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今天,3月23日,平淡無奇,不是嗎?

是,1998年的這天,就在這平淡無奇的春風裡,猛龍騰空而起。

歷史上的今天


到現在,20年了,殲-10真的成了個大小夥子了。然而最大的遺憾在於,這個大小夥子的父親,再也沒法前來出席兒子的生日禮了。

不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兩年前的昨天,這個偉大的父親走了----中國先進戰機之父宋文驄院士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


一位勞苦功高的前輩遠去了----向我們走來的是羽翼漸豐的中國航空事業。

也許,只要走出軍迷這個圈子,殲-10在路人們的眼中不過是一架比以往飛機帥氣的戰鬥機罷了,不過就是這架比以往帥氣些的戰鬥機,意味著中國人已經憑著自己的力量踏入了三代機俱樂部,向更高,更快與更強發起衝擊。

是的,在航空人的眼裡,更快,更高與更強遠遠不只是一句體育競技的口號----畢竟在這片賽場上,比分的差距所決定的並非獎牌得主為誰,而是一個國家頭頂的安全。而宋老,無疑是這片賽場上一位出色的中國選手,但他並不是唯一的一位。

回望共和國道阻且長的航空路,看到的是滿目英魂與忠骨,還有當下用自己生命做蠟,畢生所學為芯燃燒自己的鋪路者們。

難道不是嗎?宋老用一頭銀髮耗出了中國人自己的三代機,羅工為飛鯊那一躍奉獻了自己全部的生命,當他們化作英魂,化作忠骨的時候,他們的傳承者們仍然默默走著他們的路,在每一組框架,每一塊蒙皮,每一根管線和每一條電路上傾注匠心。

歷史上的今天

不要問他們依靠誰,為了誰,因為他們背後那個偉大的國家和他們頭頂那篇純淨的天空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畢竟,

航空不強,則軍隊只能任由炸彈與航炮宰割,軍隊不強,則國家只能任由強盜與劫匪蹂躪,國家不強,則人民只能任由戰火和饑荒摧殘。

自從人類在一戰的硝煙中學會了用飛機作戰,歷史,就不止一次地給予人們這條鐵的教訓。

這種教訓,非得在經歷了日機的俯衝掃射,美軍的狂轟濫炸,對岸的高空窺視,還有南海那悲愴的一撞後,才能來得比別人都刻骨銘心。而這些,恰恰是中國航空悲慘往事的拼圖碎塊⋯⋯

所以,在這個關於藍天的領域,沒有哪個國家的曾經能如中國那樣恨之深,痛之切;也就沒有哪個國家能如中國這般奮起直追。我們並不是傳統的工業強國,如果不是出生在這片土地上,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了屬於中國航空的奇蹟,我們將全無理由去相信那支曾經拿著數量不足的蘇援導彈同敵方先進偵察機打游擊的軍隊,現已擁有如此龐大的空中力量,全無理由去相信這個國家用了短短几十年就趕上了列強百年的航空之路。

歷史上的今天


也正是因為曾經的恨之深,痛之切,中國的航空人才會擁有無窮的動力,把自己的學識變成反射著耀眼陽光的戰鷹,去守護祖國的天空,讓曾經的恨,曾經的痛永遠不再重演。他們何嘗不能把自己腦中所存變成財富,特權,或者變成一張允許他們永遠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綠卡,然而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深藏於國家的保密條款之下,不為人知地做著應做的事情。

祖國並沒有忘掉他們,祖國何嘗沒有給他們應給的一切,然而,他們似乎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倒不是因為不領情----他們更樂意穿著襤褸的背心吃盒飯,蹬著吱嘎作響的舊自行車前去試驗場,更樂意在成堆的圖紙中熬到深夜,只要能換來鷹眼更明,鷹爪更利,他們心甘情願。

非常幸運,因為有他們,祖國的戰鷹才能永不落地。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時代少有的奉獻。

歷史上的今天


是,儘管有人非常期待祖國戰鷹折翼,儘管有人歇斯底里把他們呼作“奴才”。但同樣非常幸運,這些人也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精神勝利式的乞求這個國家滅亡,他們畢竟無力為這個國家創造任何東西,也護不住這個國家的一寸一分。未來,永遠由那群奉獻者推動。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這或許是所有中國航空人的心聲吧。是啊,悠悠蒼天,對於這群人而言,生作拼搏之處,死為安魂之所,蒼天豈能薄於他們?或許,在他們看來,自己早就成為這片天空中一朵美麗的雲了吧。對他們,再多的讚美之詞也顯得浮誇,或許,一句由衷的“謝謝”,已經勝過千言萬語了吧⋯⋯

歷史上的今天


—— 來自 共青團中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