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萬山:一根網線的「扶貧之道」

「脱贫攻坚」万山:一根网线的“扶贫之道”

從銅仁市萬山區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向西北方向驅車40多公里,一片1000餘畝的野生竹林便映入眼簾。竹林下,雲山村村民正在對1000斤幹竹筍進行真空打包,再過幾天,這些產自大山裡的土貨將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

「脱贫攻坚」万山:一根网线的“扶贫之道”

萬山電商生態城

“一根網線,我們大山裡地道的農特產就會上城裡人的餐桌。”負責打包乾竹筍的村民丁發新打趣說,一根網線“賣”了一個村。

每年春季,雲山村的村民就會上山採摘新鮮竹筍自己吃,只有少量拿到集市上賣。務工返鄉的丁發新覺得,竹筍或許能幫助這個貧困的小山村增加收入,隨後便打起了幹竹筍的主意。

「脱贫攻坚」万山:一根网线的“扶贫之道”

萬山區當地土特產

由丁發新牽頭,2016年雲山村村支兩委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收購2萬多斤鮮竹筍加工成幹竹筍,但在銷往當地土特產店時,卻出現了嚴重的滯銷問題。

情急之下,丁發新找到萬山區電商生態城負責人陸曉文,希望通過網絡打開銷路。通過電商平臺,2016年滯銷的幹竹筍很快銷售一空。

“2017年通過電商又銷售了8000斤幹竹筍,每斤28元人民幣(下同)。”丁發新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是上門求著賣,現在輕輕鬆鬆就能賣到全國各地。

記者瞭解到,雲山村有20戶貧困戶通過採摘新鮮竹筍以及參與加工製作,2017年每戶增收2萬元以上。

實際上,一根網線不僅改變了雲山村,還改變了整個萬山區。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萬山區,在每個貧困村和產業基地都設立了電商網點,2017年萬山區電商生態城通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對接該區農村合作社11個、農特產品近30種,覆蓋貧困戶401戶,帶動創業就業4000多人。

「脱贫攻坚」万山:一根网线的“扶贫之道”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打包

於洋就是“電商大軍”中的一員。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飲料代理的於洋麵臨失業,3年前他把視線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併入駐萬山區電商生態城,在網絡上賣起了米粉、糟辣椒、野生蜂蜜等當地特產。

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於洋的店鋪每個月銷售當地米粉9000斤、糟辣椒600斤,人員從“光桿司令”發展到6人,年收入超過200萬元。

“互聯網+”,不僅讓“萬山阻隔”變得“近在咫尺”,還成為貧困地區融入大市場的重要機遇。

2017年“雙十一”當天,萬山區電商生態城147家網店接到14.67萬單,網絡零售額達到1500多萬元,銷售的產品主要為當地的農特產品。

「脱贫攻坚」万山:一根网线的“扶贫之道”

擺放有序地當地特產

萬山區只是中國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2017年度中國農村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零售額達12448.8億元,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正借“網”出“山”,電商成扶貧新生力量。(周燕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