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3月23日,平淡无奇,不是吗?

是,1998年的这天,就在这平淡无奇的春风里,猛龙腾空而起。

历史上的今天


到现在,20年了,歼-10真的成了个大小伙子了。然而最大的遗憾在于,这个大小伙子的父亲,再也没法前来出席儿子的生日礼了。

不错,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两年前的昨天,这个伟大的父亲走了----中国先进战机之父宋文骢院士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


一位劳苦功高的前辈远去了----向我们走来的是羽翼渐丰的中国航空事业。

也许,只要走出军迷这个圈子,歼-10在路人们的眼中不过是一架比以往飞机帅气的战斗机罢了,不过就是这架比以往帅气些的战斗机,意味着中国人已经凭着自己的力量踏入了三代机俱乐部,向更高,更快与更强发起冲击。

是的,在航空人的眼里,更快,更高与更强远远不只是一句体育竞技的口号----毕竟在这片赛场上,比分的差距所决定的并非奖牌得主为谁,而是一个国家头顶的安全。而宋老,无疑是这片赛场上一位出色的中国选手,但他并不是唯一的一位。

回望共和国道阻且长的航空路,看到的是满目英魂与忠骨,还有当下用自己生命做蜡,毕生所学为芯燃烧自己的铺路者们。

难道不是吗?宋老用一头银发耗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三代机,罗工为飞鲨那一跃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当他们化作英魂,化作忠骨的时候,他们的传承者们仍然默默走着他们的路,在每一组框架,每一块蒙皮,每一根管线和每一条电路上倾注匠心。

历史上的今天

不要问他们依靠谁,为了谁,因为他们背后那个伟大的国家和他们头顶那篇纯净的天空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毕竟,

航空不强,则军队只能任由炸弹与航炮宰割,军队不强,则国家只能任由强盗与劫匪蹂躏,国家不强,则人民只能任由战火和饥荒摧残。

自从人类在一战的硝烟中学会了用飞机作战,历史,就不止一次地给予人们这条铁的教训。

这种教训,非得在经历了日机的俯冲扫射,美军的狂轰滥炸,对岸的高空窥视,还有南海那悲怆的一撞后,才能来得比别人都刻骨铭心。而这些,恰恰是中国航空悲惨往事的拼图碎块⋯⋯

所以,在这个关于蓝天的领域,没有哪个国家的曾经能如中国那样恨之深,痛之切;也就没有哪个国家能如中国这般奋起直追。我们并不是传统的工业强国,如果不是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了属于中国航空的奇迹,我们将全无理由去相信那支曾经拿着数量不足的苏援导弹同敌方先进侦察机打游击的军队,现已拥有如此庞大的空中力量,全无理由去相信这个国家用了短短几十年就赶上了列强百年的航空之路。

历史上的今天


也正是因为曾经的恨之深,痛之切,中国的航空人才会拥有无穷的动力,把自己的学识变成反射着耀眼阳光的战鹰,去守护祖国的天空,让曾经的恨,曾经的痛永远不再重演。他们何尝不能把自己脑中所存变成财富,特权,或者变成一张允许他们永远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绿卡,然而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深藏于国家的保密条款之下,不为人知地做着应做的事情。

祖国并没有忘掉他们,祖国何尝没有给他们应给的一切,然而,他们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倒不是因为不领情----他们更乐意穿着褴褛的背心吃盒饭,蹬着吱嘎作响的旧自行车前去试验场,更乐意在成堆的图纸中熬到深夜,只要能换来鹰眼更明,鹰爪更利,他们心甘情愿。

非常幸运,因为有他们,祖国的战鹰才能永不落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少有的奉献。

历史上的今天


是,尽管有人非常期待祖国战鹰折翼,尽管有人歇斯底里把他们呼作“奴才”。但同样非常幸运,这些人也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精神胜利式的乞求这个国家灭亡,他们毕竟无力为这个国家创造任何东西,也护不住这个国家的一寸一分。未来,永远由那群奉献者推动。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这或许是所有中国航空人的心声吧。是啊,悠悠苍天,对于这群人而言,生作拼搏之处,死为安魂之所,苍天岂能薄于他们?或许,在他们看来,自己早就成为这片天空中一朵美丽的云了吧。对他们,再多的赞美之词也显得浮夸,或许,一句由衷的“谢谢”,已经胜过千言万语了吧⋯⋯

历史上的今天


—— 来自 共青团中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