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七夕已到,注意!

前方一大波狗粮来袭!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被满眼粉红瞎闪狗眼的覃法君

依然坚强给甜蜜的男女科普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最终要踏入婚姻殿堂的你们

要注意婚姻的哪些误区呢?

大家平时所讲的结婚

跟法律意义上的结婚是一回事吗?

↓↓↓

误区一: 举行婚礼=结婚?

2015年5月,小玲经人介绍与大伟相识谈婚,相处半年后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两人便按农村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开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未领取结婚证。几年后,小玲与大伟产生矛盾,到覃塘法院要求“离婚”。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生活中,像小玲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普罗大众的观念里,举行婚礼才是正式向亲友宣布两人结婚,但是从法律意义上讲,举行婚礼只是一种传统习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由此可见,法律意义上的结婚是领取结婚证。未领取结婚证而以夫妻关系共同居住生活的,只能以同居关系计。

↓↓↓

误区二:领取结婚证但未举行婚礼的只是订婚不是结婚?

2016年4月,芳芳经人介绍与乐乐相识谈婚,二人及其家人共同协商,两人先领取结婚证订婚,等看好日子举行婚礼日子后再正式过门生活。同年5月,二人领取了结婚证,之后由于芳芳反悔,想另嫁他人便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乐乐辩称,双方根本没有结婚,领取结婚证只是订婚,并未举行结婚仪式,芳芳也未过门同居生活。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根据前面所讲的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只要自愿领取了结婚证,不存在法律另行规定的其他无效婚姻或者可撤销婚姻的情形,便是合法夫妻关系,要想另外结婚,必须解除现有婚姻关系。

↓↓↓

误区三:未领取结婚证+未举行婚礼一定不是合法夫妻关系

1987年3月甘某经人介绍与梁某相识谈婚,同年7月双方便以夫妻名义开始同居生活,双方未举行婚礼,也未办理任何结婚手续。2016年6月甘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梁某辩称双方既未按农村习俗举行婚礼也未办理结婚手续,不存在夫妻关系。其实,按照婚姻法第八条关于“结婚”的规定,梁某的辩称可以成立。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条同时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如此,甘某和梁某1987年便以夫妻关系名义共同生活,符合上述法律关于事实婚姻的规定,二人是合法夫妻关系。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结婚是人生大事,不仅涉及到身份关系的改变,还可能涉及到孩子的抚养、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等,需要慎重对待,而合法的夫妻关系才受法律保护,为了维护好自身的权益,建议未婚男女们都能“真结婚”——领取结婚证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温馨

提示

当您接到(0771-12340)的电话,请不要拒接,您的回答很重要!谢谢您支持覃法君的工作!

0771-12340是自治区民调中心电话,负责对全区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希望接到调查电话时能耐心配合,并给予覃塘法院法官干警公正的评价。您的好评,就是我们司法服务为民的强劲动力!谢谢!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大家都在看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七夕”普法:广大撒狗粮男女必看!“真假”结婚的误区

司法阳光 科学普法

地址:覃塘区中山大道7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