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爲國家交公糧出義務工的農民,國家有什麼好的待遇提供?

眼鏡超人



周天一景


五六十年代的農村人誰還沒有給國家交公購糧、各項提留款的親歷經歷?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前的都是參加過修路、治河、改土等等義務勞動的人群。如今的他們都已是年逾花甲、或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國家還真得對這些曾經做過貢獻的老人們有了好政策:

【1】社會福利機構養老。雖然說它是公立的養老院,養老對象主要為農村的“五保”老人;【2】新農保保障老人的最低生活費。國家為了保障農村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給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養老金,每人每月由以往的55元今年提高到了85元。說起來還是太少,很難解決大的問題,但基本上保障了農村老人平時的油鹽醬醋,水電費;【3】強化了農村老人的醫療保障。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都會定期上門為老人體檢,讓老人在家中享受免費的養老服務,同時有政府主導的家庭醫生簽約,讓老人們能夠直接獲得專業又方便的醫療服務;【4】高齡補貼。對於高齡老人,地區之間年齡界定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從70歲算起,也有的地方80歲或90歲才算。又因地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同,都在每月80元左右;【5】失地養老金。近年來,因國家建設和發展需要,一些地方徵用了農民的田地。而當田地被徵收後,農民年老了,便可領取國家專設的失地養老金。具體數額依據徵地面積而定。一般來說最少的每個月可領取10元,最多的每個月接近100元;【6】

喪葬費。隨著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保障能力的提高,農村老人去世後,從2015年1月1日起國家給予相應的喪葬費補助。其補助標準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一般國家喪葬補貼至少是800元,加上當地相關補助會在1500元左右。

以上這幾個方面應該是國家對繳過公購糧、幹過義務工的那些農村老年人的優惠待遇了。隨著國家經濟的日益發展,農村養老制度的不斷完善,老人們一定還會有更好的待遇。但願他們永遠健康,永遠長壽!


提神只為自己


記得小的時候,每到秋收之後,父親總要去交“上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公糧,記憶中多次回來都說又被扣了多少的秤,心疼至極!每年冬天農閒的時候要自備乾糧去“打河堤”,也就是出義務工,每年大概有一個月左右。有幾年是不用出義務工了,每年出錢,直到2006年全面取消了農業稅。

農業稅取消了確實讓我的父輩們高興了一陣子,尤其是後面還有補貼,這可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然而,父輩們並沒有高興太久,發現化肥漲價了、種子漲價了、農藥漲價了,而農產品價格並沒有太大的漲幅,農業仍然沒有收益。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問題,就是國家抬高工業產品的價格,而壓低農產品的價格,這樣通過一高一低,從農民身上獲取了大量的剩餘,這個具體的數據爭論不一,從一萬億到三萬億的說法都有,不管具體是多少,毫無疑問,農民為國家工業化初期的原始資本積累貢獻了巨大的支持。

在戰爭時期更不用說了,農民人力、物力、財力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記不清是哪位開國將軍說過:淮海戰役是農民用手推車推出來的。

在國家困難的時候,全體人民貢獻自己的價值沒有問題,中國一直是農民為主體的國家,所以我們看到農民為國家成立與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強大了,財力也不是那麼薄弱了,特別是工業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應該拿出一些利潤來回饋當初做出巨大犧牲的農民,個人覺得應該給全體農民在如今每月不到100元的養老金至少提高到每月400元,條件好的地方應該有所增加,同時,提高基礎醫療保障,讓農民也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文史愛好者小許


過去大家都是為了生存,都不容易。近年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了,社會保障的層次也越來越高,農民可以享受的社會福利也越來越多。當然,多數社會保障政策不僅僅是面對農民,而是面對所有人的。

首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最低可以達到一百元標準。只要正常交費,國家話,還會額外補貼資金進入個人賬戶。

到達退休年齡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不僅包含個人繳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還包含政府補貼的基礎養老金。

2017年我們有1.56億城鄉居民老人享受退休待遇,人均養老金水平是125元每月,其中國家補貼113元。這部分錢,可以說是對以前所有建設我們祖國的老人們的回報吧。2018年1月1日,國家又將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上調了18元。各地也在陸續提標,目前全國基礎養老金最高水平的是上海市達到了930元每月,北京市710元。


在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應的制度實施之前,已經達到60歲的老人,國家規定直接可以不用交,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呢?

它是由居民承擔一部分,國家補貼一部分共同構成的一種福利醫療保險。2018年全國最低繳費標準是180元每年,政府補貼標準不低於450元。青島市市最低標準260元,政府補貼610元。青島市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分別是80%,75%和65%,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有效降低了我們因病致貧的可能。

對於失地農民,國家也有相應的養老金政策。不過後續被陸續納入進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中。

農村老人如果生活沒有著落,贍養人沒有贍養能力,那麼可以到養老院集中供養,也可以五保戶,低保戶的身份,分散供養。

對於80歲以上的老人,各地政府會給以補貼。山東省的普遍標準是針對低保家庭的老人,不過很多地區擴大標準,將所有老人都納入了。對於百歲以上老人,會有額外的補貼政策,山東省是每月300元。上海市高達650元。

最近幾年,一些地區也在對農村失能老人建立護理補貼機制,每月100到200元的待遇。雖然待遇低,但也比沒有強,未來經濟改善後,標準可能會提高。青島市等一些地區正在建立失能護理保險。

剩餘兩項就是對農村人口的專項照顧。首先就是宅基地的無限期使用權,國家正在探索宅基地的三權分立,試圖將宅基地使用權流轉起來。對於不需要老家宅基地的農村老人,可能換取一部分收入。

第二項就是土地承包時間,再次延長30年。實際上我們農村土地的承包權確立,一般是以1997年開始。第一輪土地承包權,將於2027年底到期。再延長30年,將到達2057年,即使去世也不會收回,而是可以繼承的。種不動地的老人們,可以通過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獲取一定的養老金收入。


其實我們國家各式各樣的福利確實不少,但是標準也不是很高。還是希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夠提高大家共同的生活水,讓大家生活得更幸福


暖心人社


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一直非常關注、關心。近幾十年來,國家每年下發的一號文件都是關於“三農"問題的。可以說,為了讓農村發展、農民富裕、貧困農戶早日脫貧,國家出臺了一個又一個的惠農政策。

為了讓那些為國家交公糧出義務工的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2009年和2011年國務院先後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2年在全國所有地區全面推開,基本實現兩項制度全覆蓋,這標誌著我國覆蓋全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全面建立。

2014年國務院在總結新農保與城居保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將兩項制度合併實施,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制度名稱、政策標準、經辦服務、信息系統“四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共同構成我國養老保險的兩大基本制度平臺。

與此同時,國家推出一系列農村養老補貼政策。

1、60歲後可以領取養老金。國家從2018年1月1日起將農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提高到了每人每月88元。巳經超過60歲的農民可以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即使沒有交過養老保險,每個月也都有88元的養老金。繳納過15年養老保險的,會根據繳納的檔次不同,每個月可以領取400元至1300元的養老金。如果你沒有繳納夠15年的農村養老保險還可以一次性補繳,到了60歲就可以和城裡人一樣直接領工資了。

2、失地農民可以領取養老補貼。

咱們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失地農民越來越多。失地農民沒有土地收入,所以國家給予這些人養老補貼。首先這部分人可以在繳納養老保險時享受80%的補貼,也就是說只需要自己繳納20%,如果你選擇繳納每年500元的檔次,一年也只需繳納100元,就可以領取每月1300元的養老金。而且這部分還可以貸款繳納,到時候直接從養老金里扣除,這樣來算還是很划算的。

3、高齡老人有高齡養老補貼

國家對80歲以上的老人給予高齡養老補貼,80歲到90歲可以多領取200元,100歲以上的每個月可以多領取500元,這部分錢是隻有達到年齡就給的,所以千萬不要忘記領取。

4、農村退伍老兵

在農村,有不少農民在年輕時就入了伍,退役之後又回到了農村生活。國家對農村退伍老兵是有特殊優待的,比如說創業方面有補助,就業方面會優先考慮,給予了退伍老兵極大的方便和優待。當然了,養老上也不會忽視,要讓退伍的農村老兵老有所養。在養老保險的繳納上,退伍老兵可以用服役時間抵扣繳費年限,如果服役5年,那麼15-5=10,就只需要繳納10年的費用,可以省不少的錢。此外,農村退伍老兵還有生活補助,每個月的補助加上基礎養老金和養老保險的錢,根本不用為養老犯愁。


葉公來幫忙


本人農村長大,十四歲就參加公社水利工程,早五點到工地,晚七點收工。但題主說全是給國家乾的並不準確,只有公糧作為農業稅是給國家的。其餘義務工和"三提五統"都是給自己的集體經濟組織上交的。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的是"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和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盡相同。現在農村有公益性工程(如修路)是釆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由村民代表會議民主決定。農民占人口大多數,在"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幾十年裡,農村和農民貢獻是巨大的,全社會也普通承認。國家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已經好多年了,早已取消農業稅,現在種糧有財政補貼。農村已經開始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土地政策,會逐步形成絕大多數農民離開土地從事工商業、服務業的局面,農村也將城鎮化,再隨著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的城鄉全覆蓋,城鎮化"農民"和城市居民的差別逐步消失了。


SirJanzen


對那些為國家交公糧出義務工的農民,國家有什麼好的待遇提供?

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這就是目標。

咱們一定要緊跟國家主流的方針政策來處理自己的事情。俗話說國計民生,有大國才有小家。

以前農民為國家交公糧出義務工,那是義務。因為國家把集體的土地無償的給咱們農民耕種,從而能吃飽穿暖。所以交公糧出義務工是應該的。農民在過去的幾十年,對國家的工業化建設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這也是農民值得尊敬的地方,可以說農民才是大公無私的群體。

但實際的情況是,農民基數太大了,有好多億萬農民。不是一下子都能照顧過來的,現在國家富強了,已經開始工業反哺農業了。這一點從這幾年的形勢就可以感受到的。現在國家搞的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產業扶貧項目,三農補貼等,不都是在反哺農業嗎?

還有農村現在的社保醫療養老政策等,都在慢慢的有序進行,但要時間來操作,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全面的鋪開的。

未來的農村願景就是逐步的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農民的社保醫療和養老問題和城鎮居民同步,待遇一樣。


農民妹子一枝花


涉及到農民的問題總是有人抱怨和城裡人攀比,今天就借這個問題來分析一下,看看國家對城裡的工人和對農村的農民那一個更加關心,我是工人,我妻子是農民,所以對於我們這個工農相結合的家庭,對於城裡和農村都比較瞭解,工人從工作起就是工廠的僱傭工,工人所創造的價值屬於工廠的,而工人只能領取固定的工資,而且還要繳納養老金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去除這些工人能領到手的錢幾乎都不夠用,所以工人都是節衣縮食的過日子,再來說農民,農民繳納公糧是從包產到戶開始,土地使用權歸農民自己所有,土地所產生的效益也是農民自己的,交公糧只是土地使用稅,是交小頭自己留大頭,而且土地是幾十年不變,就算今天分到土地明天去世,土地的使用權也不會被收回,所以不會產生沒有經濟來源的局面,就算老了土地誰種誰負責養老,所以工人上班所創造價值是工廠拿大頭,工人拿小頭,退休後就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所以才會有養老金,自己繳納一部分,工廠負責一部分,而農民土地不會收回所以沒有養老這一說,在說建設,有人說國家只建設城裡,不建設農村,聽起來好像國家只關心城裡而不關心農村,但是仔細觀察一下,農民絕對不會喜歡國家建設農村,首先國家搞建設就是從工人下手,那就是下崗,下崗後工人一無所有,完全靠自己謀生,然後就是城市建設,把城裡人都趕到樓房裡去住,而且原來的房子沒了還要交錢才有的住,還要繳納物業費取暖費,農民自己想想,如果國家真的建設農村,農民會願意嗎?而且國家這些年不但不要土地稅,還要補貼農民,還允許農民進城打工增加農民收入,看看國家對農民和工人的做法,你說國家不關心農民嗎?不關注農民嗎?農民不領情反而抱怨,作為下崗工人的我真的無語。


戒心224


謝謝!

說到交公糧只有60、70、80年生的人知道。

交公糧是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由多到少到03年免交,過中的辛酸回憶起來都是淚,種出來的糧食拿到糧所去交要的是:一干、二靜、三飽滿,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口糧有時都不夠吃好彩那年頭有番薯多,像我這批人都是吃番薯長大的。

不要說待遇,一點待遇沒有就連糧食補貼也不是年年都有。

現在種一茬都吃不完但錢也難賺除去機耕、種子、肥料、農藥一點賺頭都沒有。

現在誰手裡還有這本紅本本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abe200094ab329dba178\

農民小隊長


翻開中國的解放戰爭歷史,我們應該知道,沒有農民把自己的兒女送去參軍、沒有農民後方的支援,就沒有新中國的解放!

解放後,沒有農民戰天鬥地,扒溝調河,是農民參與了治理黃河,淮河,才減輕了水災。

在後來,分包到戶,沒有農民交的公糧,工人就沒有糧食吃。即使現在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可是我們農民工參與了城鎮建設當中去了。

我們農民不僅為新中國的解放,還是建設,都是做過貢獻的!

工人有退休金養老金,而農民沒有,是不公平的!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本人和他們的父輩們都為國家做出過貢獻!理應受到國家的補助。

他們的養老問題,需要國家提高養老補助就可以了。而且農民最易知足。不像城裡人,每月7000-8000元,甚至上萬元,還不知足,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