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爲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天下茶皿,建盞為最。而在建盞瓷器家族裡,有一個特殊成員:曜變天目。之所以說它與眾不同,是因其燒成帶有極大的偶然性,珍貴非常。但我們今天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殘酷現實是,

世界僅存的三件頂級曜變天目盞都在日本

那麼,這些國寶級建盞都在日本何處?其間又經歷了怎樣的顛簸流轉?今春西泠大拍釋出的如上視頻中這件北宋 • 建窯虹油滴天目盞,與日本所藏中的一件斑點成像極為類似,最終以120萬落槌,138萬成交,你覺得拍出了它的真正價值嗎?下面,我們先簡單從這三件存於島國的國寶級天目盞寶物說起吧。

一、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口徑:12.2CM 高度:7.2CM

底徑:3.8CM 重量:276g

等級:國寶 (1951年認定)

傳承:德川將軍家(柳營御物)— 春日局(德川家光乳母)— 澱藩主稻葉家 — 小野家 — 巖崎家 — 靜嘉堂

藏於靜嘉堂的這隻曜變可以說是存世最為聞名的宋代建盞了,又名“稻葉天目”。根據《玩貨名物記》記載,這隻盞最早持有者沒有明確記載,後來傳入德川家、稻葉家。

1918年,三菱集團第四代掌門人巖崎小彌太以16.7萬日元天價獲得此盞,而巖崎家認為這枚茶碗是天下至寶,自己不配使用,於是一直視若瑰寶,呵護珍藏有加。直到1940年,巖崎家於東京設立了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這隻曜變天目於是被奉若至尊,成為該館鎮館之寶。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如上器物圖,稻葉天目盞曜變斑與外虛內實的油滴斑相反,是外實內虛,斑紋中心無色,稱為「斑核」,邊緣圍繞彩色光暈。

稻葉天目內盞壁的斑核明確分為隨機的若干組,一組中有不同大小、不同光彩的斑核,層次感極強。斑核周圍的光暈含藍、藍綠、紫、黃等多種色彩,且隨環境光的變化而變幻出不同色調。

總體來看,整器型為束口,實物帶有藍色輝光,隨著周圍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顏色會變幻不定,妖異得不像是人間之物。一言蔽之,稻葉天目是存世三件完整宋代曜變中,結構最為清晰,色彩最為豐富的一隻,日本稱其為「碗中宇宙」

二、大阪藤田美術館藏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口徑:12.3CM 高度 6.8CM

底徑:3.6CM

等級:國寶(1953年認定)

傳承:水戶德川家—藤田家—藤田美術館

此盞與第一件的區別是曜斑較少,但藍色光斑及依稀可見的銀毫,照樣呈現出別樣優雅。

這隻盞原本為水戶德川家所傳,1918年由日本企業家藤田傳三郎男爵接盤。在這簡單說說這位大咖。藤田傳三郎及其兩個兒子,一生收集古董,且不惜重金,被稱為“關西第一”。1954年,藤田家族於日本大阪成立藤田美術館,成為日本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私人博物館,也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博機構之一。此件曜變盞就成為藤田美術館重要寶藏。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就器物本身而言,其與靜嘉堂藏稻葉天目一樣,是標準12口徑束口盞,口沿出遊扣銀。在曜變色彩上,藤田美術館藏更偏向於藍綠、藍紫、藍等色調,全盞遍佈星點晶體,光線所及,令人目眩,冷色調光暈隨光線變幻的同時,有如夜空中的流星雨。

總體來說,藤田曜變琉璃色的閃爍幻彩吸引頗多擁躉,在三隻曜變中人氣不輸稻葉天目。

三、京都大德寺龍光院藏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口徑:12.1CM 高度:6.6CM

底徑:3.8CM

等級:國寶(1951年認定)

傳承:據傳該盞為明萬曆年間傳至日本,原歸龍光院創建者江月宗玩(1574 - 1643)所有,1606年成為鎮院之寶,後一直作為佛器供奉,未曾易主。

此盞亦為束口、深腹、足無釉。其內壁看似“油滴”,但細觀釉斑會隨著光線改變而呈現五顏六色,而不同於油滴,因有曜變特有的黑斑點套紫藍色光環,

極少公開展出,因此很難見到實物。據日文維基顯示,此盞僅在1990年、2000年展出過。

在日本收藏的三件國寶曜變中,這隻最不耀眼,但也被認為是“幽玄之美”,人氣頗高。

四、接下來看看剛剛上拍於西泠拍賣的這件吧: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2018西泠春拍

北宋·建窯 虹 油滴天目盞

款識:鼎固

高:7cm 口徑:12.3cm

還是看器物本身,此盞口沿微撇、斜弧壁、圈足,略作斗笠形。圈足下墨書“鼎固”二字,取“如石之堅,如鼎之固”,其意一為盞之品質,如金石鼎固,二為主人之地位,在朝堂之上如鐘鼎柱石。

通體施黑釉,釉黑如漆,稠如凝脂,光亮如鏡。釉面散佈油滴狀斑點,狀如飛瀑擊滔,斑點周圍閃耀著藍紫色光暈,遠觀之猶如虹入溪澗,近觀之猶如深邃之宙宇,繁星閃爍,虛無飄渺,神秘莫測,凝視之令人心潮起伏。其內裡彩色斑點,恍如一隅星空,與大德寺龍光院所藏極為類似,也一起來細賞一番 ↓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我們看此盞名稱——北宋·建窯 油滴天目盞,其中“虹”字,彩虹耶?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如下這段經典遊記有經典註解 ——

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熙寧中,予使契丹,至其極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帳。是時新雨霽,見虹下帳前澗中,予與同職扣澗觀之,虹兩頭皆垂澗中。使人過澗,隔虹對立,相去數丈,中間如隔綃縠。自西望東則見。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鑠,都無所睹。—— 宋沈括《夢溪筆談•虹》

翻譯出來即為,沈括在出使契丹途中看到奇異景象,山澗中的虹,望東則見,望西則無所睹。。

再細觀此盞,初觀之,置於日光下,再慢慢轉動,於側光處觀黑釉裡自然浮現大大小小的斑點,圍繞著這些斑點周圍還有赤、紅、青、綠、藍、紫等彩色光暈。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時而又出現大面積的彩色變幻,這也正猶如虹之出於雨後日光中。再直視之,則為極黑的釉面所掩蓋似又無所睹,所以,其奇妙現象,不正是與沈大人之所見所寫如出一撤嘛?所以,此盞稱“虹”,實至名歸也。有圖有真相,也來一起看看盞裡彩虹吧 ↓

傳世天目盞世界僅3件!為何都在日本?西泠拍賣今春這件138萬成交

還有必要一提的是,天目盞可遇不可求,究其根本在於曜變中的“變”字。曜變產生的原理首先要有玻璃質感強的黑亮釉,這種釉在燒製時的特殊條件作用下,能形成一種極薄的鐵結晶膜。沒有這層薄膜,迎光就不會出現如虹一樣的異彩。儘管今天的建盞燒製技術如此發達,可工匠們無論如何研究實驗,也難以完美複製出自然的曜變。其結因在於曜變天目的燒成帶有極大偶然性,一切都是隨緣。

對建盞來說,自燒成就被宋皇室和日本人頂禮膜拜,雖歷經千年,其承載的絕妙審美和鬥茶文化,也越來越受藏者重視,而事實上,只要現身,就已屬難能可貴。如果你也對這枚千年寶物感興趣,藉著西泠拍賣剛剛熱拍,不妨也來說說你的真知灼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