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敢 "真-诚" 吗?

真诚,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却很少有人敢用。

  • 从学校毕业要去单位上班了,爸妈叮嘱我们:对同事、领导有什么意见,可千万别乱说啊!

  • 找到对象要结婚了,爸妈叮嘱我们:对公婆,有什么多忍耐啊,别乱说话!

大家似乎觉得 :

  • 真话,是不能讲的,是会引起矛盾的。

  • 真话,只有那“童言无忌”的孩子才有权利说,大人要是说真话,那就是幼稚!

您怎么想呢?

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

真话,曾经给您带来些什么呢?

欢迎大家在文末写留言。

您敢

01 为什么不敢真诚

01. 因为恐惧

无论父母还是自己,不敢真诚的背后,是内心的恐惧。

怕自己的真诚,引起双方的冲突。

带给双方情绪上的伤害,导致双方关系变坏,继而因为光环效应,很多事情都受到影响。

怕自己的真诚,遭到对方的拒绝。

因为内心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真诚的沟通,对方能够接受。而一旦被拒绝,自己会感觉 没有面子下不来台,或是感到不知所措

每个人,都有规避风险的倾向。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拒绝真诚。

02. 因为羞愧

因为 自卑 :感觉 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需要。如果表达了这种需要,自己的一些利益、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比如:先生平时工作很忙,回家就已经很晚了,结果周末还要出去加班,太太心里非常不愉快,其实很想先生能够陪伴自己过周末的,但却不敢对先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为 在太太的脑子里面有一个“应该”:作为太太,应该支持先生的工作,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和需求。

又比如:自己明明身体不舒服,但怕自己一旦休息,在公司的位置就会被人顶替,于是瞒着领导、同事,带病坚持工作。

因为 自责:感觉自己达不到内心的要求,于是开不了口。

比如:有的妈妈对自身要求很高。她们 给自己定的要求是“我必须要给孩子最好的,我必须全心全意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然而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妈妈没有办法达到这个要求,心中就充满了自责,所以她不敢对孩子真诚,不敢对孩子表达任何有关“妈妈其实做不到那么好”类似的话语。

02 不敢真诚,带给我们什么

1. 隔阂

虽然通过谎言,表面上暂时把难关度过了,但实际上它带给我们什么呢?

因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没能真实地表达出来,慢慢地 内心会觉得憋屈;

因为对方无从了解我们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也就更 谈不上接纳与体谅了。

于是,双方心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 . . . .

02. 误会

虽然嘴巴上说的是一套,但 我们的非语言信息、事情的结果等等很多方面,都会慢慢将真相显露出来。

比如刚才说“带病工作”,虽然自己生病不舒服没有告诉任何人,然而,因为生病,不可避免地给我们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造成影响,继而影响到我们的工作质量。

如此一来,老板因为不知道实情,会非常困惑:好好的,怎么今天工作做成这个样子?你是不是态度有问题啊?

给对方带去很多不必要的遐想,不利于双方的关系, 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03. 拒绝沟通:最恶劣的沟通方式

或许有人会说:这还费劲儿说什么谎呀?什么都不说,不就完了?

于是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直接命令对方,或者 干脆就回避这个问题。

拒绝沟通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沟通方式。

曾经参加一个“心理即兴剧体验”,其中有个游戏,是一圈人围起来做三种镜子,然后让一个人随机去照。

三种镜子分别是 : 美人镜,丑人镜,空白的镜子。

美人镜:是令人开心的回应

丑人镜:是让人惊吓的回应

空白镜:是面无表情,无回应

游戏体验之前,大家原以为,感受最差的会是“丑人镜”,结果经过体验,却是“空白镜”。

当我们向对方发出沟通,没有回应,不清不楚,才最令人抓狂!

内心戏:NND,好歹给个反应啊!

曾经有一位妈妈,她带着孩子去逛街的时候,路过一个游乐场,孩子非常想玩海洋球,妈妈心里觉得有点贵,不太愿意去花这个钱,但是 妈妈内心对自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她觉得自己作为妈妈,就应该给孩子最好的,孩子有什么需要,妈妈都应该满足孩子,于是,当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内心就会充满了自责,她没有办法坦诚地告诉孩子“妈妈不能”,于是她选择回避和孩子做解释,直接告诉孩子不行。

结果就是:孩子出乎意料地反应激烈,不仅大哭大闹,还撒泼躺在地上不愿起来。

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妈妈并没有给他自己任何的理由,只给自己一个“不可以玩”的决定,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妈妈的强权。

这就好比当我们去找老板,想要谈升职加薪的时候,老板不给我们任何理由,就说:你没戏,我已经决定让某某来担任这个职位了。”我们一定会觉得很不公平,其实是一样的。

您敢

03 真诚,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01. 获得进一步沟通,深入了解对方的需要

人与人的交往,其实就是一个“catch ball" 不断试探界限,不断磨合的过程。

当一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需求,另外一个人接受到,并对这个需求进行考量,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继而双方进行一个碰撞、磨合与协调。

只有当双方都能够做到真诚,那么最后,双方才能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一个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双方需求的结果。

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些:生活中很有默契的夫妻、事业上得力的拍档伙伴,其实他们都是从互不了解,经过一个真诚的沟通,才慢慢经过磨合,到达现在这样一个理想状态。

有的时候,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恐惧,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我们预料到自己的做法可能会让对方不愉快,其实能够让对方感觉舒服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对方那里的。

举个例子来说:

小朋友不愿意离开妈妈去幼儿园,或许是担心在幼儿园没有妈妈的陪伴。妈妈说了一堆道理,提了一堆建议都没有用。妈妈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了,不知该如何帮助孩子。

其实,不妨坦诚地告诉孩子:我们想要帮助她,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她的感觉好一点?

曾经,心理成长社群有一位妈妈就用了这个方法,结果十分出人意料。

孩子说:妈妈你给我一个“比心♥“就好啦,我在幼儿园想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孩子的回答,立刻就让我们豁然开朗了!

这,就是真诚的力量!

02. 让对方感觉自己被需要,体会到自身价值感

比如,妈妈接孩子放学回家,经过小区快递箱,一下拿了好几个快递。妈妈一个人搬那么多快递也挺累的,于是,就很真诚地告诉孩子:东西太多了,妈妈好像搬不动,你能不能帮一下妈妈?孩子一般都会非常乐意帮助妈妈的。

于是,在这过程中:妈妈得到了帮助,而孩子也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够帮到爸爸妈妈,自己好厉害,好棒!

孩子所 体验到:真真切切的自我效能感,要比口头上的夸奖,效果好的一千倍。

03. 增进双方相互信任,关系更亲近

真诚,能够促进两个人的信任关系。

心理成长社群当中的妈妈们,也曾给到我们非常好的例子:

piccolo:

上周末两天出去旅游了,出门的时候,小妞要拿着她的自制“奇趣蛋”,结果在外面骑共享单车逛的时候,放在了车筐里,走的时候忘记拿了。

回到家找了半天才回想起来,可能是掉了。

于是,我很不好意思地对小妞说 “啊呀,好像妈妈忘记在了车车上,找不着了,掉了。”

没想到小妞很平静地点点头“那好吧,下次我们小心点,我提醒你哦”( •̅_•̅ )

哈哈,再次体验到“真诚”的力量,孩子的心里承受力还是很强大的。

红:

有一次带娃去打预防针,第一次尝试没有任何哄骗,明确告诉她要打预防针了,结果孩子并没有拒绝,而且整个过程都没哭。

我惊喜地发现 : 与孩子的沟通竟然可以如此简单。真诚地面对孩子,孩子一天比一天懂事了 !

您敢

04 我们要如何真诚

最后再说一说:真诚的一些注意点。

01 真诚,需要有界限

真诚,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所有人100%,谈论我们的想法、感受。

我们只需和与事情相关的人,真诚地沟通就可以了。

02. 真诚,还要学习沟通

很多人拒绝真诚,是因为内心害怕发生冲突。不知如何与对方进行一个好的沟通,如何让沟通变得顺畅。

其实,这是可以学习的。

心语心乐心理成长社群,在崭新的2018年即将推出,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专题读书会,相信大家通过共同学习,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元素、要点之后,能够更加底气十足地在生活中,与人真诚地沟通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