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繪畫和攝影是最容易欣賞的藝術嗎?爲什麼有人說繪畫和攝影是最低端的藝術?

柳侍墨


《都是藝術品,哪有髙低端》悟空先生問:繪畫和攝影是最容易欣賞的藝術嗎。為什麼有人說繪畫和攝影是最低端的藝術?幾十年國家豐富多彩的藝術展覽中,繪畫和攝影毫無疑問是最多的一種藝術展覽形式,他不像別的小眾藝術如木刻治印或者是版畫等等。今天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繪畫和攝影,已經成為人民大眾最喜聞樂見,最容易共鳴和欣賞的藝術。為什麼有人說繪畫和攝影是最低端的藝術?繪畫和攝影成為百姓均主要興趣,這是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使他們對文化生活有更多的選擇。

從歷史上看,原來只有有錢人可以搞的攝影和繪畫,逐漸的變成了大眾的藝術。記得三四十年前。我剛開始學繪畫和攝影的時候那時的攝影器材非常昂貴,最便宜的四乘六黑白膠捲兒,還要兩塊多錢一卷。彩色膠捲如富士柯達,都得需要近二十元一卷。而我們當時的工資只是五十多元。買一臺高級一點兒的相機和長焦距鏡頭,就需要存兩三年的工資。不像現在每人都有的智能手機,單反的數碼相機。每個人都可以嘗試著各種方法的攝影,還有各種修圖軟件。在說繪畫,1985年時。我學國畫買宣紙。要兩毛八分錢一張,1992年時瓦當宣紙漲到兩元錢。畫素描都用廠裡生產報表的背面,學書法都用報紙,那時的工資是九十多元。住何一種藝術愛好都和經濟水平有直接的關係,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繪畫和攝影能普及到大眾中去,過去十分高雅的藝術,生在象牙之塔的藝術,現在變成老百姓的興趣和愛好。

為什麼有人說繪畫和攝影是低端的藝術呢?就因為現在繪畫和攝影。已經變成十分普及的藝術活動。想想過去只是一部分人專屬藝術,成了大眾藝術後,總會受到一些人的歧視。繪畫和攝影從低端中端到高端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考的作品,是有曲別的,但這不能構成被低端化的指責。藝術無高低之分,藝術之路上總會走著各種各樣求知的人。有時畫畫和攝影太多太多的,達到遍地都是的時候。不容易被人們認為是高端的藝術,其實,這裡有一個藝術普及和提高的關係,畫家和攝影家的作品。是提高了的藝術,並沒有什麼高端和低端之分。拉美球星的高水平,是建立在街頭那些千萬少年愛好者身上的。











長江39563631


應該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隨著人們對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斷增長,隨著人們欣賞水平能力的不斷提高,隨著喜歡繪畫攝影的人們越來越多,攝影藝術和繪畫藝術的“大眾化”特徵越來越明顯了,攝影和繪畫越來越像是“大眾的藝術”。

但是我覺得,並不能因此就認為,繪畫和攝影是低端的藝術。恰恰相反,無論到什麼時候,攝影和繪畫都將會是一種高端的藝術存在,這是由攝影和繪畫的內在品質和嫻熟掌握其的難度所決定的。

比如說,音樂做為一項藝術,其受眾率比攝影和繪畫還要高,幾乎人人都在聽音樂,人人都能欣賞音樂。但是能夠成為音樂家、作曲家、歌唱家的畢竟還是極少數。沒有人會因為這麼多人懂得音樂、會唱歌就認為音樂是低端的藝術是吧。

攝影和繪畫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和音樂、舞蹈一樣,都被認為是高端的藝術。這應該是無疑的。


誰憐一燈影


攝影圖片,美術圖片,作為視角藝術的—部分,的確是最易欣賞的故事,我之所以說它們是故事,是因為圖片本身就是作者精簡故事情節的精華特定形體。當然創作者的水平有高有低,但你不可否認作者的創作熱情和激情。作者面對的是千千萬萬普通大眾。之於部分人,文化水平高,藝術修養超凡,加之本身身居高位,怎麼形容呢,那就是鶴立雞群,眼高於頂,或許自我感覺超凡脫俗吧?其實這類人,我們只用冷眼觀螃蟹,看他橫行到幾時。

我不否認很多攝影作品,美術作品的製作水平低,但世間芸芸大眾不可能都是專家。藝術圖片也不可能都是由專家來製作,欣賞美音是高雅藝術,窮人就不能苦中作樂嗎?我就問問,這部分瞧不起的小眾藝術,沒有水平,那麼自己有多大能力,你們創作的高水平藝術又是什麼夭賴之音,神仙美圖呢?

中國畫年畫,可以說是最不講究藝術水平的畫種,就拿傳統的門神來說吧,其人物創作根本就與實際人物形體差距很大,色彩也以大紅大綠為主,就這水平,大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愛。



連環畫,人物白描,在某個時期,人人愛看,老人看,孩子看,其地位並不低於現在的手機,也許現在瞧不起小眾藝術的大專家也是其中一員吧。你們瞧不起小眾藝術,是否是忘本呢?


什麼是藝術,什麼是高雅藝術,每個人心中都有—杆稱,每個人心稱都不—樣,或許正是部分人瞧不起的低等藝術圖片才是藝術的起源。兒童的塗鴨,你能說有多美嗎?但兒童塗鴨是兒童內心的故事,在兒童的心中就是美圖。任何事物,任何的低水平的圖片,能在市場生存,都是藝術,存在就有道理,市場經濟,部分人的臭嘴代表不了什麼,愛好攝影,你被某隻花,某根草感動了,就拍吧!愛好畫畫,你就拿起筆畫吧!你的詩興大發就吟吧!想唱山歌就放開歌喉唱吧!只要你高興就好。


曾憲全110401818


一、歷史爭論

1826年的某個夏日,法國人約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在他鄉間住所的書房窗口成功地捕捉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永久性正像——《穀倉與鴿子窩》新技術的產生卻引發了這樣的爭議:一派認為藝術必須要有藝術家個人獨特的觀察、創意與表現,而攝影不過是機械的複製摹仿,缺乏藝術審美價值,不具備躋身於藝術殿堂的任何資格;另一派則認為攝影與其它藝術一樣具有創造性、審美性,因而應該是一門藝術。那麼攝影對錶象的忠實以及對機器的依賴,是否允許它成為一門藝術,而有別於純粹的技術呢?從十九世紀起,攝影者開始了漫長的辯護過程,竭力要證明攝影是一門藝術。

十九世紀中葉,“藝術攝影”的風潮興起,歐洲的攝影者們希望通過摹仿學院派繪畫的構圖和主題,來證實攝影的藝術地位。然而十年之後,艱苦的努力非但未能得到藝術家的肯定,反而因刻意模仿繪畫而限制了攝影的表現,“藝術攝影”這一名稱也名存實亡。為證明攝影具有與繪畫一樣的藝術創造性與感染力,攝影家們創造了種種技法,通過疊放、修改、上色、擺佈模特兒,殫精竭慮地追求類似繪畫的效果,“畫意攝影”流派興起。他們運用柔焦鏡頭與照片印放技法,創造出充滿異國情調與浪漫氣息的畫意效果。然而“畫意攝影”提高攝影地位的方式和“藝術攝影”陷入了同樣的困境之中。因為在立足點上,兩者均認為攝影是對繪畫的模仿,那麼攝影自然比繪畫低了一等,無法擺脫繪畫藝術的附庸地位。

二十世紀之後,“畫意攝影”方興未艾之時,以美國人斯蒂格利茨為代表的攝影家,已經開始對攝影的本質進行反思,並展開與“畫意攝影”的美學原則背道而馳的實驗。他們放棄了對底版的人為加工,以直接印放的照片呈現現實生活,將不為“畫意攝影”所正視的都市現實引入自己的攝影畫面,他們認為照片應該真實、清晰,影調要豐富,層次要分明,強調攝影不僅在技術手法上,同時在表達個性意義上,應更多地考慮攝影本身的規律和特點。這使攝影變得更純粹化,獨立於繪畫之外。斯蒂格利茨在他的攝影作品中嘗試了各種抽象形式,並經過很長的時間才完成了對攝影形象的觀念革命,其結果使得“純粹攝影”終於自成一格,在藝術史裡有了一個“攝影”的分類,確立了攝影的藝術地位。純粹攝影追求真實的影像,銳利的質感,清楚的視野。他們強調清晰寫實描寫這個世界的影像本身就是藝術,以直接拍攝的方式展示攝影機以及印製過程的本質特性才是攝影的追求。攝影無須模仿任何藝術形式,一張照片本身就可以開展其藝術領域。純粹攝影的重要意義在於,攝影家終於意識到了攝影自身的媒介特性,確認了攝影自身的價值。

二、攝影與繪畫藝術的關係

攝影對藝術的改變,最直接的表現在它對繪畫的衝擊上。1839年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震動了整個巴黎乃至歐洲。畫家保羅•德拉羅什斷言:“從今以後,繪畫已死”。在西方傳統繪畫觀念中,逼真地再現現實始終是藝術家所不懈追求的目標。這種視覺現實主義還強烈地影響到其它的藝術種類,從而形成了注重再現寫實的西方藝術傳統。然而攝影的寫實能力,構成了對繪畫的嚴重威脅。面對攝影如此逼真的現實再現,畫家必須放棄長久以來固守的摹仿再現的觀念,繪畫開始走上了不斷實驗的探索之路。繪畫並沒有死,也沒有消失,而是逐漸在改變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實用,越來越抽象,越來越難以理解。正是攝影技術前所未有的擠壓著繪畫藝術的生存空間,迫使繪畫超越了對於日常生活外在客觀的摹寫,進入了一個完全探討繪畫元素或觀念的主觀領域。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這樣評價攝影對繪畫的衝擊:“攝影所從事的就是篡奪畫家的任務,提供精確地模仿現實的形象的任務。為此‘畫家應深表謝意',就像許多攝影家在此之前和從那以後所表達的那樣,將這種篡奪看成是事實上的解放。”攝影的誕生,使西方藝術觀念從再現寫實的傳統中解放出來。西方繪畫開始了從再現向表現、從具像向抽象的轉向。從莫內的印象派、塞尚的後期印象派繪畫、畢加索的立體派、達達主義、康丁斯基的抽象繪畫、杜尚的觀念藝術,漸漸的很多畫家開始藉助攝影的幫助來作畫,一路下來繪畫藝術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線。繪畫的這一轉向與攝影的發明有著緊密的聯繫。

然而,攝影對藝術的改變並不僅僅表現在對再現寫實傳統的衝擊,攝影的發展使人們的視覺經驗呈現出多種可能性,從而衝破了長久以來統治西方的焦點透視或全景式的凝視方式,徹底改變了西方文學藝術幾千年所固守的傳統,帶來了文學藝術創作的大變局。攝影與各種先鋒實驗畫派一道,大膽地探索不可見之物和不可能之經驗的表現。例如以高速快門捕捉到馬匹飛奔時的精確腳部動作,可作為藝術家塑形時的重要依據;例如外太空照片的拍攝,讓藝術家獲得許多奇妙的靈感,進而激發出不少新的藝術觀念;以多重曝光的技巧所造成的連續性疊影,與杜尚的未來派觀念契合;超寫實主義的作品,需藉助於照相機所拍攝出的影像以求其幾近逼真的描繪。不僅如此,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視覺藝術的表現空間還從靜態的現象界,轉向了人類經驗世界的深幽之處,攝影不滿足於對現實的摹仿再現,而且將視角探進了多維的空間。在這種探索中,攝影向我們展示著人類觀看的多種可能性,人類經驗的多種可能性,同時也展示著人類藝術的無限多樣性,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藝術審美觀念,真正敞開了藝術的廣闊空間,衝破了壁壘森嚴的藝術疆界。攝影的出現,改變了藝術存在形式乃至整個社會的審美價值取向。使藝術向現代與後現代邁進。當代藝術已經由衷地接納了攝影,而攝影也以其自身的實踐證明它仍然富於活力,而且也給其他藝術樣式注入了活力。攝影在藝術市場大放異彩,被認定為現代藝術關鍵而且不可缺席的藝術。


幸運之石


在所有的藝術門類中,無所謂高低上下之別,無論是繪畫攝影,還是戲曲舞蹈,亦或音樂文學,等等,都是精神活動的產物,是情感在現實世界的投影,從這點上說,藝術具有共同的相似的特質。但各類藝術由於其媒介形式展示方式不同,大眾進入藝術品所塑造和表達的幻化世界的角度自然也不盡相同,從而給人在第一感覺上有難易之別,所以關於藝術類別之間刻舟求劍式的比較自然就隨之而來。

齊白石國畫作品

張大千《桃源圖》

向來不喜歡用高端或者低端這個詞彙來囊括一門藝術的與生俱來的氣質,這種坐而論道似是而非的論調其實只是皮相之見。繪畫和攝影,一門是古老的藝術,一門是年輕的藝術,兩者之間有著極大的相似性,那就是所謂的“直觀”,但其實這種“直觀”只是觀者的自我心理暗示,是一種淺表性的欣賞和解讀,而且由於觀者的欣賞趣味和角度的不同,這種“直觀”帶來的感覺往往卻具有巨大的歧義,導致對同一件作品的評價有著冰火之差。

馬什尼科夫油畫作品

繪畫和攝影,曾經“舊時王謝堂前燕”,而今“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受眾最廣的藝術門類,於是,才會出現這樣的“低端說”的論調。

比爾·布蘭特攝影作品

彩色攝影先驅索爾·雷特作品

細思之下,符合大眾審美趣味的繪畫和攝影作品,更多的是具有古典主義寫實風格的這類作品,或者傳統意義上的國畫之類的寫意作品。

這類作品的共性就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和狀摹是相對直接的刻意迎合的表達,而藝術發展至今,在前浪推後浪的各類先鋒運動中,新觀念新表達層出不窮,一些包括抽象主義未來主義的超現實的現代前衛之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讓人們無所適從,從而被人們有意無意的視而不見,繪畫和攝影史上許多的大師在世時都是寂寂無聞,他們的作品更多的是未來人們以追認的視角去賦予其永恆的存在價值。

達利作品《記憶的永恆》

繪畫和攝影其實和其他藝術門類並無多大的差別,處在金字塔尖的極少數真正的大師之作其實都是同時代大眾包括圈內人士“高攀不起”的“神蹟”,而在大眾消費市場趨之若鶩的藝術品更多的只是一種曇花一現的時尚的“快銷品”,在真正的藝術殿堂中處在犄角卡拉的不經意的角落裡,在不遠的日子裡終將被遺忘。


吃素的穿山甲


這是兩個問題。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繪畫和攝影不是最容易欣賞的藝術,任何藝術形式都有高低,雅俗之分。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美盲,可以說美盲不分國界/年齡/性別,有人說西方國家人審美高,藝術素質修養好,殊不知大芬村的行畫最初就是賣給外國人的。有人說古人藝術修養好,果真如此的話徐渭也不至於餓死。“一萬個哈姆雷特”從來就是個偽命題,一萬個人裡有一兩個真的能懂的就不錯了,剩下的不過是人云亦云或者是”傲慢與偏見“式的無知無畏。比如齊白石的畫,他的畫應該是藝術性較高而又最通俗易懂的。我發張作品吧!

這是百度來的,從第一屏找了這麼一張,這個題材和樣式應該是很常見的畫,如果你覺得真懂了就試著把懂的內容打字出來吧,不要講故事,就畫論畫。如果打不出多少字,其實不是詞窮和文筆的問題,就是不懂。我不是要回復,自己打點字驗證一下就可。

第二個問題,關於低端藝術,這是個充滿了”傲慢與偏見“的問題,持此觀點的人應該是無知且傲慢的。梵高稱米勒為老爹,鄭板橋願為青藤門下走狗,這些不是拍馬屁,是真懂。和管趙本山叫爹不一樣,甚至齊白石青藤門下走狗也是拍馬屁的,齊白石拍吳昌碩捎帶的徐渭。高端和低端與藝術的形式多複雜無關,也和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材料,什麼材料無關。所有關的是藝術家個人生命體驗與文化修養以及真切的表達。可以試著看兩個電影,比如《阿基里斯與龜》和《手機》做下對比。也可以看下米勒的《晚鐘》和達利的《蒙娜麗莎》。


後寫意


筆者不認同,繪畫和攝影是容易欣賞的藝術這一觀點。理由很簡單,世上能稱得起為藝術的事物即意味著這種事物本身就具備著有別於其它事物的獨特之處,俗話稱之為作品。不管這種作品的是具像的實物還是意像的再現,其共同特點都是在忠於原生態之基礎上,通過人為地再次加工後,所承現出來的能獨特反映作者主觀願望和情趣及志向的新事物,既已有著藝術生命的客觀存在。這一藝術生命本身就是通過欣賞才能正確結論出來。一個不能廣被大眾認可的作品必然其藝術含量低,或者說是品位差。而這種認知只能有能力解讀才得以實現。善解讀者並非一般人所為,這些人必是行家裡手,對藝術質量的審視角度和綜合評定都具有壓倒性的權威認知。在有些人心中只所以輕率地結論出繪畫與攝影容易欣賞這種觀點,根源在由其藝術修養淺薄所至。他們只是簡單地對作品認直觀感覺,並不能深層地認知其內涵。正如一句老話所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繪畫和攝影都是這類直觀表現的藝術形式……謝謝:


用戶435142127343


不是說受眾面廣就低端了,就沒有意義了,最為核心的還是你的作品是否能與欣賞者建立情緒共鳴,從而打動每一位欣賞者,不論是繪畫還是攝影,還是別的藝術形式。

雖然人人有手機,人人可以拍照,但是否是藝術作品?答案是否定的,現在流行短視頻,周星馳的電影中某一個15秒,會讓你笑中帶淚! 如今,學習繪畫和從事繪畫的從藝人越來越多,多不代表就簡單了,容易被人接受了。同樣,人人有手機可以拍照,並不是攝影藝術的門檻就降低了,從現在到將來一定是不會改變的,攝影並不是簡單拍一拍,如果都是這樣就沒有攝影師了,沒有藝術家了。

在這我就不深入談什麼是藝術了,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因為只有藝術能讓我終其一生,我的頭條號關於藝術的內容很多,關於我的見解。其實問題中是多與少的問題。這樣思考沒毛病,當有了攝影后,繪畫死亡論就產生了,當人人都能便捷拍照時是否攝影就低端了呢?當一些新的藝術形式產生就會顛覆舊的呢?所以越小眾越高端呢? 不是的!繪畫並沒有死,相反,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這門藝術,繪畫藝術反而勃勃生機,攝影也一樣。

當越來越多的人拍照,必然會越來越越多的人會拍照,就會形成互相學習的攝影大環境,攝影的普及率越高,對於攝影藝術及攝影師來說是好事情,對於提高藝術審美環境是好事情,越來越多的優秀攝影師作品走向更多的人,被人們熟知。

藝術家是個性群體,但他們創新的終極目標是讓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寫到這我的眼睛已溼潤了…… 所以,我認為這種現象從哪方面考慮都是利大於弊。並不會成為低端的理由,只不過要想在攝影領域成為出眾者,比以往更艱難了,好比現如今的書法藝術,會有瓶頸,但不會難倒真正的藝術家!
期待真正在孤獨中前行的人們,任重而道遠……

注:以上圖片均為我的近攝影作品


大鵬大話ART


我是熱愛旅行和攝影的80後,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繪畫和攝影是藝術,但我並不認為是最低端的藝術,也不認為生澀的小眾的才是高端。


繪畫和攝影確實在生活中很普遍,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1. 人的信息來源70%以上來源於視覺,視覺的藝術更容易吸引到大眾;

2. 繪畫和攝影有更多練習的機會,只要願意,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


不管是繪畫還是攝影,要想獲得巨大成功還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包括時間和金錢。藝術類別不分低端高端,不過水平確實存在差異。誰能說莫奈、梵高這些大師的繪畫就低端了?


如果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美一點攝影


繪畫和攝影是高端藝術品,不是人們很容易能欣賞的。欣賞者應具備藝術理論、審美心理、審美能力等才能欣賞繪畫和攝影藝術作品。欣賞者對藝術作品的形象及其所蘊含的審美價值的感受能力,它體現著欣賞者對藝術作品形象的感受的敏銳性和認識的深刻性。有的人認為繪畫和攝影是低端的藝術,那他就是沒有藝術修養、缺乏審美欣賞的藝術盲。他沒有資格欣賞和評論繪畫和攝影藝術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