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爲何留不下有想法的年輕人

湛江為何留不下有想法的年輕人

湛江樓市通公眾號運營半年,靠內容進行增粉的動力差不多已經用完,按照專業的公號運營套路,現在已經度過最艱難的原始積累階段,有了一大批粘性很高的粉絲,需要進入第二階段,藉助外部力量快速增長階段。

按照正常套路,現在我需要找一些同城互推資源了,互惠互利共同成長,但是……在湛江找不到,除了一些吃喝玩樂的號之外,其他的一片空白。回頭看看其他城市滿屏閃爍的互推群,令人黯然失落。

現在,在我面前有三條路,1.從注意力上放棄這個公眾號,根據興趣偶爾更新一下,把更多精力放在本職工作上,然後逐漸放棄這裡;2.加大投入,多花點錢投廣點通,用資金支持增長。在流量昂貴的今天,這對我來說很辛苦,流動資金有限且公號商業回報幾乎沒有;3.賣掉。不過我心理上接受不了,可能寧願註銷也不會賣掉。

這是一個過程,也是我應該面對的一個選擇,不重要。所以,如果哪天我不再更新了大家不要感到奇怪,如果哪天我接到了商業廣告也不要驚訝,不管怎樣都應該替我感到開心,改變就是進步,發展就是解脫。

我並不沮喪,只是忍不住想嘆息,湛江好像依舊留不住任何有才華的年輕人,跟多年前一樣。

01

湛江為何留不下有想法的年輕人

3年前,何茂坤滿懷著對湛江的失望和新生活的希望到廣州重新開始,3年後他再回到湛江的時候,當時的失望已經化身為了絕望,走的時候是買不起廣州的房子,回來的時候連湛江的房子都基本買不起了。

作為1990年出生的北方小夥,何茂坤說自己已經被廣東給同化了,再回北方生活已經不適應了,特別是吃的方面,對廣東飲食的愛已經根深蒂固。

當年被某事業單位招到湛江,開始的時候猶猶豫豫要不要留下,終於被清閒的工作,悠閒的生活打敗,不想動彈,3年轉瞬即逝。

焦慮來自於對比,看著在大城市的同學,經過3年的歷練均已經有了不錯的成長,而他還是渾渾噩噩,每月不到4000的工資,職位上的升遷無望。平靜彷彿一夜之間被打破,焦慮從任何一個角落蒸騰而起。

每天坐立不安的何茂坤,上下班看到破敗的赤坎老街就莫名焦躁,對自己生氣,對當年畢業時候的選擇生氣。

嚴辭拒絕了父母提出的在湛江買房的建議,掛了電話感覺萬念俱灰,感覺人生就這樣釘在湛江了,一眼看到頭,昏暗的毫無起伏。躺在床上瞪眼盯著天花板到深夜,他起身打開電腦開始在招聘網站上找工作。

02

廣州的時間好像比湛江的時間過的快,何茂坤說,很喜歡廣州,但是很少有時間靜心體驗廣州的生活,在一家外貿企業上班的他,忙的像一條狗一樣,早晨慌張趕路,晚上拖著疲憊身軀回家,週末窩在沙發裡不想動。人就是很奇怪的動物,在閒的時候憂慮前途,在忙的時候又渴望生活,這總結為一個字就是,賤!

2017年上半年,何茂坤所在的公司開拓湛江市場,公司內部開放湛江崗位的申請,願意來的同事工資加2000千,另外每個月發1500的生活補貼,何茂坤每天刷無數次公司網站上的報名網頁,申請者一直為0!

每月加3500就想讓年輕人放棄都市的繁華,可能性不大,每天路過的繁華也是繁華,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支撐生活的重要支柱。

HR終於主動找到了何茂坤,他們對他的履歷非常的清楚,當著他的面也說,小何是全公司最合適的人選。不同級別的領導共跟何茂坤談了3次,最後以每月工資加3000,補貼每月2000,達成共識,用何茂坤的話說,他“屈服”在了這點微薄的薪水面前了,心底有些許的如釋重負。

何茂坤的月薪已經達到了15000元/月,在廣州這也算是不錯的待遇了,來到湛江肯定算是頂級。

很快所謂的高薪被湛江的房價按在地上蹂躪,2017年下半年,他回到湛江還沒站穩腳跟,房價就在他面前以看得見的速度上漲。等他回過神來,房價已經站穩15000元/平的高位。

當然,被派回來的時間長度不確定,他起初也沒有在湛江買房的打算,在他印象中湛江房價一直就應該7字頭。他算的是另一筆賬,當年父母提議他在湛江買房的時候,全市均價5字頭,京基城也是6000+可以搞定,首付25萬以內可以搞定,持有到今日這套房子起碼賺80萬。這是他多少年的工資啊!

耿耿於懷!

03

在金沙灣旁的一個飲料店內,我對何茂坤說,你現在的收入水平,在湛江買一套沒有啥壓力啊!可以留意留意啊!

何茂坤搖了搖頭,很久沒說話。

他們公司在湛江的業務開展的很順利,規模不斷擴大,他的收入也在慢慢提升,但是對於湛江的情緒很複雜,在喜歡中有一絲不甘心在攪動。

他說:“如果我現在是40多歲,那肯定就安下心來在這裡了,但是我總覺得自己還有發展,而湛江提供不了這個機會。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能在廣州買一套房子,即使老破小也行,只要是留在廣州,就有希望,再過幾年手頭有錢了,再在湛江買一套房子,那是留給60歲之後用的。”

04

湛江為何留不下有想法的年輕人

在湛江生活的年輕人月薪超過4000的不多,絕大部分人勤奮而努力,但是依然縮衣節食地生活在底層,他們不關心政治,不關心經濟,更不想關心眼前的樓市,但是高昂的房價總是需要面對的現實,除了抱怨和咒罵,別無他法,明天早上還要伴著日出踏上電動車趕往公司,生怕遲到了會扣掉那可憐的200塊的全勤獎。

智聯曾經做過一個年輕人流動熱點圖,湛江的年輕流出人口最大的流出地是深圳,其次是廣州。作為全國最開放包容的兩個一線城市,也承載的無數湛江青年的夢想。每個人關於成功的標準不一樣,而現在一線漂泊的青年的成功標準已經直白的定為了,在所在的城市買的起一套房子。

按照這個標準,不知道多少廣漂深漂的湛江青年已經成功。根據二八法則,肯定更多數的人是不成功的。

每年有大批大批的青年流出,同一條路上,每年也有大批大批的青年流回。要走的我們留不住,要回來的我們能不能給個機會?這,很重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