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英雄」(4):危險視爲冒險,冒險當作探險,多情趣也

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平頭百姓要做成一件事,除了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那要看自己的時運如何。三分靠努力,七分靠運氣。這話說得可能讓人有點氣餒,但過來人都知道這是經驗之談。草根英雄,縱橫阡陌,做事難,做成事更難。惟有牢記: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怕事,就可以成事。

2、心思太細,先失了一分銳氣,做事往往顧慮多多,猶柔寡斷成為常態。功成由天定,失意全在己。看世上有為男兒,多有幾分粗獷,做事勇敢中夾雜著魯莽,把危險視為冒險,冒險當作探險,英雄路上多了幾分情趣。故匪氣、痞氣,加在英雄身上,便可謂之豪氣、霸氣。如同一件衣服,氣質有別的人穿上,風格迥異!

3、人,應該為希望而活著,為理想而奮鬥。在前程一片黑暗的之時,仍能守住心中的理想,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地努力奮鬥,不抱怨,不後悔——任何人的成功,都要求其超前於時代。這注定不被同時代的人看好,孤獨與寂寞,甚至深刻的自我懷疑,將伴隨成長與進步的全過程。古今人傑,領袖風範,均有此英雄本色。

4、世上最痛心的話,莫過於西漢名將霍去病所說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凌雲壯志,萬丈豪情,令後人敬仰。可惜天不作美,人世難料,幾多人傑逃不出類似的命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這應該是前人常說的“好事多磨”的道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5、知人善任,善於妥協,虛懷納諫——正是劉邦的過人之處,也是其領袖人格中最為閃光的稟賦:既有“大丈夫當如是也”奪取天下的雄心抱負,又有腳踏實地不屈不撓的意志毅力。劉邦的成功,證明其當之無愧的英雄本色。“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吞吐宇宙之機,包藏天地之志也!”曹操的話極為精當。

6、一部《楚漢傳奇》,多少英雄熱淚?當30歲的霸王項羽送別虞姬,自刎烏江之畔,“天亡我”的凜然長嘆,抒發的不是失敗的惋惜,而是一代人傑縱橫疆場所向無敵的驕傲和自負!從沒有失敗過,便容不下失敗。怪罪於天,那是對澎湃自信的腰斬。東山再起,捲土重來,更是恥辱。一代英雄,豪氣干雲,千古傳頌!

7、劉邦的偉大之處,在於能屈能伸,敢於打破傳統的道德標準用人。任用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視與嫂子有過私通的陳平為師,皆是其“有才是用”的最好證明。“得英雄者得天下”講的就是人才的重要。一個單位,一個集體,一個國家,若無好的機制選賢任能,使之脫穎而出,成為中流砥柱,離滅亡已經不遠矣。

8、傷感,絕不僅僅是一種悲秋的情懷。時過境遷,滄海桑田,總能引發人諸多的感慨:許多事,未來得及做的時候,人已老了。壯志未酬身先老,長使英雄淚滿襟。傷感是不可少的,那是對既往激揚人生的追憶,亦是對未競事業的抱憾。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岳飛之後的千古,依然緬懷流芳千古的岳飛,豈是傷感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