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華人爲主的新加坡爲何親近美國?


今年6月,舉世矚目的“特金會”在新加坡舉行。

這次美朝領導人會晤能取得圓滿成功,新加坡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此還花費了約7800萬元人民幣的鉅款。其實,對於新加坡而言,出錢出力一點都不覺得虧,說明美國重視新加坡的地位,仍然“得寵”。我們也可以看出新加坡與美國的關係不一般,如果換另外兩個國家會晤,新加坡是否那麼用心就要打個問號了。

1、走投無路,新加坡投入美國懷抱

新加坡樂於替美國辦事,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新加坡能取得如今的經濟成就離不開美國的鼎力支持。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現在的新加坡不僅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而且還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建國之初的新加坡,可謂一窮二白,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另外,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完全被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包圍,完全失去經濟擴張的可能。對於新加坡而言,想要實現經濟發展,必須尋找大國的幫助,於是新加坡選中了當時的超級強國——美國。

2、新加坡“獻媚”?美國開始瘋狂投資模式

新加坡建國兩年後(1967年),當時的國父李光耀首度訪問美國,至此拉開了新美兩國關係的新篇章,兩國開始進入“蜜月期”。美國開始對新加坡進行投資,惠普、通用電氣等美國大公司紛紛過去投資設廠。資料顯示,1997年,新加坡有近200家美國製造公司。隨著經濟合作的不斷加強,新加坡與美國於2003年建立雙邊自由貿易關係,促使雙邊貿易額增長50%。

既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最大貿易伙伴後,新加坡還成了美國在東南亞的最大投資受益國。2016年,美國對新加坡的投資達到2280億美元,短短三年的時間投資額增加了740億美元。最新數據統計,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美國公司足足翻了19倍,超過3700家。換個角度看,新加坡的經濟已經陷入了十分依賴美國的地步,新加坡還能不重視美國?

3、下一個“日本”?新加坡或東南亞戰略核心

當然,東南亞那麼多國家,為何美國偏偏相中新加坡,這與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有關。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自英國殖民時期開始,新加坡一直是重要的東南亞轉口港,還是當時的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據點。

對於美國而言,新加坡的戰略位置同樣不可小覷。1990,新加坡開始向美國提供海空軍基地,為美國在東南亞提供軍事部署。隨後,新加坡還成為美國海軍提供後勤補給的基地,雙方的軍事合作不斷加強。可以說,美國在新加坡的存在,為其長久發展提供“保駕護航”的作用。

不難發現,新加坡與美國是完全的互惠互利關係,新加坡想要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美國,親近美國也就在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加坡一直強調新美關係不是盟友關係,但大家心裡自明,實際上兩國的關係勝過盟友。


金十數據


新加坡親美嗎?如果這麼認為的話那只是一種膚淺得不能再膚淺的看法。事實上國際政治從來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如果說新加坡在某些具體事務上有親美傾向那只是因為在該問題上新加坡和美國利益趨同,但新加坡不會為美國的利益去犧牲自己。事實上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眼中:新加坡也並不見得就是他們的同路人。

從新加坡獨立建國伊始作為這個國家的實際掌舵人的李光耀就沒打算完全照搬西方國家的民主政體,而是將華人傳統的仁政、秩序、和諧等理念引入到新加坡的治國模式中。從一開始新加坡就沒實行西方式的多黨制,而是實際上執行的一黨制路線。而新加坡所保留具有自身特色的鞭刑也廣為西方人權組織抨擊。

新加坡是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事實上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和其他所有小國一樣就是儘量在大國之間縱橫捭闔以派平衡各方勢力,因為在本區域任何一方勢力獨大都會對小國的利益構成威脅。新加坡深知:無論從安全還是從經濟角度它都要依靠大國的“多邊捲入”和“多邊支撐”才能生存。

事實上題主認為親美的新加坡一直將中國列為自己外交政策的重要對象國:1993年新加坡舉辦過海峽兩岸歷史性的汪辜會談,此後新加坡多次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之間扮演中間人角色,積極致力於推動兩岸民族統一大業。儘管如此在兩岸同一完成之前新加坡是不會在大陸和臺灣之間選邊站隊的:一方面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貿易額的穩步增長;另一方面新加坡則始終和臺灣保持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兩面討好——當然兩面討好的把戲也註定會使自己處於左右不是人的尷尬境地,但作為夾縫求生的小國朝秦暮楚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之事。

美國作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外資投資國,同時又是當今世界霸主,這注定美國在新加坡的外交佈局中絕不可能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引入美國這一重要的區域外力量平衡周邊格局一直是新加坡外交的既定方針: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就駐有美國艦隊,有了美國這一強大的保護傘的新加坡在同周邊鄰國的各種糾紛中就可以狐假虎威。事實上新加坡為平衡周邊格局而引入的區域外力量可不只美國這一家:新加坡主張日本在亞太區域發揮更大政治、經濟作用,但堅決反對日本在東南亞地區扮演重要的軍事上的角色。同樣新加坡也積極發展同印度、澳大利亞等東南亞外圍國家的關係,但堅決反對這些國家在東南亞地區存在軍事部署。在引入區域外力量的同時新加坡同東南亞鄰國之間也十分注意保持同各方的平衡外交關係:新加坡是馬來西亞第6大外國投資者、印尼第7大外國投資者、緬甸第四大貿易伙伴、菲律賓第3大貿易伙伴、泰國的第3大貿易國、越南最大的外資投資者。

題主的問法本身就事先假定新加坡作為華人居多的國家不該走親美路線。事實上新加坡外交總的指導原則是務實主義,實事求是,認清自身的位置,接受國際關係的現實,以現實的眼光看待世界,不抱不切實際的期望,以生存和獲得實際的利益為底線。說得通俗直白些就是新加坡的外交原則是不以與國內民族的親緣關係和意識形態為導向,而是堅決以維護本國利益為最高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就是唯利是圖,就是有奶便是娘(當然這其實恰恰是國際政治的真相所在)。在這樣的外交理念下新加坡其實並非單純親美,而是試圖同時和美、中、日、印、澳等大國同時保持友好關係,當然這種多方討好的行為也註定各方對新加坡都保持一定的戒心。我們站在我們自身的立場上看覺得新加坡親美,而美國有時也會站在美國自身的立場抱怨新加坡和自己對著幹,其實對新加坡而言:這一切都不過是為了維護其本國利益而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新加坡親近美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說到底是一種小國的生存智慧,反而和新加坡是不是華人沒有任何關係,看問題千萬不要帶著情緒來看,別聽到“華人”兩個字就不淡定了,感覺人家就必須凡事就向著我們,否則就是背叛,觀念太狹隘了。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這些“華人”是新加坡國籍,人家是新加坡人,只是血統上來源於我們國家,而新加坡是一個獨立國家,新加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所以說新加坡華人≠中國人,而是一群外國人,想一想你和一群外國人較勁是不是很可笑,我們古語有“入華則華,如夷則夷” ,所以要放寬心,才能正確看待這個世界。

其實新加坡親近美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只有美國才能保障新加坡的國家安全。新加坡本是英國海峽殖民地一部分,二戰後跟隨者馬來西亞聯邦獨立,成為馬來西亞聯邦中的一個邦,但由於馬來人和華人的族群矛盾,為了爭奪主導權的馬來人直接把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新加坡是被迫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

其實新加坡是不願意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的,依託著馬來西亞,至少新加坡的外部環境是安全的。而新加坡當時只是一個面積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180萬人的微型國家,位置還那麼重要,地處世界級的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核心位置,不可能不引起周邊大國的覬覦,特別是海峽對面的印尼,對其是垂涎三尺,所以新加坡外部環境十分兇險。

不過新加坡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領導人,他就是李光耀,李光耀不僅發展新加坡經濟很有一手,幾十年就把新加坡發展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在國際上也是從橫捭闔,根據新加坡實際條件,請來一個保護神級的大保鏢——美國。邀請美國來新加坡駐軍,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就有美國駐紮的艦隊,這支美國部隊就是保障新加坡國家安全的,其他國家就不敢對新加坡怎麼樣,新加坡更是可以安心發展。

所以新加坡在政治上自然倒向美國,親近美國,與美國有類同盟關係,充當美國在東南亞的代言人,隨著新加坡經濟地位提升,美國也越來越重視新加坡,不然今年6月份“金特會”也不會在新加坡舉辦。其實美國人也是樂見其成,在新加坡駐軍,軍事威懾範圍直接覆蓋整個東南亞,所以新加坡和美國是各求所需,互利共贏。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謝謝!


大正看世界


1.新加坡確實是以華人為主體,但二戰後是從屬於馬來西亞的。

2.馬來西亞一看難以管理,就允許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國父是李光耀,兒子李顯龍接班,在中國有很多投資,民間的文化和經濟往來有很多,為何新加坡還時常跟中國叫板呢?

3.新加坡立國之初,就被馬來西亞扼守著戰略要地和淡水資源,自立性很差。建國後不久,澳大利亞就與新加坡談判,就獲得了華人聚居的聖誕島。由此可見新加坡國小力弱,需要抱大腿,而美國成了首選。

4.新加坡的武器和軍事防務基本都是美國參與的,政治和外交上不得不依仗美國。而目前母國的軍事影響力顯然難以到達新加坡,只能是這樣的態勢了。

5.現代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地緣政治,新加坡作為一個孤島國家,理性才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靠,而不是簡單的民族情感。


啥都不知道


有錢人很多很多都親美。有明親的,比如把企業搬去美國或者到美國上市等等。有暗親的,一邊反美,一邊教育天下黎民愛國,一邊把錢財存到美國,把婆子送到美國,讓孩子去美國留學,並且把小三小四統統放到美國去。有個別缺心眼的到了美國說人家的空氣是甜的,結果招致一頓隔空臭罵。這其中拍拖鞋的人裡面就有實實在在的賣國賊。


法緣石


我剛剛去過新加坡,我只會用我看到和聽到的來說話,我不喜歡那些無腦噴子說的話,因為那只是井底之蛙或者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的觀點。新加坡作為一個擁有較多華人並且高度發達的國家,其文化多樣且能相互融合可謂獨一無二。在新加坡,漢語尤其是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之一,無論是在地鐵、車站、旅遊景點都能看見。在尊重習俗方面,新加坡更是當仁不讓。臨近中秋,月餅展銷在各大商場都可見。一面是GUCCI、LV……等大牌林立,一面是傳統文化的展現,可謂相得益彰。新加坡人對中元節也十分重視,在很多華人店鋪門前都擺著供品和香燭來祭祀,與新加坡高聳的樓群和整潔的街道對比顯得有些突兀。在新加坡街頭,有很多大鐵桶,出來的時候不瞭解這是做什麼的,經過詢問才知道這是專門留給拜祭祖先的人燒紙用的。叫我不經意間想起了前些天哈市的大規模整治殯葬用品的新聞。擁有幾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結果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卻越來越少。相反的,日本、新加坡,甚至韓國,卻或多或少的傳承了很多中國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新加坡的素質教育也是相當的成功,我去過的幾個國家裡,只有日本和新加坡在乘坐電梯時人們能夠自覺站在一旁,並且把一側留給有急事需要通過的人。而且在新加坡,種族歧視的現象很少,大街上匆匆遊走的有白人、黃種人、印度人(顏色分佈較大有很黑,較黑和不黑)……等等,不管是在寫字樓還是在大街上,各行各業都有,都在認真履行著自己的使命,為這個國家做著貢獻。再說說新加坡為什麼親美,作為一個弱小的國家,想要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抱大腿”是最明智的選擇。大腿越粗,對自己的發展越有利。良禽擇木而棲是恆古不變的真理,沒有必要去指責別人。











想尊重你很難


何止新加坡。和美國好的國家有很多。而且都是很不錯的國家。反過來反美的國家都在世界上很垃圾。這些國家的國內老百姓都生活的很不好。甚至大家都統稱這些國家為流氓國家。


贏家最大的


首先要問這批華人為什麼入新而不在國內生活?答案大家都清楚,再說為什麼親美,這有錯嗎?看看美國人的社會服利和生活環境,,住房,醫療,養老,就業等等,美國民眾是幸福感滿滿,各個國家人都想移民美國就說明問題了。


手機用戶87809103848


新加坡雖然不是美國的正式盟友(同盟條約意義上的),但是兩國的戰略合作關係超過美國與其正式盟友(如泰國)的程度。

新加坡“親美”的主要原因是,小國的安全脆弱性。新加坡自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建國,一直就面臨著很高的生存擔憂。作為小島國,新加坡缺少基本的生存條件,淡水供應需要依賴馬來西亞。同時,作為華人為主的島國,地理上夾在了兩個穆斯林國家之間。不論是印度尼西亞,還是馬來西亞內部的民族、種族、宗教矛盾,都可能嚴重外溢並新加坡的內部穩定。

因此,新加坡建國之初奉行的策略就是安全上“追隨強者”。最初,新加坡挽留大英帝國,邀請印度來“接管”,但是沒能如願。隨著美國進行越南戰爭的需要,加強了在東南亞的存在。而新加坡也擔心東南亞共產主義革命的擴張,雙方在“反共”的利益上達到了一致,新加坡向美國提供軍事後勤保障和維護的幫助。基於這種安全和防務利益上的契合與合作,一直延續至今。

冷戰結束之初,菲律賓停止續約租借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給美軍,印尼和馬來西亞也反對美國在東南亞存在軍事基地,但是新加坡很快就伸手向美軍提供樟宜基地。2005年新美簽署了《防務與安全合作的戰略框架協議》,2015年簽署《提升防務合作協議》。

新加坡“追隨”美國的主要原因是,不論是李光耀,還是李顯龍當總理,都認為需要一個強大的美國的存在,東亞地區才能享有和平、安全和穩定。作為小國,新加坡對外部環境的穩定有高度的依賴。另外,美國在全球經濟上奉行自由開放的政策和原則,事實上給新加坡的經濟奇蹟和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環境。另外,新加坡一方面作為美國的“準盟友”,另一方面同各個大國交好,從而提升了自己的地區影響力,也使得新加坡在地區中常常能夠“小馬拉大車”。


林民旺


親近美國的華人不只是新加坡吧!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哪一天我們超過美國,你就知道啥叫一個個的哈巴狗了。親近美國至少能保證自己安全,很正常!任何一個需要保護的國家,都會親近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這是生存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