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當前樓市的焦點,是房租大漲。

“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上圖是今天“21世紀經濟報道”刊發的一份“主要城市租金狀況”,可以看出租金大漲的城市不少,“風暴眼”裡的北京並不是漲幅最大的。

與此同時,一個段子在朋友圈流傳——一位要求“漲房租”的房東對租戶說:我如果拿買這套房子的錢去做銀行理財,每個月收入至少一萬六千塊,租給你才六千塊,相當於每個月補貼你了一萬塊,懂不懂!

情況真是這樣嗎?

不妨算筆賬。

在北上深的中心城區,配套稍微好點的90平米住宅,大概售價在1000萬左右。1000萬如果去買銀行理財,目前中小銀行有接近5%的年收益。

“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上圖是“MS銀行”APP上的截屏,4.85%年收益的產品比比皆是。即便按照4.85%,1000萬元每年理財收益也有48.5萬元,相當於每月4萬元。90平米的房子完成裝修,再配齊傢俱家電,一般來說能租到1.5萬元左右,想超過2萬元就有一定難度了。

1.5萬元的租金,跟每月4萬元的理財收入也是沒有辦法比的,中間差價是2.5萬元。這還沒有計算裝修、傢俱家電的費用。

或許人會說:你這種算法相當於全款購房,不科學。

那麼我們按照貸款方式計算一下。

能出租的一般不是首套房,至少是第二套房。在一線城市,或者強二線城市,二套房首付動輒要7成,最低也要5成。1000萬的7成是700萬,5成是500萬。即便不算銀行利息,這些錢做銀行理財,月收入也在2萬元到2.8萬元。相對於1.5萬元的租金,看起來仍然是“補貼了租戶”

即便如此,大家仍然打破了頭要去買房子,爭著去做“補貼租戶”的賠本買賣,這是為了什麼?

其實說到底,大家根本不看重租金收入,看重的是房子本身的升值、保值。有些人甚至讓房子空著,還要買更多的房子。

所以,當有人拿理財來跟你計算買房子劃不划算的時候,你根本不需要跟這些人理論。凡是通過這種方式給你算賬的人,要麼是特別聰明的股市天才,要麼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糊塗蛋。而且,99%屬於後者。

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曾提出過一個概念:過去這些年,中國大中城市的房價基本上“每6年翻番”,未來仍將如此。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從廣義貨幣M2增速角度解釋了這個問題。結果發現絕大多數時候,每6年的廣義貨幣M2都會翻倍,有時候還遠遠不止。在貨幣超發的推動下,大城市房價也會翻倍。最近四年多,M2增速放慢了,距離翻倍看起來比較遙遠,但房價又翻了一倍。究其原因,是去庫存中使用了“PSL+貨幣棚改”的方式——一方面增加貨幣,一方面減少房子,最終引發了房地產的大牛市。

如果你只做銀行理財,每年5%的收益,即便按照複利計算,1000萬也只能在6年後變成1340萬。如果做信託,按照每年9%計算收益,1000萬也只能變成1677萬元。銀行理財風險非常小,但信託風險就大很多。只要6年中遇到一次違約,你就可能血本無歸。

而房子,只要買對了城市、買對了區域,風險是非常小的。

換句話說,你買對了房子,資產升值是在睡夢中實現的,你不用擔驚受怕。但投資金融產品,隨時需要枕戈待旦,只能每次正確,不能錯一次。錯一次,就可能全砸裡面。

所以,對於賣了房子做理財,把理財收益看做“真實收益”的人,我有一個比喻:你的“收益”其實是假的,你用理財“收益”來花天酒地,相當於割自己大腿上的肉吃燒烤。

原因很簡單:你的本金每年都在貶值。5%的銀行收益,根本跑不贏真實通脹,距離8.5%左右的M2增速差距更是非常明顯。

想想看,35年前“萬元戶”絕對是富裕家庭,如果從那時一個擁有2萬元家產的家庭開始做銀行理財、不事生產,最初的日子一定非常好過,因為當時普通家庭年收入就是幾百塊錢而已。30多年後的今天,你的本金還是2萬元,還能幹點什麼?

因此,在大城市擁有第二套、第三套房子的家庭,當你出租房屋的時候,你看起來的確在補貼租戶。但另一方面,你獲得了長期抗通脹的能力,你的不動產會不知不覺中不斷上漲,租金收入還可以看成是你的“意外收入”,是房價上漲之外的“額外獎賞”。

或許有讀者會說:你不能拿以前的經驗來套將來,中國樓市真的是變了。這種遊戲玩不下去了。那麼我給你看一下近期天津、成都、東莞、珠海發行的“土地儲備專項地方債”信息披露文件裡,對未來地價的預測(這些預測都發生在7天之內):

“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上圖是天津的預測,每年至少上漲5%。根據是“過去三年GDP增速平均值”,或者“未來一年GDP增速預測”兩者中的低值。

“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上圖是成都的預測,地價每年上漲幅度是“GDP增幅的0.9倍”。

“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上圖是東莞對於具體項目的估算,徵地投入資金46億元,未來賣地收入大概是284億元到300億元左右。

“購房者”在補貼“租房者”,真的嗎?

上圖是珠海對具體項目的估算,徵地投入資金是45億元,未來賣地收入大概是157億到167億左右。

就是這樣,自己看看吧。

對了,8月21日下午新上任的央行副行長朱鶴新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了一個重要數據。在央行定向降準,努力降低融資成本的情況下, 7月份全國新發放的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平均水平為6.41%,比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

而根據“二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6 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5.97%,6月份個人住房加權平均利率為 5.60%。

看懂了嗎?房貸一般是5年或者以上期限的,反而利率最低,利率是5.6%。

普通企業貸款(多是1年到2年左右的)是5.97%;

小微企業貸款(多是1年到2年左右的)利率是6.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