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火箭”的名稱,最早出現在距今1700多年前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到了唐末宋初,隨著火藥的發明,箭桿上用火藥作為易燃物,具有了很大的燃燒威力,於是被迅速地用於軍事活動。這個時期的火箭,雖然有火藥燃氣噴射的反作用力成分,但它飛行的動力主要還是靠弓、弩發射的力量。

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大約到了南宋孝宗年代(公元1163~1189年),民間出現了用火藥製作的各種炮竹和花炮。有利用火藥一次爆炸產生的反作用力升到空中,然後再引爆另一部分火藥炸出響聲的“二踢腳”;也有利用自身的噴氣反作用力向前推進的煙火“地老鼠”;還有一種在頭部綁著火藥筒、尾部裝上羽毛,點燃後用噴氣推動飛行的“起火”.這些原始的娛樂型火箭是最早靠自身噴氣推進的火箭的雛形。

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元、明時代,火箭進一步發展,在軍事上的應用更加廣泛,其技術不僅樣式增多,而且能多箭齊射。明代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記載了近300種火箭的結構與作用。其中一種最簡單的火箭就是一個帶箭頭、羽尾的杆上綁著一個火藥筒,把火藥筒尾端的藥捻點燃,火藥燃燒產生的推力使箭向前飛行。這種原始火箭雖然沒有現代火箭那樣複雜,但已經具備了現代火箭的基本組成部分,如戰鬥部(箭頭)、推進系統(火藥筒)、穩定系統(尾部羽毛)和箭體結構(箭桿)。

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神火飛鴉用細竹篾或蘆葦編織成烏鴉狀的簍子。它外封棉紙,內裝炸藥,鴉身下有4個藥線並聯在一起。使用時,點燃引線,4支火箭同時噴火,推動飛鴉升高,然後乘風滑行,可飛行300~400米,落地前鴉身內的火藥點燃爆炸。從原理上講,它同現代並聯式火箭是一致的。

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火龍出水在一個裝有木製龍頭、龍尾的薄竹筒裡放數枚火箭,龍體下部前後各裝2支大火箭。點燃後,龍身便在水面上飛行,火藥將燃盡時,引燃龍腹中的火箭,於是火箭從龍口中呼嘯而出,攻擊目標。這種火箭在原理上已同現代串聯式的兩級火箭相似。

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飛空砂筒在箭桿上捆綁兩支方向相反的火藥筒,中間夾放裝著細砂的爆竹。使用時,先點燃筒口向後的火藥筒,將火箭射出,釘在敵方帳篷上,藥筒內的火藥燒完後引燃爆竹,細砂噴出殺傷敵人,然後點燃筒口向前的藥筒,使火箭返回。這種火箭體現了反推火箭的設計思想。

現代火箭是從古代火箭發展而來的,而最早的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