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的機會,海南或超香港成爲下一個世界金融的中心

超越香港是夢嗎?這樣的問題拋出來,會被轟炸:"白日做夢";或者是"下輩子或許會實現"之類的話。

但是在30年前,誰會知道曾經的一個邊陲海島,會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會成為國際旅遊島?

2017年的海南全省GDP公佈了,4462億元,很少吧。網上開始有這樣一種聲音: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省域經濟特區,經濟發展水平卻是三四線的,是一個落後的經濟特區。

但是,你見過30年前的海南,就不會對現在的海南說出這樣的話。曾經隸屬廣州管轄的海南,因為是一個海島,與廣州隔著瓊州海峽,與外面的聯繫紐扣僅限於水運,是一個皇帝都管不到的地方,作為官員的流放之地,海南也被因此稱之為"荒蠻之地"。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也因改革開放而興。從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開始,海南的命運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博鰲亞洲論壇的永久舉辦地、國際旅遊島、全世界第一條環島高鐵、世界長壽之鄉、航天衛星發射基地……這一切都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取得的成就。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海南或許還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漁村。

現在,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財,幫助海南深化改革開放。國家宣佈支持海南全島探索發展自貿區、自貿港。這也就意味著下一個世界中心,或許就是海南。

海南超越香港,會是痴人說夢?

不說別的,先說深圳。深圳的過去也是一個小漁港,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可以跟香港平起平坐了。試問,有誰能想到當初看起來破爛不堪的小漁港,會是現在的世界之窗?

來之不易的機會,海南或超香港成為下一個世界金融的中心

再來看海南,從1988年建省開始,在基礎設施、居民福利、農村和城市綜合治理等方面不斷髮展和創新。

在交通方面,全球第一條熱帶地區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於2015年全線貫通。

從生態環境來看,海南獨特的熱帶資源、清新的空氣、四季皆宜的居住環境,是位於國內的前沿。

從旅遊業看,海南是一個新興力量,2017年吸引了來自俄羅斯、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德國逾百萬的外國遊客和約5200萬國內遊客。

而且從今年5月1日起,中國對包括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在內的59國人員赴海南旅遊實施入境免簽證政策,免籤逗留放寬至30天,從團隊免籤放寬至個人免籤。

從企業方面來看,省內有世界500強的海航集團。京東集團海南區域總部落戶在澄邁;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已經正式和海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騰訊、華為等高新產業均已落在海南生態軟件技術園。

從產業來看,愛奇藝創意中心落戶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的正式開業,均已推動了海南文化產業的發展。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影視劇來到海南拍攝;

當然,瞭解海南的人,都知道海南是以國際旅遊島而享譽海外,是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所以,旅遊業也是海南重點的發展產業。但是光靠旅遊業就想超過香港?當然是不可能的。在今年,國家下發政策支持海南發展賽馬產業和博彩業。而且海南也開始了大型的"百萬人才"的招商活動,旨在引入這些高端的技術人才,帶動海南整體的、全面的產業發展。

而且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海南擺脫房地產,或將發展總部經濟和離岸公司》也談到,海南未來是一個聚集世界眾多名企的地方,涉及到各行各業。而在日前,海口制定三年計劃,爭取未來3年新增45家總部經濟。這也就是像我預測的那樣,海南要建立自貿區、自貿港,發展總部經濟和離岸公司是必不可少的。而海南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在讀書的時候,政治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而我們的俗語裡也有這樣的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永遠都是向前發展的。為什麼別人會成功,那是因為他比你更具有未來眼光。

現在的海南,確實比不上香港,但是未來的事,誰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