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三山四水,九峪糞田

富平|三山四水,九峪糞田

話說蔡陽河

彭輝

蔡陽河位於陝西省富平縣流曲鎮北,發源於底店盆傾峪。富平地域為“三山四水,九峪糞田”之形勝,這盆傾峪便是九峪之一峪。明萬曆《富平縣誌》上說:“石窩山北深處為盆傾峪,內有車輞(wang)窯,廣十丈許,又折而西西一里,有牛窯,可容百夫,其東山有仙人洞。”古時稱“盆傾峪”溝渠為西河,“趙老峪”溝渠為東河,二者均為季節性洪水河。枯水季節乾涸無水,洪澇時水如膏泥,先民沿河修渠引洪灌田,故有“九峪糞田”之說。“西河,合盆傾、三泉、二峪水,南至河東,為孫家渠,弘治間孫世洪奏開者,灌小惠村田,今則上流無籍者,陰(下游)不得行。此一卒力耳,民莫能告焉。河西為朝陽渠,灌鄒村田。又南為流曲大川矣”(明萬曆《富平縣誌》)。據筆者實地考察,石窩山之洪自盆傾峪依溝湧奔而下,流經井康、郭家至上窯,這一段叫“西河”;又南經幹河至紅河村東溝,這一段稱作“幹河”;又蜿蜒而東南經西村、窯上、灰劉村至招賢村,這一段叫“西村溝”,又因西臨後漢尚書李彥溫故里而得名“尚書溝”。昔時,尚書溝兩岸居民多已燒製灰瓦盤、瓦罐謀生,其泥胎細膩,成品質量好,遠銷關中各地。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居民用的都是尚書溝燒製的灰色土陶器。尚書溝而南,從招賢村、馬家、趙家至南李堡,這一段叫“澗頭溝”;又東南沿蔡楊溝而南,經建國堡、康家樓、北段村直抵流曲鎮北門口,這一段名為“蔡家河”或“蔡陽河”。蔡陽河從流曲北門外沿城壕拐向東,繞城而南入順陽河。

富平|三山四水,九峪糞田

古時,西河是當地百姓賴以生存的母親河,沿岸多有先民鑿渠灌田的遺蹟。河東古“孫家渠”之渠首,或在幹河村或紅河村東溝一帶,導西河之洪入瓦李溝而南,經橋上而流向東南,繞經杜家、南崖、郭家窯、北四村,灌溉小惠一帶農田。河西古“朝陽渠”渠首,疑似在紅河村東溝附近,灌溉曹村鎮鄒村一帶農田。古時為防止蔡陽河洪水漫卷流曲鎮,曾在北段村西南古河道築有土壩,導引洪水由北段村南又東,繞至漢相廟而南,經流曲南康村西涌入流曲川,環繞流曲城入順陽河。

蔡陽河因蔡楊村而得名,想必古時蔡楊村之蔡姓為大戶人家。清末同治年間關中“回回亂”之後,富平人口銳減,縣府從湖北、四川等地,招募了大量流民墾荒。今蔡楊堡住戶大多為楊姓,其先祖來自何處,尚無準確史書記載。村南蔡楊溝的住戶,其先祖多為湖北籍。今之蔡陽河下游流曲至蔡楊堡段古河道,已修築為流曲通往小惠、底店的縣級公路。

富平|三山四水,九峪糞田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縣政府在小惠鄉灰劉村西南尚書溝修築土壩,修東干渠引入桃曲坡水庫之水,名為“尚書水庫”,欲灌溉曹村、小惠農田,後因壩基滲水而閒置。六十年代末,我在小惠小學唸書時,和幾個同學曾去尚書水庫撈魚,深溝裡僅有一汪水,淺可見底。用一截繩子拴了籠扔入水中,約摸半個時辰拽出水面,籠裡便有了一寸來長的小魚苗。1975年底,縣政府對尚書水庫大壩進行了整修加固,四年後竣工,1996年投入使用,2007年再次進行了加固。尚書水庫為富平北部旱塬最大的蓄水庫,壩頂高程585米,壩頂寬12米,底寬121米,壩長950米。其流域面積約37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目前主要用於灌溉曹村、小惠一帶農田。(2016.04.08寫於北京蓮花池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