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將成績羣發遭家長怒懟,「一辭了之」能行嗎?


近日,一位教師的辭職信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寫信者是河南駐馬店市西平縣的一名小學班主任。事件起因是這位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裡,沒想到此舉招致了部分家長強烈不滿,認為這種舉動損害了學生和家長的自尊。

老師將成績群發遭家長怒懟,“一辭了之”能行嗎?

老師在他的辭職信中寫道:"家長們早上聲稱我會去門口道歉,如果不是,他們會告訴我西平教育局。"他還說他"精神病在家裡",因為他不適合和他的孩子在校園裡。

事件曝光後,大多數網民對老師表示同情,稱家長和孩子的家長"太多愁善感"。理解老師的委屈和網民的同情並不難。如果一個學生真的對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們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就不敢改善。當今的兒童享有較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環境,但缺乏"挫折教育"的機會。

當然,挫折教育不是為了挫敗孩子,也不是為了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教會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如何面對和克服困境,並從中汲取經驗,這樣才能成長和進步。

以"辭職信"為例。當學生成績差的時候,父母應該教他們的孩子以平常心去面對得失,努力提高成績。如果家長只知道如何發洩對老師的憤怒,卻不知道如何引導和鼓勵孩子,那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失職行為。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教師在這一行中的不成熟之處,就出現了"網紅"辭職信的字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處理家庭與學校的關係是其責任的一部分。面對父母的過度,辭職絕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如何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關係一直是一個難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誤解和批評。我也是一名教師,對此我深感深刻。事實上,即使這樣的特殊事件沒有發生,許多老師總是認為他們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常常想要"退出"。與此同時,公眾對家長的教學責任提出了許多批評意見。

老師將成績群發遭家長怒懟,“一辭了之”能行嗎?

家長與教師本應通力合作,共同為孩子創造和諧的教育環境。當下的現實是,家長與教師常常互不理解。平心而論,一小部分不負責任的老師不能代表教師群體,同樣,某些蠻不講理的家長也不能代表所有家長。

如果這樣的小事都能在家校關係之間製造裂痕,說明涉事班級的家校關係已經緊張到了一定地步。此時,比起為涉事教師鳴不平,眼下的公眾更應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在家長和教師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樑,讓我們的下一代享有更好的學習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