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軍歸來 帶著一個「沒有英雄」的龍湖走向現實!

吳亞軍歸來 帶著一個“沒有英雄”的龍湖走向現實!

龍湖2018年中期業績會

8月21日,久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吳亞軍出現在龍湖集團(00960.HK)2018年中期業績發佈會的現場。依然是幹練的短髮、標準的吳氏笑容、黑白系的服裝搭配。按照往常的慣例,CFO趙軼及CEO邵明曉分坐於她的兩側。

上半年,她隱匿於公眾視線之外,卻身陷流言之中,傳聞甚囂塵上,龍湖同樣飽受高管出走、業績增速下滑以及質量問題的“陣痛”。然而,事情的轉變總在不經意之間,在吳亞軍缺席龍湖的日子裡,龍湖並沒有偏離原有航道,總體呈現了上行的趨勢。

就在業績發佈會開始幾個小時之前,龍湖集團公告披露了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龍湖簽約額971.0億元,同比增長4.8%,營業額271.2億元,同比增長45.9%。淨利潤為54.3億元,同比上漲21%。

在某種程度上,龍湖“機器”還在按照吳亞軍所強調的“龍湖沒有英雄,要讓公司變成一個高效的、戰略性有機體”運行。

“甩手掌櫃”之下,一方面,吳亞軍正試圖讓龍湖在規模、利潤、負債上找到一種平衡,深耕主航道業務。另一方面,她也正嘗試通過系統及更加科學化的方式升級龍湖管理。

兩週前,龍湖集團品牌換新,右上角添加的轉角圖形與原有首字母L的構圖形成聚焦而開放的空間感,顏色延續原有藍色的主基調,並改用明快淺藍色,文字則由“龍湖地產”變為“龍湖”,修改後的標識顯得簡約而現代。

吳亞軍歸來 帶著一個“沒有英雄”的龍湖走向現實!

攜帶“新”龍湖歸來,吳亞軍會從半年報中透露哪些線索? 龍湖的加法與減法

如果將企業看做個體,25歲的年紀已經告別青蔥。作為渝派房企的代表,龍湖一直在尋找一種可以實現現金、利潤、增速最大公約數的安全邊際,具體則表現為減速、降債、增地、多元化。

在專注高週轉的碧桂園公佈放緩“腳步”之後,不會在地產開發業務上單邊加槓桿、擴規模已經成為龍湖的共識。雖然上半年銷售額簽約再創歷史新高,但就數據來看龍湖的銷售增速同比確實在減緩。

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龍湖實現簽約銷售額為971.0億元,同比上漲4.83%,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49%。而2017年上半年,龍湖實現簽約銷售額926.3億元,同比增長140%,完成當年提高後銷售目標的61.75%。此外,在發佈會現場,邵明曉透露了2018年龍湖的全年的銷售業績為2000億,維持相比去年增長率接近30%。

吳亞軍歸來 帶著一個“沒有英雄”的龍湖走向現實!

對於銷售額的問題,吳亞軍曾用騎自行車來打比方:做公司就像騎自行車,騎得慢而不倒比騎得快更難,因為那需要更多風險平衡。 減速之外,負債方面也同樣說明了問題,上半年龍湖綜合借貸為人民幣1079.3億元,淨負債率(負債淨額除以權益總額)為54.6%,距離行業70%—80%的警戒線還有較遠的距離;在手現金為人民幣421.3億元,綜合借貸總額為人民幣1079.3億元。 “減法”之外,“加法”也在進行。土地作為開發商生存的重要生命線,寓意著開發商的壽命。在保證現金流的前提下,土地存儲越多,開發商壽命則越長久,土地質量越高,則開發商的成長就更為健康。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龍湖新增收購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1298萬平方米,平均權益收購成本每平方米4849元。其中,權益面積898萬平方米,數字接近2017年約1100萬平方米的全年總量,拿地成本亦有增加。 “拿地是量入為出,截至6月底,龍湖集團土地儲備達到6000多萬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土地成本5100元,售價是15000多元,大概3倍關係,這是比較安全的。未來在這個倍數上,土地獲利能力能夠保證。”邵明曉說。 與集團LOGO一同改變的是,“龍湖房地產”在今年3月份更名為“龍湖集團”,這也意味著龍湖開始向多元化進軍。在傳統紅利漸趨消失、政策週期高波動的壓力之下,房企面臨著多元化轉型的誘惑,萬科瞄準了物流、金融、城市服務、長租公寓、教育等領域,碧桂園則向農業、產業、教育等行業進行持續發力。第二梯隊的富力、世茂、遠洋等房企也紛紛試水產業地產。 龍湖則將C1地產開發、C2商業運營、C3長租公寓、C4智慧服務確定為四大主營業務,此外,養老業務和產業新城也是其業務探索的方向。“空間為體、服務為用”一直是龍湖確立的企業發展理念,吳亞軍稱,“龍湖未來仍然將圍繞空間建造和運營,以及空間裡人的經濟生活活動展開的。所有業務底層是龍湖自己的一套運營體系和數據平臺,如果沒這個基礎,隨便做加法可能只會變成累贅,而不會變成盈利。” 一套“加減法則”,龍湖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今年上半年龍湖毛利率為37.1%,相對於2017年36.5%有所上升,今年上半年核心權益後淨利為37億元相對於2017年的28億元,同比上升31%。 與此同時,Wind數據顯示,從2018年1月1日至5月8日,中金、瑞信、大和、高盛等多家專業投資機構,累計發佈增持龍湖集團的報告多達22份,且最高股價已預估至30港元/股左右。而截至5月9日收盤,龍湖24.00港元/股的股價較52周高點回落13.36%,但仍較一年內12.84港元/股的

谷值高出86.9%。 另類“百億目標”的打法

行業內有一種說法,賣住宅的是小學生,賣商業地產才是大學生。商業的持續經營,為公司創造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而豐富的商業配套則有利於提高住宅產品的溢價水平以及競爭優勢。

在“空間即服務”的頂層戰略設計下,龍湖商業對商業地產情有獨鍾。半年報數據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龍湖投資性物業租金收入為18.5億元,增幅高達62.8%,在所有業務中發展迅速最為迅速。其中,商場、冠寓、其他收入的佔比分別為90.7 %、7.5%和1.8 %。

當房企喊出一個又一個住宅銷售破千億口號時,龍湖從另一個層面提出了它的“百億目標”。在今年6月份,邵明曉現身上海龍湖某品牌活動時說:“商業地產是資本的遊戲,C2+C3+C4業務會成為龍湖另一個增長極,整個經營型收入要在2020年突破150億元。”

龍湖加緊了商業的佈局速度,截至2018年6月底,集團累計開業商場數量26個,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97.0%,主要在建的商場為18個,合計在建面積為191萬平方米。

“今年商業整體租金收入可能會到36、37億左右,長租公寓也會達到5個億,兩部分相加跟利息之比是1倍,或在0.8、0.9的水平。未來趨勢肯定會接近1倍,甚至會超過1倍,這個也是我們對評級機構的承諾。”趙軼在發佈會現場上表示。

吳亞軍歸來 帶著一個“沒有英雄”的龍湖走向現實!

在“租售並舉”的政策影響下,長租公寓領域正值風口期,已成為全新的市場藍海。據鳳凰網房產瞭解,龍湖在房源選擇上,多以20%是重資產,80%是輕中資產的模式進行,自2016年成立以來,冠寓已陸續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重慶、成都等 16個一線及領先二線城市開業運營,累計開業房間數量超2萬間,已開業冠寓整體出租率為76.2%,其中開業超過六個月的項目平均出租率為90.1%。

業務運營需要人才,在規模化競爭趨嚴的當下,網羅優秀人才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增加有力的“砝碼”。與碧桂園、萬科、融創等公司管理架構完全不同的是,龍湖它強調集團權威。一般與龍湖同一量級的房企,普遍採用三級管理架構,即在集團下設區域公司,再在區域公司下設城市公司,而龍湖卻一直沒有設立區域公司,這一定導致了公司效率低下的問題。最近半年,龍湖就有三位集團副總裁級高管離職,他們分屬投資、戰略、營銷等領域。今年3月,龍湖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王亞軍由於個人原因離開龍湖,成為龍湖人才流失的縮影。

為了提升管理,2016年底,吳亞軍在龍湖提出了“平臺+端”的變革構想,想要通過一種科技的手段將龍湖的管理進行升級。在發佈會現場,吳亞軍道出了做“平臺+端”的意義:“不是靠某個領導特別民主,授權一線,而是需要指揮系統本身自帶知識、權限、流程、模板,直接賦能給前線。當遇到問題時,前線直接呼叫,後臺馬上支持,這是管理升級的需要。”

對於人才管理,吳亞軍稱,行業是一潭活水,沒有辦法阻擋(被挖角),龍湖更關注的是更優秀的員工是否被放到該放的位置上。

“我們要消滅決策中的黑盒子,中醫式把脈也要消滅,要相信系統。”

在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吳亞軍寫下這樣一段話:“新面貌的龍湖,依舊選擇以有生命的空間為載體,以有溫度的服務為手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不斷交付滿意、驚喜與共贏。一個組織真正的成熟,是大道至簡的通透、是精細執行的靠譜、是人才涵養的厚度、是價值文化的浸潤。未來的方向既已認定,我們自當心有所向,又心有所惕;擇善同行、不負過往,無遠弗屆!”

縱然現實路徑並沒有如同想象一般順利,但是一個“沒有英雄”有序運行的龍湖正在從吳亞軍的構思走向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