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文:知甬

週末天氣炎熱,躲在家裡看書是最好的休閒方式。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借來已經有幾天了,今天索性把它看完,並且一揮而就這篇筆記。

讀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在中國教育史上,西南聯大無疑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歷史。這所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等組成的超級大學,應躲避日軍轟炸,於1938年2月從長沙西遷至相對安定的昆明。

西南聯大在昆明先後存續八年,網絡了朱光潛、陳寅恪、華羅庚、吳晗等一大批優秀教師,以“內樹學術之規模、外來民主之堡壘”的稱號,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大批卓有成效的優秀人才,為中國發展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汪曾祺在西南聯大就學的時候,就讀的是中國文學史、師從聞一多、朱自清、沈從文等。《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以回憶錄形式,收錄了汪曾祺的27篇散文,大多寫於上世紀80、90年代,可以作為研究西南聯大歷史的重要資料之一。

讀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國立西南聯大

汪曾祺他在開篇的《翠湖心影》裡寫道:“沒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為昆明瞭。翠湖在城裡,而且幾乎就挨著市中心……只能說,翠湖是昆明的眼睛”。其實中國很多城市裡有湖,且不說杭州的西湖,武漢的東湖,就我生活的寧波,也有日湖、月湖兩座湖在市中心。但昆明的翠湖是老百姓的湖,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昆明能夠偏安一隅,生活相對閒適,實屬不易。

但昆明也並非世外桃源。在《跑警報》一文裡,汪曾祺寫道:“有一個姓馬的同學最善於跑警報。他早起看天,只要是萬里無雲,不管有無警報,他就背起一壺水,帶點吃的,夾著一卷溫飛卿或李商隱的詩,向郊外走去。直到太陽偏西,估計日本飛機不會來了,才慢慢回來”當時讀到這段話時,覺得特別熟悉。仔細一想,原來是清華大學紀念建校100週年時,拍了部電影叫《無問西東》,導演完整地引用了這種話作為旁白,因而印象極其深刻。

讀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電影《無問西東》劇照

西南聯大的學風以“寬容、坦蕩、坦率”著稱,因此汪曾祺在書裡,始終流動著這樣的文字風格。他形容國學老師的唐立廠先生,“一年只理兩次頭髮,因此他的頭看起來像盧溝橋上的獅子。他寫聞一多先生性格剛毅,不畏強權,平時“始終留著山羊鬍子,上課時還抽著菸斗”,一次在蔣介石乾兒子家聚會時,還當眾破口大罵“蔣介石、王八蛋、混蛋”。

沈從文是汪曾祺敬重的老師之一。雖然沈從文的滿口鄉音和上課不成體系的風格讓他接受不了,但他非常贊同沈從文“用手來思索”的座佑銘,稱讚老一輩作家“執筆則為文”,不論寫什麼,哪怕是一個便條,都當作一個作品來寫。

確實,在互聯網、數據庫沒有出現之前,要成為大師,必須靠博聞強記,必須有一個“超級大腦”才行。哪像現代人,什麼都懶得去記了。哪怕是熟人的電話號碼也背不出,必須翻看通訊錄才能記得起來。

讀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西南聯大結束而專門發佈的佈告

金嶽霖也是汪曾祺的任課老師之一。這位老先生的出名,還因為其一生痴情於民國才女林徽因。雖然一輩子沒能得到林徽因,卻甘願一輩子為其守候。汪曾祺說金嶽霖“常年帶著帽子”和墨鏡,講話時仰著脖子,教授邏輯學時,常常把大家講得雲裡霧裡。

汪曾祺打趣自己學習不用功,自曝上課從不記筆記,期末時才借同學的筆記臨時抱佛腳。有一次因考前連續開了幾個夜車,到英文考試那天竟然睡過了頭,英文考試得了個零分。

當然他也打心眼裡崇拜認真學習的同學。有個同學聽聞一多先生講課,記了滿滿的一大本筆記。多年以來,把這本筆記本整理出來,出版了一本《聞一多講唐詩》,真是厲害。

讀汪曾祺《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昆明風光

作為一個窮學生,汪曾祺在昆明的日子過得極其清苦,甚至到了吃不起飯的地步。一次實在餓極了,只好把一本英文詞典拿去賣掉,換來一頓飯吃。好在昆明人極其友善,他的房租老是付不出,房東也從不催交,“似乎是出於對知識的憐惜心理”。

但可以肯定的是,汪曾祺是十分感謝那段時光的。昆明的山水、人情、風物,以及雨季、茶館、市民,還有菌菇、米線、餌塊、魔芋豆腐、汽鍋雞等美食,都給他留下了深刻而且美好的印象,因此隔著數十年之後,仍然能夠生動地描寫出來。

一個城市,因為有數不勝數的大師、名家生活過,城市的文化底蘊立刻深刻了許多。雖然西南聯大的八年時間,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是對於昆明這座城市,無語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