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茂 陳雪桃|慢的藝術與素樸之美

《晴耕雨讀 江南舊物》屬於慢的藝術之一種,它是作者黃孝紀繼推出《八公分記憶》後又一部生態文學的力作。文章均寫於義烏,在煙雨迷濛的江南小鎮,他用平緩、溫情的筆觸從容書寫著過往的日子與農家器物相關聯的故事,表現了柔軟浪漫、返樸歸真的人文情懷。作者匠心獨具地將全書分為草葉、鐵器、瓦器、石器、雜具五個篇章,像一部鄉村舊器物的百科全書,將目光投向日益淡漠或被忽視甚至是業已遺忘的農家器具,喚醒讀者的集體記憶,去探尋傳統中國人的文化根基。讓人感到神奇的是,文本雖然只是單純記錄曾經有過的鄉村生活,展示的器物也大多稀鬆平常,卻散發出一種蓬勃的生命力,字裡行間充盈著一種素樸的美感。

《莊子·外篇·馬蹄》中“素”本指生絲,“樸”則是原始木材,“素樸而民性得矣”,馬蹄篇表現的是反對束縛和羈絆,提倡一切返歸自然主張。《晴耕雨讀,江南舊物》實際上就是對這種自然觀念的現代演繹。在作者筆下,“素”是舊物造型的簡單、功能的實用,它們體現的是最自然自由的生命形態。比如,“草葉篇”有斗篷、草帽、蓑衣、稈鋪的故事,“鐵器篇”是油餈粑燈盞、豬草刀、三齒鋤、二齒鋤的過去,“瓦器篇”則是搓線瓦、寬口缽、醃菜甕共同敲奏的交響曲。這些遍佈於鄉村尋常人家的生活必需品是村民們日常勞動的好幫手,但是這些用得陳舊、破爛而且沒有任何裝飾的農具究竟有什麼美感?

或許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快節奏、高強度的都市生活中,我們都忽略了那些普通的生活物品帶給我們應有的啟示。鄉村沒有什麼東西是多餘而需要拋棄的,破得不能再穿的套鞋扔到灶屋與柴火雜物為伍,任其蒙垢生塵,最後賣給收破爛的換回幾分油鹽錢;用久了陳舊發黑的斗篷拆散了可用來引火;爛草蓆變為村邊茅廁門上的掛簾子;斷過很多次的棕繩會套在窗外牆釘上,用來掛晾衣的竹竿,或套在木樑上掛菜籃籮筐。總之,每一件物品都自然而然地由新用至舊,哪怕不再具有原來的功能,鄉里人也總有辦法物盡其用。現在我們常常提及循環再利用的生態觀念,卻費盡心思地設計一些繁瑣工序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價值,卻忘記了化工製品是沒有生命溫度的,它們永遠沒有辦法像取之於自然的那些斗篷、蓑衣一樣最後自然地迴歸土地,故而我們也永遠沒有辦法在一隻舊塑料袋上發現素樸之美。

所謂“素樸”之美,重在“素樸”二字。素者,清水芙蓉,毫無雕飾,是潔之體、淨之心。“樸”,指的是淳樸、質樸、簡樸等,是一種生活態度。素樸之美彰顯民風之淳、農具之樸、村民之美。在《掛鎖》一文裡,作者描繪了近似現代“桃花源”的情景,30多年前的八公分村裡有文化的人不多,但是滿懷馨德的人比比皆是,村人長幼有序,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寬容、平和、互助,每家屋門上的那一把掛鎖,基本上只是擺設,即使出遠門把鎖鎖上了,鑰匙也會隨意地掛在顯眼的地方。我想,那時候的人心如果有形,大抵是圓潤透明的吧。

在工業流水線生產的今天,生活必需品早就不是稀缺資源,我們不是通過早起趕圩購得套鞋斗篷並辛苦將其挑回家,更不是家庭成員間自己親手把草蓆編出來,任何物品的獲得都太過容易,高效率的生產催促著我們頻繁地將必需品更新換代,時尚的風潮刺激著我們對物質樂此不疲的追求,然而我們卻恰恰忘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已是如此地不堪重負。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可以從黃孝紀這本極具南方地域特色的鄉土器物散文集裡讀到那些承載著人們生活過往的“樸素之物”,在這些非機器流水線生產的“普通之物”中,感受人與自然親近的渴望,那些與肌膚親密接觸的草蓆、點亮了黑夜的煤油燈、寄予了對祖先最真摯的祝福的錢鑿以及在鄉村盛宴中擔重任的湯罐,都是我們曾經有過的原態生活的真實憑證。輕輕地觸摸它們,一如觸摸隱藏已久的秘密,溫馨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