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障礙丨抑鬱與狂躁交替,患者自殺率是常人10倍

研究表明:男女大腦用於調節侵犯或支配情緒的機制不同,因此建議,治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時,應採取因性別而異的方法。精神疾病患者中,女性較常見抑鬱症和焦慮障礙,而男性多見自閉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礙,其中原因至今困擾著精神病學專家。

事實上,抑鬱和躁狂有可能同時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雙相障礙患者常常身處抑鬱和躁狂的“雙面人生”,他們的處境似乎更為危險。

雙相障礙丨抑鬱與狂躁交替,患者自殺率是常人10倍

忽悲忽喜情緒極度波動

雙相障礙,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躁狂發作表現為情感高漲、言語增多、活動增多;而抑鬱發作時則出現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活動減少等症狀。病情嚴重者在發作高峰期還可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性症狀等精神病性症狀。

對於雙相障礙患者而言,一般呈發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鬱常反覆循環或交替出現,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發作症狀往往持續相當時間,比如躁狂發作持續一週以上,抑鬱發作持續兩週以上,並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產生不良影響。

雙相障礙和抑鬱症不同,所謂抑鬱症是說這一生當中只有抑鬱的發作,沒有過躁狂或者輕躁狂發作的現象。雙相障礙中的“相”是指“狀態”的意思,顧名思義,患者一般會有抑鬱和躁狂兩種狀態交替存在,或混合存在。

雙相障礙丨抑鬱與狂躁交替,患者自殺率是常人10倍

躁狂發作表現為情感高漲、言語增多、活動增多,患此病的藝術家往往都在這時候是創作高峰期;而抑鬱發作時則出現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活動減少等症狀,據說海明威在抑鬱時,三年寫不出一部小說。患者病情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性症狀等精神病性症狀。

醫生指出,與抑鬱症相比,雙相障礙的複發率更高,抑鬱症大概一生當中的複發率有80%,就是說這次發了抑鬱,可能有80%的患者這一生當中還會有復發。但是雙相障礙的複發率超過90%。也就是說,雙相障礙的復發往往不太能避免。

“這也是一種無奈,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確切是身體的哪個地方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只能通過治療去控制它的症狀,當然治療後還是有顯著效果的。”

自殺風險比抑鬱症更高

雙相障礙令人恐懼之處在於,自殺是其最大的威脅之一。據國外研究發現,雙相障礙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雙相障礙患者中兩至四成曾有過自殺行為,而11%至19%自殺身亡。

醫生解釋,一般人可能覺得抑鬱症患者的自殺風險很高,但是雙相障礙患者的自殺風險比抑鬱症更高。這和“雙相”本身的特點有關係,雙相障礙的人本身就比較衝動,缺少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他們有的時候自殺前沒有長時間的慎重考慮,一旦決策,馬上就去做了。

還有就是雙相障礙的共病很多,很多雙相會有軀體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共病,比如有酒精依賴、吸毒、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等,還有軀體疾病的共病,包括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偏頭痛。共病存在的比例很高,造成自殺風險也會增加。

雙相障礙和抑鬱症相比,男女比例方面,得抑鬱症的女性多,而雙相障礙的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起病快慢方面,雙相障礙的起病比較快,而抑鬱症的起病相對慢一些。雙相障礙的症狀持續時間短一些,而抑鬱症會持續得長一些。

雙相障礙的危險因素十分多樣,其中遺傳因素的影響最為突出。雙相障礙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屬於多基因遺傳。

制服陰晴不定的“雙面人生”

雙相障礙丨抑鬱與狂躁交替,患者自殺率是常人10倍

雙相障礙患者的生活就像“陰晴不定”的天氣,他們的人生呈現“雙面性”,兩種極端的狀態交替出現或糾纏在一起,讓患者身心俱疲。正確的治療方式,能夠引導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漸入良性循環的佳境。患者治療需要注重“三大原則”:綜合原則,長期原則,以及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原則。綜合原則是指採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藥物、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危機干預等措施,綜合運用以提高療效和改善依從性;長期原則是指患者需要遵從醫囑長期治療,實現與病共存,提高生活質量;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原則,即鼓勵家人參與患者的治療過程,幫助患者提高依從性,減少復發。

醫生強調:“雙相障礙是一種持續終生的疾病,但只要遵從醫囑系統治療,症狀控制好了,患者就能正常生活。藥物治療(包括心境穩定劑、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仍是目前治療雙相障礙的主要方法,而心境穩定劑是國際公認的主要治療藥物,是從急性期到鞏固和維持期的主要選擇,並以長效、低副作用的特性成為長程治療雙相障礙的一線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