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騰訊、軟銀雙雙「打臉」「礦霸」比特大陸IPO風險陡增

產品線單一,且政策風險不小。

慘遭騰訊、軟銀雙雙“打臉”“礦霸”比特大陸IPO風險陡增

幣圈最紅的中國公司之一,比特大陸近日遭遇兩大巨頭“打臉”。

初創公司的兩大知名金主,騰訊和軟銀分別出面否認參與比特大陸公司的投資。8月初來自多家媒體的消息稱稱,比特大陸規模10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接近完成,騰訊、軟銀、等均在其列。

騰訊投資以其生態鏈戰略佈局聞名,軟銀在中國以投資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巨頭為人所知。能被兩大投資巨頭一起看重,對其地位和實力的提升顯而易見。如今的齊齊否認,減分效應明顯。

根據公開報道,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比特大陸”)全球最大的虛擬貨幣礦機廠商,壟斷全球比特幣挖礦領域八成份額,2016年開始佈局AI芯片領域。同行中,排名第二的嘉楠耘智和第三的億邦國際,都相繼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多家媒體報道,比特大陸將在今年底赴港上市。

慘遭騰訊、軟銀雙雙“打臉”“礦霸”比特大陸IPO風險陡增

成立5年來,比特大陸共進行過多次融資,投資人中不乏紅杉資本中國、IDG、創新工場等知名投資機構。按照“雷帝觸網”披露的消息,比特大陸新一輪融資的投後估值為150億美元。

騰訊、軟銀參與投資的消息系多家媒體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目前未見到比特大陸官方發佈Pre-IPO輪融資消息。

美團、小米等公司靠著送外賣、賣手機的薄利多銷辛苦生意,拼到數百億美金市值。在幣圈之外,幾乎沒有知名度的比特大陸,靠著給比特幣粉絲出售和出租礦機,也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估值。而且,比特中國早已實現盈利,而美團小米還在“戰略虧損”的口號下努力。

騰訊、軟銀的否認入股,令外界對比特大陸最近的一系列消息都產生懷疑。當前數字貨幣進入下行區間,主營的挖礦業務面臨困境、轉型AI前景不明的情況下,號稱淨利潤高達60%的比特大陸,到底是一個傳奇還是一場泡沫?

時間財經就相關問題聯繫比特大陸,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悶聲發大財

2013年成立的比特大陸,堪稱比特幣誕生以來的最大贏家之一。

比特大陸的自我定位是芯片設計公司,主營業務是設計被稱為ASIC的專用芯片,將之用在虛擬貨幣挖礦機上。在此基礎上,整合礦機生產製造產業鏈,製造出售專門用於虛擬貨幣挖礦的礦機。目前在礦機廠商中,排行第一。

慘遭騰訊、軟銀雙雙“打臉”“礦霸”比特大陸IPO風險陡增

礦機研發售賣之外,比特大陸還有類似雲服務的礦池業務。礦池集合了大量礦機合併計算運力,挖礦者出於提高收益幾率的考慮,可以選擇加入礦池擴大算力,礦池廠商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2017年以來,熬過比特幣市值波動之後,比特大陸迎來“悶聲發大財”的美好時代。據科技自媒體雷帝觸網披露的數據,比特大陸2017年公司實現25億美元收入,12.5億美元淨利潤。2018年一季度營收18.7億美元,淨利潤11.4億美元,淨利率60%。

租售礦機獲得收入之外,作為一家有隱形造幣印鈔實力的企業,比特大陸比一般硬件企業有更多的生財之道。比如直接將“挖來”的加密貨幣用於投資。據上述媒體報道,比特大陸解釋2018年第一季度淨利率較高的原因,即是“公司將部分加密貨幣用於採購和投資,實現盈利”。

慘遭騰訊、軟銀雙雙“打臉”“礦霸”比特大陸IPO風險陡增

一位區塊鏈行業人士告訴時間財經,比特大陸旗下的三大礦池合併計算的實際份額已經佔到比特幣總算力的51%,“業內公認它有實力控制比特幣”。根據區塊鏈的技術規則,當攻擊者算力超過51%,就可以纂改數據,導致比特幣機制崩潰。

對此說法,根據財新週刊的報道,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解釋,比特大陸銷售的礦機市場份額佔八成,不代表其擁有這些算力。用戶能夠自行選擇是否使用、以及使用哪種協議去挖取那種虛擬貨幣。

比特大陸和吳忌寒也是比特幣現金(BCH)的主要支持者,BCH是比特幣分叉後的產物,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與比特幣掛鉤的新幣種。吳忌寒是BCH最為知名的支持者之一,出錢出力推動這一幣種的存活。根據財新報的報道,他相信有一天,BCH有一天超過比特幣。

前述區塊鏈行業人士從“國家戰略”角度分析,“比特幣是日本人中本聰研發的”,如果比特大陸力推的BCH能夠超越比特幣,“對比特大陸這個公司來說,在國家層面是很加分的”。

AI轉型不易

一家新型科技獨角獸公司,行業內做到壟斷性市場份額,並且實現了盈利。怎麼看都是一件前景光明的好事,不過比特大陸所處的行業現狀下,無論政策還是財務都有巨大風險。

慘遭騰訊、軟銀雙雙“打臉”“礦霸”比特大陸IPO風險陡增

行業老二嘉楠耘智曾在招股書中披露礦機廠商的共同面對的風險:區塊鏈技術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未必獲廣泛接納;與比特幣有關的法律、政治監管等環境風險及產品線單一等等。

政策風險已經顯現影響。2017年底以來,比特幣進入下行區間,購買礦機挖礦成本相對於比特幣的市值甚至出現倒掛,比特大陸也承認礦機銷售利潤已經“變薄”。2017年9月,中國開始禁止平臺交易虛擬貨幣和ICO,曾因雲集眾多廠商礦機被稱為“挖礦之都”的鄂爾多斯宣佈,“引導挖礦企業退出,鼓勵轉型到國家支持類的雲計算企業”。

基於“ASIC芯片也能夠用於其他高負荷處理領域,比如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的技術和行業共識,比特大陸和同行們均選擇項AI轉型。2017年底,比特大陸發佈號稱全球首款的量產加速計算AI芯片。

據媒體引述看好比特大陸AI轉型的投資人士分析稱,比特大陸在AI芯片上的策略,類似於當年聯想通過貿工技佔領PC市場。“當初聯想的顯示器出貨量之所以能在三年時間內排到中國前五,是因為它掌握了供應鏈和經銷渠道,所以出貨量能做大”。

這種論斷在數據上能找到一定的支持。比特大陸2017年芯片銷售額為23億美元,在華銷售收入及出貨量僅次於華為海思,位居專用集成類芯片第二。吳忌寒的目標是,AI芯片在五年內可佔據比特大陸收入的40%。

從比特幣礦機轉型AI芯片,是一場從商業模式、行業對手到技術高度都變化巨大的轉身。財新引述一位芯片行業人士的說法稱:“這種(比特大陸等所專注的)細分的、專業的芯片靈活性很強,但關鍵問題是有多少客戶願意使用?打造一個能適用的生態系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號稱“以戰養戰”推進轉型的比特大陸,在AI芯片生意上還會保住好運氣嗎?(北京時間財經 李拜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