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一些历史因缘

晚清时期,由于排满声浪的起势,基本上不少有识之士,都已经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之中,除了当时已经成为革命共主的同盟会外(当时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都加入,光复会不久后独自行动),还有共进会的成立。

1905年8月18日,经过焦达峰、刘公、吴永珊、张百祥等人的奔走,各地民间会社首领及部分同盟会员在东京成立共进会,推张百祥为总理。张百祥在川东一带拥有极多党众,资格最高,各地码头最熟,因而被推举。共进会下设内政、外交、交通、军务、参谋、财政、党务、文牍各部,其工作先从会党入手。这个也和当时的各个革命团体思路一致,只是同盟会成立,又有这样的共进会,必然使人有所猜疑。

共进会成立时,黄兴颇不以为然,故而有以下著名的对话。黄兴责问焦达峰:“何故立异?”答:“同盟会举趾舒缓,故以是赴急,非敢异也。”黄兴说:“如是,革命有二统,二统将谁为正?”达峰笑说:“兵未起,何急也?异日公功盛,我则附公;我功盛,公亦当附我。”其实摆明是不把同盟会看在眼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终共进会、文学社等革命社团,在辛亥年发起了武汉首义第一枪。说实在话,武汉这边,共进会和文学社都是有功劳的,可是,在这过程中,这批领导人走的走死的死,后来大权居然到黎元洪手中。而革命派选举时,压根也想不到这些人了。唯一的焦达峰,下场也很惨。

早期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一些历史因缘

(图片为共济会著名人物刘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