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忒修斯之船悖论看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做“忒修斯之船”悖论。

忒修斯是希腊神话中传说的雅典国王,一次,他带领着伙伴们乘船返回雅典,在海上漂泊久了,要给船换船板及零件。那么问题来了,假如忒修斯 之船所有的船板和零件都被换了一遍,这时候的船还是不是忒修斯之船?
从忒修斯之船悖论看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由于这个悖论的古老,历史上的哲学家很多都对此进行了回答。

目前普遍认为,这艘船还是忒修斯之船。思想来自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认定一件事物要看其形式。每一件事物的成分也许相同,但组成形式不同,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事实上,从物理学上讲,你我与一只猫、一匹马、一头大象没有本质的区别。

回到这条船上,假设你一直在,从全新的忒修斯之船开始,到没有一块木板是最初的,你始终都会认为,你一直在忒修斯之船上,你没有下过船。无论是对于船上的人来说,还是其他人来说,这条船就是这条船,只是从所有被替换的木板来看,这条船似乎已经整体替换过了。但自始至终,这条船的形状、形状、结构、目的都没有变过,所以这条船仍旧是忒修斯之船。有的说法是,其具有时空连续性,因此不变。

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2年,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中间经过了无数的球员、教练,赢了很多场球,也输了很多场球,战术打法经常调整,俱乐部经理换了很多,甚至老板也换了几次,俱乐部资产从少到多,球场修缮也不计其数,更是有着数不清的人为皇马俱乐部服务过、兴奋过、哭泣过。皇马依然是皇马。


再举一个例子,瓦格良号航母从乌克兰退役,它仍旧是瓦格良号航母,直到它被改装、修缮、重构,并贴上新的标签,它就变成了辽宁号,因为它的性状和目的都改变了,时空连续性也被破坏。

此外,如果忒修斯之船被换下了的那些部件还能用的话,再重新组装成一艘船,必然长的和忒修斯之船一样,那它是忒修斯之船吗?显然不是,因为这些部件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来说,已经与最初的忒修斯之船没有了关系,不具备时空连续性。
从忒修斯之船悖论看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一块石头,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板,要雕刻一个神像,他一锤子一凿子地下去,最终雕刻成功的时刻,我们可以说,这块石头不是原来的石头了,变成了一个神像。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米开朗基罗到底哪一锤子下去的时候改变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改变从量变到质变,的确是真理。对于忒修斯之船我们已经没有异议,对于更复杂的事情就很难判断了。

从忒修斯之船悖论看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人体是一个整体,每天都有新的细胞生成,旧的细胞脱落,据说人体细胞每隔七年就更换一次。难道人每隔七年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吗?当然不是。不过还有这种情况,在影视文学中甚至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表示:他经过一些事情,已经变了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外表没有任何变化,但心理、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做事的方式,可能都改变了,这个人也许就不是原来那个人了。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有多么复杂。一只美国蝴蝶扇动翅膀也许能引发一场南美的风暴,一个马蹄铁掉落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褒姒一笑让周幽王失去了国家,也失去了性命;希特勒在敦克尔克的犹豫,给自己留下了日后毁灭其“帝国”的敌人。

​ 但是,万事万物又是有规律的,从分子、原子到质子、电子再到夸克、粒子,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人类在一步一步地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从复杂的市场中找到利润的源泉,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也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长袖善舞。

由于能力终究有限,我们不能完全认知我们周围的事物,但可以尽自己所能去发现,去尝试,而不必畏惧世界的复杂,从中取得自己能够取得的价值,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