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小編聽說過剋星,聽說過剋夫克子的,卻沒有聽說過克領導的。

最近讀日本大將岡村寧次傳記,發現他就是這樣的主。

他兩個上級司令官,都在和他共事時被他剋死了,都是大將級的,都死在我國。他曾自嘆是個不吉利的人。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影視劇中的岡村寧次)


1.‍


第一個被他剋死的是白川義則。

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本駐上海日軍兵分三路突擊閘北守軍,軍民義憤,19路軍3萬官兵誓死抗日,29日奪回天通庵車站和北站,日軍2次易帥,數次增兵,均失敗。

為解決事變,日本再增兵,組建上海派遣軍,4年前製造五三慘案的陸相白川義則親任派遣軍司令官。

在閘北,我國守軍抵抗數倍於自己的日軍,數次打退其進攻。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1932年的中國軍人)

在瀏河,中國守軍不足一個營,仍浴血奮戰,抵禦正面北面兩面攻擊的白川軍,官兵英勇無畏,全部陣亡,卻無一逃生。

有了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之恥,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此仗打得極為英勇,長槍機關槍和手榴彈,對抗日軍的飛機軍艦坦克和大炮。

雖然後來日軍攻佔了上海,但抗日士氣極大地打擊了日寇,激勵了我軍保家衛國的抗日決心。

3月2日晚,日軍攻佔上海。中日進行停戰談判。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中國將領墓碑)

4月29日是天皇裕仁的生日,日軍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祝捷大會,檢閱部隊。

暗殺大王王亞樵和獨立運動領導人一起謀劃了虹口公園刺殺日軍事件。

當日上午11時許,朝鮮愛國志士尹奉吉扮成日本人入公園,在日軍高唱國歌《君之代》時,撩到主席臺上2個炸彈便當,當場包括岡村寧次和白川義則在內的鬼子軍官,全部炸倒。

白川炸得最慘,頭傷8處,牙床炸碎,身上炸傷30處,彈片取出204塊,幾成刺蝟,經搶救無效死亡。

這是1931年我國抗戰開始後,第一個被炸死的日軍大將。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1932年白川義則被炸死前的會場)

當時,岡村寧次48歲初升少將。

戰前,白川被委任派遣軍司令時,向軍部力薦岡村,提攜他當自己的副參謀,誰知,仗是自己打的,慶祝時自己卻死了,留下了岡村獨享“戰果”。

這是岡村對上級司令官的第一“克”。

2.


第二“克”是1年後在東北。

一二八事變是一場轉移國際視線的煙霧彈,目的是日本悄悄在北方實施偽滿“國”獨立。

偽滿成立後,日本立即提升關東軍軍力,維護殖民統治。關東軍就是在這一年大幅提升編制和規格的。以前關東軍司令是中級,現在是大將;以前兵2萬,現在猛增兵,七七事變時增加至20萬;以前沒副參謀長,現在要調少將岡村寧次當首任副參謀長。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1932年3月的關東軍司令部)

關東軍的新班子在一二八事變後的8月成立,司令官是比白川義則小1歲的陸軍大將武藤信義。白川此時已死,跟岡村搭班後,武藤離死也不遠了。

班子中,武藤是司令官,參謀長是小磯國昭,副參謀是岡村。

3人關係微妙,武藤雖是大將,路線卻與天皇和內閣相左;小磯雖是參謀,卻是個被軍部排擠到關東的擺設;因此,深得天皇信任的新實力派將軍岡村,就成了關東軍的實際掌權者。

舉個例子,關東軍本來的任務是“關東洲之防務”和南滿鐵路的“保護”,但在大肆鎮壓東北義勇軍的同時,他們不斷擴張軍事行動,越長城、犯熱河,謀華北,劍指北平。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站立發言者:1930年的武藤信義)

國際壓力下,天皇寢食難安,在熱河戰役和塘沽協定後,兩次要求關東軍親自給他彙報情勢。而奇怪的是,這2次召見,都不是叫的武藤和小磯,而是副參謀岡村。

這令武藤深受打擊。

據說擬定塘沽協定前,岡村接到中方密使和談的要求,沒有請示司令官武藤,就直接接見了中方的黃郛。對中日影響巨大的塘沽協定,從草擬到簽署都是副參謀長岡村在“代表”,完全架空了司令武藤,這令武藤有何臉面立世?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岡村寧次,1884-1966)

上層路線不通,駐外又被架空,65歲的老頭最後留給天皇一封效忠的遺書就剖腹自殺了。時間是1933年7月27日,地點是偽滿新京長春關東軍司令部官邸。

這是抗日戰爭中死在我國的第二個日本陸軍大將。日本掩人耳目,說他是得黃疸暴亡。後被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等揭露。


3.


武藤之死是岡村活活給“克”死的。

他的繼任是菱刈隆,他從武藤那裡得到提醒:岡村雖是副參謀,卻極有手腕,恃才傲物,權欲旺盛,還深受基層軍官愛戴,必須提防著他。

所以,菱刈一來就不鳥他,一心想把他排擠走。

日本侵華,連續2年2個最高將領死在我國,誰幹的?

(1929年的菱刈隆,前左)

兩人又內鬥了一段時間,最後一個偽滿警察與日本憲兵衝突的內部事件,讓菱刈有了失職之過,經過岡村“相助”,菱刈被調走。

菱刈走前得了痢疾,顯被“克”死。

住院治療時,大家都去看望,就岡村不去,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在去年、前年都遇到了兩任司令官在軍中暴亡之事,自省我是個不吉利的人物,所以這次菱刈得病不去探望,也有這方面的顧慮。”

=================

文獻參考:李良志、廖良初《關東軍的建立與覆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