和王土所带来的姓氏、身份等级与特权,还有一些有武装。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平等”的空洞口号,一见贵族二字就生厌恶之心与驳斥的冲动,却不知道贵族自由其存在的因由和价值。所谓的贵族风骨,乃是有独立的精神、学识、见识、胆识,而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排场以及养尊处优的生活。先秦时代的贵族的文化是真正的“风雅”,如今的人们不过是“附庸风雅”。

所以,先秦时期,天子与大贵族之间的关系虽有尊卑之别,却无主仆之分,该当是兄弟之情,这也是周文化中的“亲亲善恩”的伦理观的体现。在回复天子时,用“诺”指代了遵命、应承的意思,如显得不够恭敬或正式,则可以用“谨诺”来回复。有一种说法,叫做“唯”,说是晚辈对长辈时应该用的称呼。但是对于先秦时期的天子与大贵族的关系,还没有达到“唯”的程度。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先秦时代的大贵族与国君交谈时或者接受指令时,并不需要跪着,坐而论道是常态。如果国君没有体现出尊重的态度来,还会被指摘。魏武候就因为跟臣子打招呼时没有下车而被记录在案,并被作为魏国衰败的起因——不尊重士人。士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与士人的风骨不无关系。

(魏文侯以厚待士人使魏国强大)

齐国的大夫崔杼弑君,齐国的史官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要求史官改了,史官不同意,因此崔杼将其杀害。然而史官是家族事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史官的两个弟弟继续兄长的事业,又被崔杼杀掉。第三个弟弟任然站出来秉笔直书。当时南方有一个史官家族担心齐国的史官家族被灭族,便带着简牍准备赶到齐国来支援,后来听说崔杼并没有赶尽杀绝,终于还是被如实记录了下来,他才中途返回。这是士人的傲骨,其德性之醇美,慨然贵族之精神。如若放在现在,竟不知命值多少,坚持所为何来?

(崔杼弑君可见文人气节)

所以,先秦时代的“诺”体现的政治伦理是平等的,是开放的,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贵族精神,这是中国政治实行帝道、王道的前提,以德服人,怀柔远人。

秦朝建立后,焚书坑儒,斯文大坏。皇帝开始为中央集权不懈努力,不仅在行政法令上强行削足适履,还在思想文化上以刀斧强迫改宗,那些不屈的头颅,实际是中华优秀的人才,都在这种日趋恐怖的政治高压中丧身殒命。这种政治伦理,被称作“霸道”,以力屈人。

因此在秦朝之后的各个朝代,多以“遵命”应承政治要求,这反映的是君权的加强与神格化以及大贵族势力的日衰,已经起不到制约君主权力的作用了。儒家发明了“君权神授”的理念,却发现政治设计中没有办法制约皇帝的倒行逆施,因此又发明了“天人感应”。结果,董仲舒被汉武帝抓到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放出来闭口不提“天人感应”,回到乡下教书度日。在这场君权神格化的斗争中,皇帝获得了大胜利,而在数百年战乱洗礼后贵族特质之继承与精神之延续都已中断,儒家也只能寄希望于平民政治中的精英分子——士来完成了。

(焚书开启了文化专制的先河)

士的精神,是儒家的“道统”之论,在历朝历代,儒家学者都极力想占据这个道统的解释权,用以与皇权妥协,挣得利益。道统凭借的只是“民”心,是不可能大的过政统的。所以,“道统”随着中央集权化的发展,逐渐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了皇权的附属物。直到康熙皇帝的自负一叹:政统在朕,道统亦在朕。身边的众多文武大臣,纷纷跪倒一片,齐声颂扬“我主圣明,实为千年以来罕见”。可是因为汉臣不是满人,他们连奴才应承皇帝的“喳”都不被允许,只能跪在地上,俯首听命。这搞搞崛起的屁股,早已没了先秦贵族的风雅,恐也失去了士的精神。即使在家里作威作福,钟鸣鼎食,也只能是学得个“风雅皮相”罢了。

(为奴尚不可得的清朝)

可见,从诺到喳,反映的是中国政治伦理的退步,是政治上人身依附关系日趋盛行的外在表现。如今虽说已经百多年不说“喳”了,也不用跪着磕头了,可是又有多少人已经站起来了呢?


而知而行


第一,汉王朝的臣子对皇帝的应答不可能称“诺”。

第二,清朝回应皇帝话,是“嗻”读音zhe,满语发育:je,表示“遵命、是”的意思,而“喳”,满语读音:ja,表示轻贱、便宜的意思,用不到皇帝以为你在嘲讽他的话轻贱,后果是很严重的。

那为啥电视电影都那么演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导演在装13。

因为,古汉语中对于应答的词有两个:“唯”和“诺”,大家一定知道一个词,叫做唯唯诺诺,形容的便是唯命是从的样子。

为啥回答皇帝不可能用“诺”呢?听明离子具体解释一番。

唯和诺,都是表示应答的意思,其区别是:“唯”急促,“诺”舒缓,所谓“缓应曰诺,疾应曰唯”,而《礼记》中又表示:

“父命呼,唯而不诺。”

意思是说,父亲叫你,你要用“唯”,表示赶紧答应,而不是懒洋洋的“诺”,这样是对父亲的不尊重。

而古人讲求“天地君亲师”,皇帝比父亲身份更高,你敢用“诺”回答皇帝的话,怎么着,看不起朕?

那么汉族王朝回答君王的话时都用什么呢?

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臣子对答君主,用“是、遵命”;秦朝时期,则使用“呵”,我估计小日本儿就是从这学的;到后来的汉民族王朝,皆使用“遵命、是”这种干净利落而又朴素的话回应皇帝的话。

真没人用“诺”。

到了清朝,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答皇帝的话时用“”,满汉官员同朝为官,对答皇帝时也有区别,汉族官员依旧使用“遵命”,满族官员则使用“遮”。

原因也很简单,其实都一个意思,“遮”在满语中也是“遵命”的意思,只不过两个民族的官员习惯用自家的语言答对罢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清朝的“喳”其实一开始是满语然后被汉语说吸收使用,而在清朝时是下位者对于上位者的应答声,相当于汉语的“是”、“在”等。这个词只能让满族官员使用,汉族官员是无法使用的。

汉族王朝说的“喏”,出自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喏,应也”,是上级回应下级时的应答,而下级回应上级答“唯”,成语“唯唯诺诺”就是出自这种应答词。

所以综上所述,“喏”与“喳”都是回应他人的词,但是用法不一样,“喏”是上级回应下级,而“喳”是下级回应上级,所以两者的地位不同所答也不同。

但是对于秦代而言,一般下级回应上级是答“呵”,而宋代是回答“遵旨”、“受召”,隋唐一般是“是”、“领命”、“受命”。所以汉族王朝也是不一样的不是所以都说“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