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式自動步槍:出口量驚人國內卻罕見!


1950年代我國解放軍裝備的還在使勁仿造蘇聯的AK47突擊步槍,當時主力武器還是56式系列槍械,國家領導人覺得一定要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當時研製的人員都是剛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熱血幹勁都是很強烈,那時候的知識分子是邊做學生又做老師還做研究人員。

在1958年時我國全國上下掀起了“大躍進”高潮,全國民眾鼓幹勁、爭上游、放衛星、創奇蹟的動力上國防科技也沒有停頓腳步,在那個“全國大幹一天等於二十年的工作量”裡63式自動步槍開始研製了。

那些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在分析了56式步槍的優差點後製定出新款自動步槍的結構方案。組件研究所籌劃研製計劃,製造出樣槍後便開始全國各地試射,由於起點低基礎差,當時中央的重視,工作相當繁重,再加上是當時我國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研究隊伍終於在1963年完成了設計定型,國家命名為63式7.62mm自動步槍。


綜合來看63式步槍達到了當時中央提出的戰術技術所有要求,並且有著較好的性能。其主要綜合了56式自動步槍的所有優點,有著突擊步槍的戰術性能要求,實現了連發射擊加強了步槍的持續性火力。

定型之後中央部門對63式步槍相當滿意,毛主席當時還帶著軍區領導視察過工廠。可以說定型出來的63式在全世界來說也是一支性能優良的自動步槍。但是在生產裝備部隊時卻在性能和質量上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69年研究所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方針指導下63式步槍開始在工廠量產。

工廠裡為了節約工時修改了槍管與機匣的鏈接,導致出後期裝備部隊發現槍膛抽殼不順暢,射擊時槍管會向前移動,一些鎖削會變鬆等技術性錯誤。

當時的63式保持著二戰時期步槍的特點,長且與過於笨重,在步兵乘車、進入叢林山地壕溝作戰時及其不便,但是在當時專門為空降部隊改制了帶有摺疊槍托的63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