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記(13):狗通人性非天生,皆是薰陶及訓練之結果

1、與眾多胖墩墩的寵物狗悠閒溜達不同,精瘦的狐狸擅跑、喜跑、樂跑——或在草叢裡躍奔,或在平地上疾跳,打著圈兒,圍著障礙,用盡氣力,近乎瘋狂,狐狸的跑似乎是自娛自樂,又好像證明著什麼——以看家護院為天職的田園犬生來就有追逐的本領,對友人是歡送,對壞人是嚇唬,咬是斷然不可的,逐離為上吶!

2、狐狸也有倔脾氣,遛彎時間短了,死活不肯回家,任主人生拉硬拽,就是躺在地上裝傻,活脫脫一副癩皮狗的模樣。沒有辦法,只好留牠獨自在樓下玩耍。鄰居吃驚地問,跑丟了咋辦?答曰,是孩子,終歸要長大。即便狗兒,也需要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不擔心,不煩心,在屬於孩子的世界裡,給自由,亦是給未來!

3、雨後的清晨,覓食的鳥兒多了起來,狐狸特興奮,一下樓就開始瘋狂追逐,或是經年未碰到危險及挑釁的緣故,鳥兒們不是遠走高飛,而是貼著草皮展翅,這更激起了狐狸奔跑的興致,加速,急轉,猛撲,一隻行動遲緩的鳥兒就這樣落入了狗口——狐狸生涯中,逮到了第三隻鳥兒,開心的狐狸躺在草叢,可勁兒打滾!

4、人有人道,狗有狗規,懂事的狐狸從不在家“方便”。清早,驟雨未歇,就瞅個機會跑下樓去,任憑狗毛淋透,也要到心儀的地方解決“內急”。看來,狗狗比人更有原則——比如,牠對主人忠誠如一,絕不嫌貧愛富;比如,牠以看家護院為己任,從不偷奸耍滑——狗規,非人為,而是本能,或是自律,令人欽敬也!

5、狗狗聽懂人話麼?答案是肯定的。說是本能與條件反射也好,說是狗通人性也罷,與人類生活久了,狗狗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類生活習慣的薰陶,繼而進化出一些靈性與人性,應該不難理解。主人同樣的穿衣動作,狗狗能輕易分辨出是去上班還是要帶牠玩耍——這當是長期觀察與思考使然,狗狗情感之細膩可見一斑。

6、狗狗是幸運的,不愁吃喝,除了陪伴主人玩耍,似乎沒有事情可做。狗狗也是寂寞的,日復一日的獨自等待,很難說不是乏味且無聊的。好在與人類的相處中,狗狗學會了自娛自樂,逮到一隻蟲子,就能津津有味地逗樂半天,或者聞聞樹根,嗅嗅地面,在咂摸氣味中尋找同類的信息。結論:狗比人有趣,寂寞求自強!

7、狐狸來家近仨月,體型大了兩圈,體重增加兩倍,儼然成年狗了,惟有稚氣的臉龐,滑稽的動作,時時提醒人們牠是個沒長大的毛孩子。狐狸膽小怕事,遇到個頭比牠小一半的泰迪會嚇得夾著尾巴,驚慌逃竄;即便遇到熟識的同類,也會逡巡扭捏,匆匆嗅嗅鼻子、屁股,遠躲了事。靦腆的本質是畏懼,見世面不夠吶!

8、恃寵而驕,得寸進尺,人如此,狗狗亦不例外——咬鞋子,上沙發,睡床鋪,主人一忍再忍,一讓再讓,換來的一定不是狗狗的規矩懂事,而是蹬鼻子上臉,令人火冒三丈。訓斥,打嘴,禁食,嚴格管教,絕不寬恕,不幾天狗狗的行為就收斂許多。所以說,壞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斯言有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