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碗 · 宋(海撈瓷)

宋 龍泉窯,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製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製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我國瓷器的外銷有著久遠的歷史,其貿易線路主要有北方的絲綢之路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宋代是我國海上貿易的繁盛時期,也是陶瓷之路形成和蓬勃發展的時期,瓷器已經代替絲綢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而海上貿易的瓷器數量是驚人的。2007年發掘的浙江龍泉市的龍窯遺址,其規模之大,足見宋代龍泉窯瓷器的數量相當驚人,而作為宋代主要出口瓷器的龍泉窯在歐洲也有相當大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國宋代通過海上出口的瓷器,地域之廣數量之多,實在難以統計。

從漢至清,我國外銷的陶瓷以數十億計,在航行於我國南海、黃海、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大西洋的古代船舶,只要有萬分之一因戰爭或自然的因素沉沒海底,累計的數量就是十分驚人,所以說,海底不僅會出現數量驚人的我國古代陶瓷,更有可能發現以往從沒見過的古代陶瓷器皿和古代陶瓷品種,它們的發現,完全可能改寫中國陶瓷史,使中國陶瓷史更全面更完整。

海撈瓷,顧名思義就是從海底撈出的。這些瓷器一般被發現於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船隻沉船後遺失的。隨著沉船打撈技術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海撈瓷開始面世,海撈瓷逐漸受到藏友們的關注,並迅速在收藏圈引起共鳴。

海撈瓷的真品率比較高,海撈瓷是直接從海底打撈上來的瓷器,這正是熱衷收藏海撈瓷的藏家們看重的一點,直接在沉船上打撈使得其真品率相對較高,年代和真偽的鑑定相對容易。

汝官哥鈞定,言瓷必五窯。

然龍泉之美君知否?

其工藝孕化出了瓷中聖品的汝窯

或盤曲或細碎的開片讓我們把玩再三,不忍釋手

最最珍貴的,是我們奉若經典那宋人的審美,至簡持用,大美不言

龍泉窯碗 · 宋(海撈瓷)

龍泉窯碗 · 宋(海撈瓷)

龍泉窯碗 · 宋(海撈瓷)

圓口,弧腹,口沿微收,小圈足,底足無釉。

龍泉窯碗 · 宋(海撈瓷)

胎體灰白,通體施粉青色釉。內外釉光一致,酥油質感飽滿,水銀光澤明顯。

上手釉面手感微澀,局部稍有失光,符合海撈瓷特點。

龍泉窯碗 · 宋(海撈瓷)

器型規整週正,工藝精巧,大小適中,為宋代龍泉大窯之精品,當時多銷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