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影響P2P的三大因素你了解嗎?衆投網

最近監管部門對P2P行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改,很多投資者是不是覺得互聯網金融行業前途一片光明,大好“錢”途在向你招手啊?但是事實沒有絕對,未來還是會有一些因素會影響P2P行業的發展。

未來影響P2P的三大因素你瞭解嗎?眾投網

P2P未來發展趨勢圖片

一、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是躲不掉的。就像股災期間,很多專業投資機構照樣翻車,甚至挨的比普通人更慘。這回爆雷的平臺中,不少還是根紅苗正有國資背書的,地方政策間接授信,或者知名風投領投,上市公司參股,規模中等偏上的……在筆者的記憶中,就有e周行、合時代、銀豆、抱財網。這些公司是隱藏太深惡意欺詐,還是機構投資者都瞎了眼?不謀全局者不足於謀一隅,P2P圈的爆雷跟金融大環境有很大關係。

影響今年經濟走勢的因素:

一個是毛衣粘(諧音),直接對實體經濟和未來預期造成衝擊;

二是金融強監管+去槓桿,雙管齊下導致資金面偏緊,7個蓋子蓋不住10個馬桶,要抽資金出來填窟窿了;

三是房子限售限購+信用標準提高。這一點要說得一些點才好理解。房子限購限售,如果要現金出來救急,賣不掉怎麼辦?

假設中產的資產配置裡面一般有5個錢袋,分別是房產、股票、基金、保險、P2P,要斬倉救急,選哪一個?

保險和房地產是動不了的,只有在其他3個裡面選,不巧,今年A股熊市,滬指從3500點一路陰跌到現在2700點,願不願意割肉?

所以,只好選擇抽P2P資金出來救急。

同時,不少通過P2P平臺借出去的錢都變相流入了股市,甚至有些還是以加槓桿的方式,一旦股市普跌這部分錢就不一定能按時還上了,壞賬率一高又會引起P2P領域中的擠兌。

二、過去自律不強留下的病根

打個比方,P2P過去就像個沒人管教的野孩子,在市場上野蠻生長養成了不少飛鷹走狗的壞習慣,比如自融、秒標、拆標、假標、資金池、帶槓桿……這些壞習慣在行業景氣的時候還不算大過,一旦家道中落要拼硬功過冬,這些以前搞得的事都是雷,容易集中爆發。

正常的金融體系,都是有準入門檻的,對從業人員要有高標準,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有要求,比如購買私募基金,准入門檻就是100萬起步,還需要一定的投資經驗。

如果按照P2P過去無監管的玩法,基本上把民營銀行、資管、投行和龐氏的路子都走了一遍,早就觸犯了“非法集資”、“無照經營”等諸多禁忌,但因為對小微企業和抵押物不足的個人信貸確有幫助,才對其失格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估計上面也是知道這裡面的沉疾夠深,才把備案的日期延長了,限期自己打掃乾淨,要麼轉型、要麼走程序清盤、要麼按照合規的高標準嚴要求對自己進行塑身,不管那種選擇,對野慣了的P2P平臺來說,都是一件要用吃奶勁的事。

三、監管趨嚴轉型困難

說到這兒又要聊深一步,金融創造價值本質是什麼?無外乎三條路:

1、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投資風險,做好諮詢服務。

2、自己承擔風險,拿錢參與投資。

3、通過加槓桿提高效率,讓本該十年的事五年完成。

目前國家對P2P的整改態度還未完全明朗化,大概率會學習美國的模式,就是建立一套立足於個人徵信系統的公共平臺,比如百行徵信。

未來風險就從平臺轉移到個人對個人節點上,平臺就回到最初的定位:只做信息中介服務,其他什麼都不準做。對於習慣了高收益的P2P平臺及從業者,照這麼改革等於自廢武功。沒有了技術操作空間,平臺間除了相互殺價搶流量,就沒有其他玩法,未來剩下幾家超大平臺靠微利生存外,就是一片白地。

所以說,未來P2P行業必將是會迎來一個大的爆發,但是隨著後期的發展,P2P平臺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大,指不定又會爆出什麼么蛾子,所以大家要時刻謹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本文摘自:眾投網(https://www.grhp2p.com/info/P2Pwangdai/1819.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