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手握1萬多億現金,爲何不把馬雲的阿里巴巴給買下來?

上週蘋果公佈了自己的現金儲備,竟然高達1630億美元,差不多1.4萬人民幣的現金。庫克已經明確表示,他們將花掉這筆錢。眾所周知蘋果過去一直以極高的現金儲備而著稱,如果不是給投資者進行了一些分紅,他們這個數字會更高,在2017年第四季度公佈財報的時候,蘋果的現金儲備當時高達2850億美元。

蘋果公司手握1萬多億現金,為何不把馬雲的阿里巴巴給買下來?

如今來自中國跟美國的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在不停進行買買買,進行戰略佈局。蘋果讓自己的賬面上躺著這麼多現金,簡直是一種犯罪。去年一年,馬雲帶領阿里巴巴就進行了900多億的投資,投資從共享單車到新興市場的電商平臺,涉及非常多領域。

馬雲這些花掉上千億人民幣,就號稱買下半個中國,如果蘋果這1.4萬億都花掉,是不是要買下半個地球了。許多人都非常好奇,為何蘋果有這麼多錢,不把馬雲的阿里巴巴買下。

蘋果公司手握1萬多億現金,為何不把馬雲的阿里巴巴給買下來?

這個問題就要從蘋果的投資策略說起,不同於其他互聯網公司的併購策略,蘋果有自己一套很獨特的策略。比如說阿里巴巴更側重戰略性投資,並不是太計較財務回報。騰訊公司則是戰略跟財務並重,這就是騰訊為何會分拆旗下眾多業務去上市的原因。阿里巴巴的投資策略常常是選擇控股,甚至是完全兼併。比如說過去的UC、高德地圖,還有最近的餓了麼。

因為如此當年美團的王興說什麼也要脫離阿里巴巴的陣營。騰訊當年也曾經走過這樣的路子,不過從易迅等平臺來看,效果都不好。於是從投資搜狗跟京東,騰訊就想通了。既然我有錢,那我就專心做好我的投資就好,我自身只要做好社交跟遊戲,然後給他們導流就可以了。因此王興離開阿里巴巴陣營,就轉投了騰訊陣營。

蘋果公司手握1萬多億現金,為何不把馬雲的阿里巴巴給買下來?

不過蘋果的策略更加特殊,他們是不同阿里巴巴跟騰訊的。蘋果的收購只包括幾類,要麼加快產品路線圖,要麼補足產品組合的短板,要麼為用戶提供新的體驗。也就是說蘋果的收購是為了技術方面的壟斷,而不是市場份額的壟斷。

打個比方,蘋果不會為了市場份額的提高,而去收購三星或者華為等品牌。蘋果的優勢,並不是在於市場份額,而是在於他的技術的封閉。而蘋果的所有收購,都是圍繞著這一點去做。

看看如今中國的企業,錢都是大把大把,打不過你,我就把你買下來,再不濟就大家一起合併。每年大把融進來的錢,都是花到市場跟廣告上面來,產品的創新其實很少很少。比如說過去兩年很火的共享單車領域,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湧入這個領域的熱錢,超過了200億人民幣。

200億人民幣我想如果拿去搞研發,火箭都造出來了,又怎麼會造出經常出故障,或者非常不好騎的自行車呢。錢都哪裡去了,都是用來擴大規模,造出了一大堆並不是太成熟的產品,變成了一堆一堆的城市垃圾,還有就是用來兼併其他競爭對手。

蘋果這個策略還是非常值得中國企業去學習了。蘋果目前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目前阿里巴巴跟騰訊的利潤都非常高,不過比起蘋果每年數百億美元的利潤,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蘋果公司手握1萬多億現金,為何不把馬雲的阿里巴巴給買下來?

也是因為這樣的併購策略,所以蘋果絕對不會去收購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蘋果去年一年只有19筆收購,比起其他同等級的互聯網公司,確實是非常少。蘋果至今最大的一筆收購就是花30億美元收購了音響製造商Beats。這筆投資如果放在阿里巴巴的投資名單中,還排不進前五。

其實美國的公司,不僅僅是蘋果,包括谷歌等科技公司,也是採用這樣的策略。谷歌現在賬面上也躺著一千億美元的現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